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媒介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学前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的很多行为都处于模仿的状态。当前,学前儿童纷纷使用智能手机看视频、玩游戏等,这在无形中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不利影响,特别是使用媒体的儿童呈现了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强对学前儿童媒介素养的教育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学前儿童的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的环境,合理使用各种媒体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儿童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5-0005-02
媒介承担着传播信息的作用,人们通过媒介掌握更多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媒介进入市场,其逐步取代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并发挥着引导人们生活方式和拓展人们思维的作用。媒介不仅发挥着积极作用,也发挥着消极的作用,其一些负面的功能,如一些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视频和信息,给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思想不成熟的学前儿童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培养学前儿童合理选择、甄别媒介信息等媒介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要给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
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儿童作为弱势群体,需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学前儿童的年龄偏小,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他们的理解和辨别能力较差,在选择媒介信息时无法进行甄别和筛选。他们很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而产生不良的心理或者做出超出该年龄段的行为。学前儿童喜欢模仿,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如果观看了不良视频内容,在情感、视觉和认识方面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面对繁杂的信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前儿童不知道哪些信息是适合自己的,在选择上没有辨别的能力。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媒介素养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社会大环境驱动
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很多媒介成为学前儿童了解社会、进行学习的工具。例如:一些学习App和短视频App等进入学前儿童的视野中。新媒体虽然拥有很多的信息和资源,但是辨别和认知能力较差的学前儿童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资源的影响。一些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进入学前儿童的视野中,容易使他们陷入消极价值观等误区中,导致学前儿童对社会的认知产生较大偏差。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对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现阶段,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些学前儿童玩伴较少,他们将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当作“玩具”和“玩伴”,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一些儿童长期在室内看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很多心理和身体上的疾病,如:性格孤僻、冷漠、缺乏合作意识,暴躁、懒惰等心理问题,近视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等。因此,合理应用媒介,已经成为培养学前儿童媒介素养的关键因素,以此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当前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引起较大的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并不深入,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生和大学生方面。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以下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一)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缺乏正确的观念
现阶段,开展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家长和教师。如果家长和教师缺乏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如不了解媒介的类型、种类,对媒介的使用没有正确的认知等,在进行教育时很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二)媒介素养课程体系不健全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已经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得到了普及,并成为日常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从当前媒介素养课程的普及程度来看,我国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对其引起重视。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课程主要包括:语言、科学、健康、艺术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应该加大对媒介素养课程的重视,在幼儿园教育中不断加深对该课程的探究和实践。
(三)媒介教育者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解出现偏颇
很多家长和教师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仅告知孩子经常看电子产品会伤眼睛,要远离这些电子产品。有些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并不会接触这些信息,只有在家里才会看手机等电子产品,应该由家长承担大部分的责任。由于家长工作较忙,很容易放纵自己的孩子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同时,还有些教师认为开展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会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至于如何教给孩子筛选一些比较积极的媒介信息等,这些教师并不了解。
三、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路径
(一)明确教育责任主体,全面落实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进入21世纪,很多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引起了重视,纷纷建立了自身的教育体系。例如:美国针对青少年建立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在社会各界的参与下、在政府的支持下使媒介素养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因此,想要解决媒介素养教育全面落实的问题,应该借助全社会的力量。
幼儿园、社会各界、政府以及家庭等都需要承担起对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首先,家庭要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学前儿童接触媒介的机会主要是在家中,家长对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幼儿园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时刻关注儿童在园行为和心理健康情况。在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重视、参与下,能够为幼儿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再次,媒介制作人在制作供幼儿观看的作品时应该考虑作品的教育意义,避免幼儿在观看和欣赏作品时学到不好的行为。只有尽可能地制作出积极的媒介产品,才能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制定相关制度体系或者加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等,以让更多儿童或者家长参与其中,进而提升他们对媒介素养的认知。例如:举办主题为“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我们的生活是否要靠手机主宰”“我们身边多了一个‘好朋友还是多了一个‘坏朋友”等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掌握媒介信息传播的利弊,进而正确使用媒介。
(二)提升家长的媒体素养,创设良好的媒介环境
家庭是学前儿童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认识到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要重视这一问题,摆正态度。随着大众媒介迅速发展,家长和学前儿童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家长既要认识到媒介发挥的重要作用,还需要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例如:如果强硬地让学前儿童不使用手机或者接触一些信息等,将会使儿童与时代脱轨,幼儿将会失去获取各种信息的权利。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需要以疏导为主,在规定使用媒介的原则之后,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媒介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了解媒介相关的知识,在做好“模范”后,選择出适合的媒介信息,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三)根据学前儿童的特征,建立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媒介素养的启蒙期,在建立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时,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融入语言、健康等五大领域中,让学前儿童了解如何使用媒介掌握更多知识,全面渗透媒介素养教育,使幼儿园课程中的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性等特征凸显出来。另外,我国幼儿园教育还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中,以引起家长和幼儿的重视。例如:幼儿学习完一首儿歌后,教师可让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将幼儿朗诵该儿歌的视频或音频上传到班级群中,由教师做出点评。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和挑战性,还让家长、教师和幼儿在互动中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媒介发挥的积极作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现也将不断提升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使其对媒介产生正确的认知。
结语
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媒介信息传播速度快,幼儿园教师、家长和政府等应该重视新媒体环境中媒介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前儿童正确认识媒介的作用,养成良好地使用媒介的习惯等,需要引起这三方主体的重视,在相互指导和相互促进下,帮助学前儿童在正确使用媒介后,掌握更多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进而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黎,丁艺龙.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道德建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9):20-23.
[2]邢佳妮.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探索[J].传媒,2020(15):81-84.
[3]何贝贝.“信息疫情”下的媒介素养教育探索[J].新闻传播,2020(14):29-30.
[4]王善安.美国学前儿童使用技术的指导原则概述及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9):28-33.
[5]魏 艳.论学前儿童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7):81-8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学龄前儿童媒介接触与社会化影响研究”(2018KY0793)。
作者简介:黄小玲(1984— ),女,广西玉林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