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初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些差异,如何良好地进行衔接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有了更多的思路。在文章中,作者浅述了对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对日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23-02
引言
当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强度骤然增加,一些学生会有各方面的不适应,还有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在上课时有一种“听天书”的感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解决,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一、初高中数学过渡阶段所遇到的问题
(一)教科书改版增大了初高中知识的跨度
当前,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初中的数学知识。但是,高中数学教科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调整,导致过渡困难。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在知识体系方面,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教科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尽管高中数学教科书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初中数学教科书的难度下降得更多,这导致高中与初中数学之间知识的跨度很大,学生很难迅速融入课堂教学,学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许多教师无法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不用说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所面临的困难。
(二)高中内容难度高于初中内容,且教师讲课模式改变,许多学生无法适应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许多概念。数学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而且具有完整的知识框架,因此,在上课时很容易忽略自己与学生之间在认知结构上的差异。初中侧重于基础知识。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规则主要由教师总结。而高中数学教材侧重于思想和方法。练习的目的是总结规则。练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许多学生无法适应。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再加上充足的教学时间和缓慢的教学进度,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讲解关键知识和难点知识,并且对解决相关习题的方法也可以详细地讲解。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更加充分。初中数学教师完成例题讲解后会设计一些练习,要求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演示。高中数学知识丰富,涉及范围更广,因此,在教师授课时大多从概念开始,然后提出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此外,高中的教学时间更少,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教师很难详细解释所有样本问题。他们仅以针对性的方式解释示例,以便学生类推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面对数学知识,大多数学生选择死记硬背数学公式,但是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在初中,有时机械地重复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进入高中阶段,许多学生仍然死记硬背那些不容易理解的理论,这种学习方法使他们难以取得好成绩。
(三)部分学生因为高中数学难度提升产生厌学心理
知识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初中教科书的理解并不充分,许多知识并没有真正联系起来。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由于知识难,学生内心深處的抵触情绪特别强。他们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缺乏强烈的动力,就会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如果不能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学生的成绩就不会真正提高。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将接触大量的数学知识,并且难度增加,仅仅依靠高中教科书,学生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一些高中数学教师虽然考虑了初中和高中知识的联系,但他们并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他们仅依靠课堂练习来训练学生。学生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减弱,这最终导致整个初中和高中数学知识无法连接起来,同时,会让学生觉得高中数学脱离了现实,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二、如何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一)教师要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工作
在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阶段,教师应循序渐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教师需要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同时保证教学活动的难度和强度。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并且这种思维方法已广泛用于高中教学中。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为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一维发展到多维,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归纳和分类的方法,使他们真正做到厚积薄发。在复习数学知识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建立知识网络,以便学生更轻松、更清晰地学习,掌握和记住相关知识。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分类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便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应注意总结学习的基本方法,以使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强调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了解各种数学思想。教师应先系统地研究初高中的数学教学情况,在学期初通过初试和中学入学的数学成绩了解学生的原始认知结构,适度减慢教学的进度,然后逐步教授知识。另外,教师要认真分析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联系,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思想。
(二)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到最佳切入点,课堂教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一线教师在解决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改变教学观念,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实现初中向高中过渡。当遇到初中的某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回忆教学方法,并让学生回顾他们在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然后使用竞答形式让他们回答问题。教师要正确认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要建立数学模型,由浅到深地解释知识,逐渐减轻学生的压力,以逐渐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逐层探索,教师要充分考虑教科书的性质,探索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体现知识的完整性,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转移,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不断实现知识的扩展,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精髓。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总体而言,知识的承接问题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老师必须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从教学策略入手,把握从初中到高中过渡的情况,不停留在表象上,而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并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处理情况,建立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适应能力和学习水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活动的组织,以通过相关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在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的阶段,教师应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同时保证教学活动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三)正确把握学生心态
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教学生。与初中生相比,大多数高中生不喜欢举手说话,在课堂上的讨论不够热情,与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存在距离。他们即使和同学在一起,也不愿透露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还应注意调整学生的心理,以做好中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学习具有系统性,新内容的教学应建立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以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教师应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心态保持平稳。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准确的把握,并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和信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在教学时,笔者应用了该方法,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结语
当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初高中知识一定程度的断层与骤然增大的数学学习难度会给刚刚入学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通过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初高中的衔接,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海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J]. 学苑教育,2020(4).
[2]陈建楷.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高考,2018(8).
[3]陈 营.找准高中数学突破点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J]. 高考,2018(18).
作者简介:王 芳(1979— ),女,江苏宜兴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