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 王敏娟 卓虹 张洁颖 (.陕西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 7006;2.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陕西 宝鸡 72000; .陕西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陕西 西安 7006;.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陕西 西安 7006)
在肺部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肺癌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在临终关怀中应用心理干预,不仅能帮助患者消除各种不良心理问题,还能极大的提升其生存质量[1-4]。因此我们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选取肺癌晚期患者60例,根据其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控制组;就诊双号纳入试验,即分析了在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资料 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选取肺癌晚期患者60例,根据其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控制组;就诊双号纳入试验组。统计基础资料:试验组年龄值为35~78(63.2±7.1)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6/14;疾病类型:小细胞未分化癌9例、腺癌10例、鳞癌11例。控制组年龄值为36~79(64.2±8.1)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7/13;疾病类型: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腺癌10例、鳞癌12例。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5]。本次试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方法 控制组应用常规临终关怀,包括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疼痛护理、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等。基于此试验组加强心理干预,具体为:(1)心理疏导。(2)绝望、恐惧心理护理。(3)言语交流。(4)心理暗示。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6-8]。
2.1两个组别心理评分变化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干预后SDS、SAS等评分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价值;但干预前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个组别心理评分变化观察对比分)
2.2两个组别疼痛程度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中重度疼痛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个组别疼痛程度观察对比[n(%)]
2.3两个组别生存质量评分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各因子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个组别生存质量评分观察对比分)
2.4两个组别总满意率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总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个组别总满意率观察对比[n(%)]
在临床上,癌症患者一旦发展至中晚期,则其癌痛症状较为严重,且会出现恶病质,此时临床治疗的效果不大,且还会导致其痛苦增加[9]。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干预后SDS、SAS等评分、中重度疼痛率、各因子生存质量评分、总满意率等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有统计学价值。这表明,在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焦虑心理,可减轻其疼痛,并能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和满意率,因而能保证患者的舒适程度。即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7.8±12.3)分和(58.2±12.1)分,对比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二者分别为(30.1±4.3)分和(43.5±10.5)分,二者差异显著;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率为73.9%,而观察组为40.8%,二者对比差异显著。可见,在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心理干预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可减轻其疼痛程度,并能提升其生存质量,患者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