焦洋, 仲飞
恶性肿瘤不但是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问题,也是导致人民群众病死的常见疾病[1]。家庭主要照顾者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最主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在提供较多支持的同时还承担着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2-3]。研究证实,家庭主要照顾者在各个照顾时间段均存在照顾负担,同时还伴随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自我效能水平高低存在一定联系[4]。自我效能则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状态时对于自身执行特定行为的判断能力,多数家庭主要照顾者表现为自我效能水平低下[5],故亟需寻找一种能改善照顾者照顾负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方法。授权赋能教育是疾病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尚未应用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健康教育[6]。因此,本研究拟探讨授权赋能教育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肿瘤科2018年1-12月间住院治疗的7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每位患者选取1名家庭主要照顾者,以照顾时间最长者认定为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已确诊;②家庭主要照顾者为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等家属;③所有患者预期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其照顾者;②领取相应工作报酬的照顾者;③合并有言语沟通能力障碍的患者及其照顾者。
根据数字表法将家庭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9.3±7.2)岁,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例、妇科恶性肿瘤7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8.7±7.8)岁,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14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9例、妇科恶性肿瘤6例、其他6例。对照组照顾者:男8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45.7±11.5)岁;观察组照顾者:男9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6.3±10.7)岁。各组患者或家庭主要照顾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通过。
1.2.1 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恶性肿瘤疾病相关知识、日常饮食方案指导制定、日常生活护理技能指导、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情绪干预、疾病监测能力训练等。住院期间每周进行1次健康教育,院外期间每周电话随访1次。
1.2.2 观察组授权赋能教育干预:①建立授权赋能教育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及5名护师构成,其中护师负责教育实施,主管护师负责具体教育指导,副主任护师负责教育监督及质量管理。②组员赋能技能培训,由副主任护师对组员进行赋能技能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实施干预。③明确问题,详细了解家庭主要照顾者在照顾患者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鼓励其充分讲述心里想法,有助于全面评估其疾病相关知识、行为以及自我效能等程度,分析导致其失能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赋能健康教育。④赋能教育方法包括教育时机(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教育频率及持续时间(住院期间每周进行1次赋能教育,每次教育时间为15 min,出院后每周家庭随访1次)。⑤赋能教育内容为指导患者照顾者在下列不同层面对患者进行照顾。一为生理层面,指导照顾者了解患者生理状态的变化。二为功能层面,指导照顾者准确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及适当运动锻炼,同时指导照顾者对患者进行症状管理,可予以适当处理。三为心理层面,首先从家庭主要照顾者入手,协助其减轻各种负性情绪,鼓励其积极承担照顾患者的责任,充分了解和安慰支持照顾者,树立一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其与其他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交流,从而舒缓其负性情绪,最终充分调动照顾者的积极性。四为经验层面,指导家庭主要照顾者积极学习和掌握各项照顾技能,鼓励其与其他照顾者交流成功的照顾经验,并及时纠正其错误的照顾理念和方法。五为伦理层面,准确评估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存在的伦理问题,协助照顾者建立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社会。六为社会层面,协助主要照顾者意识到需要获得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及社会支持。七为经济层面,详细告诉家庭主要照顾者整个治疗费用,根据家庭经济水平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协助经济困难的家庭寻求社会医疗救助。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采用照顾负担量表评估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照顾负担情况,量表包含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44分,量表分值范围为0~88分,评分越高提示照顾负担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A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量表分值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严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估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量表分值范围为10~40分,分为低(<10分)、中(10~19分)、高(20~30分)及极高(>30分)四个不同等级,评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及负担总分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较对照组干预后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比较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照顾负担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授权赋能教育可明显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相关研究显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承担了主要日常工作量及照顾负担,主要照顾者对患者病情进展具有明显的影响[7-9]。李秋萍等[10]研究表明,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性关系,而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医务人员以及社会等多方面。授权赋能教育强调护理人员指导的患者主要照顾者在生理、功能、心理、经验、伦理、社会和经济等不同层面对患者进行照顾和充分的支持;同时还鼓励主要照顾者积极寻求其他家庭成员及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最终使其照顾负担得到减轻[11]。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康复希望渺茫,家庭主要照顾者除了要承受亲人即将离去的痛苦,还要面临着繁重的照护工作和较大的经济负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12-13]。有研究证实,负性情绪不但影响到照顾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下降[14]。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SAS、SDS等负性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授权赋能教育可明显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授权赋能教育建立在积极合作参与、自主承担义务的前提上,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前者更强调从内在激发家庭主要照顾者的潜能,其建立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充分了解家庭主要照顾者心理情绪后,在心理层面协助其减轻各种负性情绪,鼓励其积极承担照顾患者的责任,同时引导他们与其他患者家庭照顾者沟通交流进行情感宣泄,从而缓解负性情绪。
有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决定家庭主要照顾者是否更好地承担照护患者的重要角色[15-16]。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家庭主要照顾者在面临各种压力时,会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而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家庭主要照顾者在面临相同的压力时,不信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17-1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授权赋能教育可明显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效能。近些年授权赋能教育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中家庭主要照顾者处于被动服从的状况,使其获得选择权和决定权,能更好地获得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和健康指导,树立长期良好管理患者的信心。此外,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授权赋能教育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协助家庭主要照顾者记录患者疾病照顾日记,同时在多个层面对照顾者进行赋能式教育,家庭主要照顾者相互交流照护经验,最终使其自我效能得到显著性提高。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从其发病至生命结束期间,多数照顾由家庭主要照顾者负责,由于患者社会能力、生活能力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极易导致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加重、负性情绪严重及自我效能低下等情况发生。本研究采用赋能授权教育对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发现其可明显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值得在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但本研究尚需继续扩大样本例数,同时逐步完善授权赋能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具有科学合理性,从而提高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