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探索

2021-08-26 08:52陈爱娟
求知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方法。课堂观察量表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文章对课堂观察量表进行研制探索,旨在解决课堂教学评价无依据、少研究的问题,为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水平做有益的探索,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评价;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5-0002-02

我国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之后,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观,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指导下的评价体系,但是随着改革深入进行,人们发现“三维教学目标”并没有革除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反而越演越烈。许多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教育改革应直指人的核心素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意在通过评价引领课程的改革。课堂观察量表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量表对促进评价方式的改变,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教学评价的发展回顾及现状分析

(一)核心素養的发展背景

《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的建议提案于2006年在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此后,美国发布了《“21世纪素养”框架》的更新版本,日本、新加坡先后发布了各自的核心素养纲领性指导文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本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用来指导课程改革。因此,“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提升人的核心素养?”成为各国应对21世纪社会变革和信息浪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在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明确提出了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学科也相继探索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使我国的教学目标导向由“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教学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教育由应试能力向核心素养过渡。

(二)教学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

教学评价标准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指标,是引导课堂教学走向的依据。它对引导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只看重结果,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单一。“三维目标”的指导思想已实施了多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课堂的改革和评价的改变,但现阶段不少学校的评价测量指标仍使教学评价趋向单一,存在只见“分数”不见“过程”和“发展”的弊端。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原则

课堂观察量表是记录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观察工具,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量表可以更好地实施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由课堂观察量表所反映的教学实际情况,可以更详细地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动态变化。对观察量表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如语言表达、书面表达、沟通能力等,帮助教师科学地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堂观察量表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诊断等作用,它的设计应体现出较高的育人价值。因此,在量表的制定上应体现出科学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把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课堂观察量表应反映出教师落实学科素养的程度,反映出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应具备的方法和条件。

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分数为目标、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把最有价值的素养放在首位,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促进人的素养提升。因此,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应体现出是否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是否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

(二)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有利于多元化能力的评价

核心素养是由多元的能力构成,评价的指标也应具有多维性,评价的内容包含教学环境、方法、手段、过程和结果。如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评价中,课堂观察量表应体现学生获取史料、解读史料、理解史料的能力,量表中应体现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同时要体现同行的评价、教师自我反思评价、学生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能力,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要革除结果性评价的弊端,把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过程性评价,淡化学生考试成绩的权重,把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作为量化指标的重点。在设计指标权重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各指标的权重,把单纯的选拔功能转变为激励功能,把诊断性功能调整为发展性评价功能,突出过程性评价。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指标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不是完全否认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进,使评价更科学、合理,使评价多维化,使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强化过程性评价,弱化结果性评价,让评价促进核心素养形成。

(一)改变教学设计的评价指标

我们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在进行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时往往忽视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评价指标仅局限于教学内容、完成任务情况,忽视了课程和教学的设计。量表评价体系应体现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等权重,重点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方法,同时,评价指标应涉及教师的课程反思和听课教师的评价、专家的考核评定。课堂观察量表设计还应添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调查,从而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二)改革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时,不能只评价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技能,还应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发展评價。在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设计的指标可以细分为教师的教态、语言、提问、板书、课堂应变、教学组织和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具体内容为:教师的自我反省能力,与同行的合作能力,与家校的沟通能力以及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总之,量表评价应体现全面性、客观性及个体差异性。

(三)改进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的课堂观察量表对学生的评价是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点,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考试分数的评定上,而应突出评价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量表指标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回答教师提问?能否提出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是否善于与同伴合作学习?是否尊重教师和同学等。量表指标设计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外表现,如课外自主学习、复习反思、创新实践、公益活动等。另外,量表指标设计还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近期评价和同学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这样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现在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发展能力。

四、优化课堂观察量表建议

课堂观察量表要设计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量化课堂观察量表

量表是用来观察课堂实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定性研究,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时间分配一项中,学校优化设计量表时可以将教学行为分解成不同环节:导入环节、授课环节、互动环节、阅读材料环节、思考练习环节、反思环节。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又可分解为:提问导入、直接导入、材料导入、视频导入、练习导入、故事导入等。导入效果的评价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层次,在表中要列出评价的标准。在对教师特色教学的评定中可列出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自学探究、讲授指导、小组讨论等;列出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对不同的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

(二)细化课堂观察量表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多维度的,每一维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此,每一个观察点都要细化。比如,在教师课堂导入这一观察点中,学校应在量表中设计导入的方式、导入的手段、导入的时间、导入的效果等;在教学活动这一观察点中,除了设计教师授课方式、师生互动、提问效果、合作学习、学法指导、练习反思、作业设计等内容,还要关注是否适度使用辅助教学工具,包括一体机、多媒体等,这些都应该体现在课堂观察量表中。在关注教师提问的观察点时,学校应顾及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次数、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回答的次数及正确率等。只有对课堂教学中各个观察点进行细化处理,才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育人方式转变。

(三)客观科学地设计课堂量表标准

课堂观察量表要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客观地反映实际课堂教学的情况,各个观察点的设计要明确观察的内容、评定的标准,并对观察者进行培训,统一评定标准。评课结束后统一集中,将各个观察点的观察结果统一收集起来、客观分析、不偏不倚、不以偏概全。设计的整个量表既要反映教师的教学技能,又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量表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内容要符合学科特点,观察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结 语

课堂观察量表是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它的设计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定量、定性、细化、客观、科学的课堂观察量表是实施课堂观察的有效工具,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爱娟.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评价体系[J].教育界,2020(20):38-39.

[2]沈 毅,林荣凑,吴江林,等.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

[3]陈 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7.

[4]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J].江苏教育,2007(23):21,25.

[5]崔允漷,周文叶.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51-53.

作者简介:陈爱娟(1972— ),女,广西北流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