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彩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传统蒙学经典教材的教育阶次,及其“由识入写”的教育理路;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例,阐释了传统蒙学在文化知识、家庭伦理、社会交往及道德建设四大方面的教育内容与价值构成,并尝试探索了传统蒙学在“大语文观建构”“回归家庭伦理”“返回日常生活”诸方面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传统蒙学;价值构成;教育理念
定型于明清时期的传统蒙学,秉承了数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以极凝练的篇目内容奠定了传统三观教育的坚实基础。经历了古代社会长期的文化价值淘洗,能积淀下来的大多是熠熠生辉的金沙。在中国白话文运动推行了近百年的今天,反观其价值依然会对当代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蒙学基本教育理路
高度成熟的明清蒙学主要包括集中识字、初步读写和道德训育三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教材中,最初级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教育目标主要是集中识字,也兼及知识传授和教育启蒙。中级的有《弟子职》《文字蒙求》《史学提要》和《名物蒙求》等,目标主要是传输知识与思想教育,兼及识字巩固;同时,以《日记故事》《书言故事》《千家诗》《神童诗》等诗文为教材,旨在初步的阅读及写作训练。高级的以“四书”“五经”、《昭明文选》和《古文观止》为主,重在经义研习、道德熏育及写作训练。
传统蒙学采用“由识入写”的教育理路,先以“识”为基本手段进行大量的信息输入;在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之后,再进入经义方面的消化吸收与观点阐发的阶段。“识”从生活常识(如《百家姓》)和基本道理(如《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进行快速的韵文识字;继而从道德伦理(如《弟子职》)、历史常识(如《史学提要》)、自然常识(如《名物蒙求》)和文学基础(如《书言故事》《千家诗》)等进行知识建构和识字拓展;最后,以诗文阅读(如《昭明文选》和《古文观止》)促进基本写作技巧,并以“四书”“五经”为重点回归价值观塑造这个本根问题。
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教育内容及价值构成
(一)文化知识:经典与广博
小学处于教育体系的最初阶段,传统蒙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小学低年级阶段有更好的对应性。明代的大学者吕坤在《社学要略》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在这三部经典启蒙读物中,《百家姓》因其单纯姓氏排列的方式仅成为快速识字的途径,而《三字经》《千字文》则明显带有“小型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架构。《千字文》成书于南梁时期,四字一句,共计1000字,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三字经》三字一句,全书380句,共计1140字,与《千字文》有大体相似的规模体量,但因其成书较晚(始于宋,定型于明清)所以比《千字文》更通俗易懂。这两本书文字重复率低(《千字文》文字几乎不重复,《三字经》共计用了541个不同的字),叙事表意语言通畅,韵文诵读朗朗上口,是快速集中识字的绝佳素材。同时,两本书还在文化知识和思想教育方面有广泛地覆盖,涉及古代社会的地理、历史、自然、文化、伦理、教育等诸多领域。
(二)家庭伦理:孝悌与和谐
百善孝为先。儒家高度重视对孝悌睦亲的教育,把孝作为整个道德体系的核心,作为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三字经》中说“首孝悌,次见闻”,把孝悌放在做人的首位,然后才是见闻(即知识的扩充与增长)。孝悌睦亲有三个关系层次,一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做到父母慈爱、子女孝顺;二是夫妻之间,提倡夫为妻纲、琴瑟和鸣;三是兄弟之间,强调兄友弟恭、和善相处。这三个层次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千字文》中所描述的“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了,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了。
(三)社会交往:益友与诚信
社会交往主要包括交友择朋和为人处世两个方面。在《三字经》篇首,便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基本立场,明确了环境育人与朋友选择的重要性。人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对该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千字文》对交友非常看重,主张“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认为真正的朋友是需要缘分的,和这样的知音在一起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并要互相批评警醒、互相规劝引导。为人处世方面,一个关键的思想就是要做到“信”,《千字文》讲“信使可覆,器欲难量”,便是这种诚信教育的典型表述。一个君子,应做到于内(家庭中)守孝悌,于外(社会中)讲诚信。
(四)道德建设:行善与寡欲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注重道德熏育,认为行善积德可以获得福报,并能荫及子孙。正如《千字文》中所述的“祸因恶积,福缘善庆”,这种避恶扬善的导向一直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基调。“积德”的途径是“行善”,行善的基本形式是帮助他人,而行善的根本动因可追溯至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恻隐之心”。所以,《千字文》强调要“仁慈恻隐,造次弗离”,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能丢掉仁慈和恻隐之心。如果说行善是对他人的道德标尺的话,那么对待自己的标尺就是寡欲。虽然从儒家的价值追求而言,渴望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但同时从心性修养来讲,却标举淡泊名利、乐天安命、知足常乐的处世哲观。
三、传统蒙学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大语文观的建构:从语言文字走向社会文化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语文已远远超越了一种学习科目或语言教育,而是独特民族心理(思维特点、认知结构等)的重要“文本”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语文教材中的融入,绝不是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植入或文言课文篇目的机械增加,而是其文化思想、内核价值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汇流。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遗余力地弘扬传统美德,突出课内、课外的“大语文观”,使语文走出语言教学的藩篱,成为承载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思想利器。正如习总书记早已高屋建瓴指出的路径:“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明确地说,语文教师需要完成从一个从知识讲师到文化导师的角色转变。
(二)社会细胞的关注:从社会价值回归家庭伦理
传统蒙学对个人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从伦理层面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既有外在仪礼方面的规约示范,也有內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引导,值得人们重新回顾和审思借鉴。
新时代的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家庭关系的和谐建构仍旧是一个重要的基点。而在语文教材中,关于家庭伦理的元素总体看来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加强植入家庭伦理的内容十分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家庭伦理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校课堂上的引导,更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磨合之中。尤其是父母,在家庭关系的建构中起到主要引导作用,更应在家庭伦理关系发挥积极价值,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让孩子感悟家长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监护者,学习上的督导者,更是心灵依靠的坚实港湾。
(三)知行合一的融会:从知识讲授返回日常生活
从传统蒙学教材的内容来看,无论是《三字经》中的“犬守夜,鸡司晨”,还是《千字文》中的“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很多教学题材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这种对生活和时代的关注,是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尤其应充分重视的,如果教材内容只是某个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经典映射,而无法融入儿童当代生活的话,就会脱离孩子们的日常感知经验,从而难以在教学中产生共鸣。只有让知识体系与生活经验融会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将语文课堂教学从“知”(理论)与“行”(实践)两个层面真正贯通。
对于一些稍显抽象的思想教育,传统蒙学尊重孩童的天性和认知特点,以故事化的语言简明呈现枯燥的道德准则。如《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千字文》中的“假途灭虢,践土会盟”“布射僚丸,嵇琴阮啸”等,简短的语言高度凝练了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抽象的理论被形象化、生动化,顺从了孩子的天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