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霞,汤馥瑜,何荣霞,杨玉华,钟铭花,张小梅,杨玉琴
(1.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盆底功能障碍指盆底组织受诸多因素(常见因素有妊娠、分娩、手术等)影响导致盆底解剖结构改变、功能损伤,主要临床症状有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不会构成生命威胁,但是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不利于身心健康[1]。研究发现,初次妊娠、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很有可能发生盆底组织改变、功能损伤[2]。所以,初次妊娠、分娩过程中有效保护女性盆底功能就十分必要。据报道,导乐分娩待产、硬膜外镇痛待产、传统待产是多见待产方式,合理选择待产方式有其重要意义,能明显减少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的损伤,有效防治盆底功能障碍[3]。基于此,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作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8 月在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单胎健康初产妇119例,根据自主选择的待产方式分为导乐分娩待产组(简写导乐组)、硬膜外镇痛待产组(简写药物组)、传统待产组(简写传统组),进一步根据分娩方式(排除剖宫产)将经阴道分娩产妇94 例纳入本次研究,包括导乐组31 例、药物组29 例、传统组34 例,3 组年龄、孕前BMI、院前BMI、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比较()
表1 临床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适宜阴道分娩的单胎健康初产妇;②孕周≥37 周且<42 周;③年龄>20 岁且<35 岁;④初产妇及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②过敏体质;③伴有(局部/全身)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④孕前患有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
导乐组。采取导乐分娩待产,①全面了解初产妇基本信息,客观评价其心理状态,针对性疏导其不良情绪,并且向初产妇及其家属介绍阴道分娩有关知识(包括分娩过程、注意事项等);②第一产程:向初产妇说明宫缩痛的作用,帮助其掌握、有效运用拉玛泽减痛呼吸法,宫缩间隙协助其进食、进水;③第二产程:宫口全开后,给予初产妇指导,调整呼吸节律,帮助其正确掌握、有效使用腹压,宫缩间隙协助其进食,补充能量,产程活跃期,给予初产妇指导与心理安慰,帮助其正确呼吸,适时、适度按摩其腰腹部;④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适时用手适度按摩子宫,协助新生儿早吮吸,同时向初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产褥期注意事项、新生儿照护要点;④产后2h 内加强病房巡视,观察初产妇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情况,提醒其适时按摩腹部,闭合子宫内胎盘剥离面血窦,参与到新生儿日常照护。
药物组。采取硬膜外镇痛待产,①询问病史,协助初产妇完成相关产科检查,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②宫口开至3cm 时行硬膜外穿刺,穿刺位置选择L2~3 椎间隙,头向置管3cm,推注利多卡因(浓度:1%,试验剂量:5mL),10min 内硬膜外阻滞有效者,再继续推注镇痛混合液,即盐酸罗哌卡因+枸橼酸芬太尼,5mL 负荷量,之后连接全自动注药泵,持续输注,速度控制4~6mL/h,锁定时间15min;③行阴道检查,明确宫颈已完全扩张,即可停止给药;全程监测,包括胎心监护、初产妇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④将初产妇安全移至产床,分娩。
传统组。采取传统待产,①协助初产妇完成相关产科检查;②全程监测,包括胎心监护、初产妇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③将初产妇安全移至产床,分娩。
产后42d 盆底功能观察指标比较。①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②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各位点,包括Aa、Ba、C、Ap、Bp、D;③肌纤维疲劳度: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型号:NSJ-02,生产厂家:北京易思)测定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和Ⅱ类肌纤维疲劳度,负值表示异常;④阴道动态压力值:用气囊压力器测定,正常范围80~150cmH2O。
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POP-Q 部分位点(包括C、Ap、Bp、D)、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OP-Q 部分位点(包括Aa、Ba)、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乐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少于药物组(P<0.05),POP-Q 部分位点(包括Aa、Ba)均小于药物组与传统组(P<0.05),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大于药物组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2 产后42d 盆底功能观察指标比较
(续表2)
对单胎健康初产妇来说,无论是妊娠还是分娩过程,极易出现盆底组织损伤,严重者表现出盆底功能障碍。所以,合理选择待产方式十分重要。导乐分娩待产、硬膜外镇痛待产、传统待产是常见待产方式,其中导乐分娩待产指经验丰富、富有爱心且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全程陪伴孕产妇,从入院待产开始,至产后观察期结束,一对一指导、护理,根据孕产妇实际所需相应提供专业支持,包括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4]。硬膜外镇痛待产的重点在于疼痛管理,指临产至宫颈完全扩张前采取硬膜外麻醉[5]。传统待产指入院待产至宫颈口完全扩张前全过程的自然待产,时间较为持久,长达12h[6]。其中传统待产产程较长,往往需要消耗许多体力,发生盆底功能受损的可能性较高;硬膜外镇痛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能减轻孕产妇疼痛折磨,减轻疲劳度,但是在保护盆底功能方面的有效性有待考究;导乐分娩待产能根据孕产妇实际所需相应提供专业支持,给予其精心呵护、全程陪伴,加之有效的镇痛技术,从而帮助孕产妇顺利自然分娩,只要运用得当,便能收到预期效果,使孕产妇全程保持清醒与体力充沛,能自由运动,产力提高,产程缩短,显著性减少阴道分娩对盆底功能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POP-Q 部分位点(包括C、Ap、Bp、D)、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POP-Q 部分位点(包括Aa、Ba)、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导乐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少于药物组,POP-Q 部分位点(包括Aa、Ba)均小于药物组与传统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大于药物组与传统组。提示,导乐分娩待产能保护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减轻其损伤程度,是更适宜初产妇的待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