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润峰,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
“冷”和“热”作为汉语常用词,具有很强的参构能力,根据其在词组中的位置,即词组首、词组尾和词组间,可以有“冷/热XX”“XX冷/热”“X冷/热X”三种格式。近年来,主要流行的是“冷/热XX”和“XX冷/热”这两种格式。其中,“冷/热XX”格式的一对新兴词组即“冷知识”和“热知识”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我们首先对它们的语法表现、语义特征和语用状况进行描写,然后对其意义建构的机制予以理论上的阐释,接着概括出二者的对称与不对称情况,并结合其他语例,总结出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模式。现有的相关探讨仅散见于两篇学位论文。陈秀秀(2017)认为“冷知识”属于“冷”词族中从温度域映射到关注度域的一类[1]。而张丽(2018)则认为“冷知识”属于“冷”词族中表示抽象事物的一类[2]。一方面,这两篇论文都是以传统的“冷/热”词族为研究对象,对“冷水”“冷笑”“热爱”“热血”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而对“冷知识”这种新兴表达则是在归类的环节里一笔带过。另一方面,两文都没有提到“热知识”的存在,忽视了“冷知识”的这一对称形式,自然也就不可能揭示出“冷知识”真正的语义机制和对称情况。
先看含有“冷知识”的一些例句:
(1)以《十万个为什么》为启蒙读物的李慕乔,从小就知道“人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3倍”之类的冷知识。(《中国青年报》2014年4月8日)
(2)“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让我们拣回不少类似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未必是今天物质文明发展的必备武装,但是,理解它们,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祖先多一点敬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意、更加丰满。(《河北日报》2017年2月10日)
(3)城市现代化似乎是一个淡化时间概念的进程,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习俗的知识也逐渐成了偶尔拾起的“冷知识”。(《苏州日报》2017年5月8日)
(4)一位漫画家将冷知识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可爱们都了解这些可爱的冷知识吗?(新浪微博,2019年11月21日)
(5)另外一个冷知识是,四川是中国唯二的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份!(新浪微博,2020年11月26日)
(6)冷知识,新版本上线后,狂野术士胜率下降三个百分点。(炉石传说吧,2020年12月7日)
(7)冷知识:考拉其实是瘾君子,桉树叶是有毒的,考拉终身慢性中毒。(新浪微博,2020年12月8日)
“冷知识”的句法位置相对灵活,既可以位于小句或整句的句末如例(1)、例(2)、例(3),和句首如例(5)、例(6)、例(7),也可以位于句中如例(4)。灵活的句法位置意味着其能充当丰富的句法成分:当“冷知识”位于句末,多作宾语和焦点;当它位于句首,多作主语和话题;而当它位于句中,则往往是一个状语结构中的对象宾语。至于句类,上述例句反映出“冷知识”至少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这三种句类中,尤其是陈述句,应该是“冷知识”所在句子的主要句类。“冷知识”还表现出较高的同句复现率,如例(2)、例(4)都重复出现了两次“冷知识”。另外,“冷知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冷门知识”“冷僻知识”“冷点知识”等,这主要是韵律方面的原因,即四音节是汉语中的优势韵律单位;但不能说“冷的知识”,这主要是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制约——因为在普遍认知和常规运用中知识不具有温度这一属性,所以不能用定语标记“的”来凸显“冷”对“知识”的修饰关系。总而言之,“冷知识”的语法表现是比较成熟的。
再看含有“热知识”的一些例句:
(8)有一份“重庆热知识”整理给要来重庆上学的宝宝们:……重庆人觉得重庆话和四川话差别很大,虽然外地人感觉都一样;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都在重庆……(腾讯网,2019年8月30日)
(9)热知识:主播和职业选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dota2吧,2020年12月4日)
(10)热知识:在国内酒店的无烟房里抽烟,烟雾报警器不会响。(新浪微博,2020年12月4日)
很明显“,热知识”就没有“冷知识”那样可以灵活地位于句中不同位置,并充当不同成分的成熟句法表现,而是主要位于句首充当话题和主语。然后“热知识”同“冷知识”一样,多入陈述句,其间也是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热点知识“”热门知识”等,但不能插入助词“的”。不过“,热知识”不同于“热文化“”热思考“”热社交”等其他“热XX”格式的词组,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一个形式对称的“冷XX”来与之共现。虽然也有这样的语例,且所共现的只能是“冷知识”,如:
(11)有关春运的热知识冷知识都在这儿了,都看懂了回家就不愁了。(北晚新视觉网,2017年12月28日)
(12)请问这是热知识还是冷知识?(豆瓣网,2020年6月20日)
但这种情况还是不够普遍。
知识没有温度,“冷”和“热”在这里是隐喻性的用法。概括出“冷知识”和“热知识”的语义特征,就是要知道具有哪些特征的知识才能够被称为“冷知识”和“热知识”。对于这类没有辞典释义可以参照的新词新语,使用者有时会将其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成为对该词语义项的朴素注解。所以这些特征其实在一些例句中已经有了直接的表述:
(13)告诉你鲜为人知的西湖“冷知识”:水深曾经只有55厘米,柳浪闻莺是沼泽地,西湖里挖起来的淤泥派什么用场?湖底为何会有五代吴越国投龙简……(《杭州日报》2014年12月21日)
(14)而当我们翻开人类知识的进化史,会发现正是这种“抬杠”精神,和对偏僻无用“冷知识”的疯狂热爱,帮助人们从凡俗生活中抬起头来、看向远方,推动着人类把思考的眼光和探索的触角不断伸向广袤的未知世界,并把既有的认识无限推向前进。(《科技日报》2015年10月31日)
(15)博物馆人提供很多冷知识,研究者和策展人在工作中学到最多的也是各种冷知识。所谓冷,是相对那些经世致用的“热”门知识而言的,但它永远不过时,因为它与智慧有关,与人类的好奇心有关,与美有关,也与快乐有关。(《中国文物报》2018年1月16日)
例(13)的“鲜为人知”、例(14)的“偏僻无用”从正面点明了“冷知识”是很少人知道,且用处较小的。例(15)的“相对那些经世致用的‘热’门知识而言”则从反面衬托出“冷知识”的用处不大。其实反过来看例(1)到例(7),所列举的那些冷知识,如“人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3倍”“四川是中国唯二的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份”“考拉其实是瘾君子”等,确实是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即不仅知道的人不多,而且知道后的用处似乎只有拓展知识面这一条。因此“冷知识”的语义特征至少包括[+很少人知道]和[+用处较小]。
“热知识”的特征也在一些例句中有直接的说明:
(16)有用热知识:推特检索的时候用“”框上cp名就不会出现逆cp了,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新浪微博,2020年7月2日)
(17)这是个热知识吧,怎么这么多人不知道?(股票吧,2020年12月3日)
例(16)的“有用”、例(17)的反诘式表达“怎么这么多人不知道”分别点明了“热知识”的[+用处较大][+很多人知道]这两个语义特征。而之前的一些例句,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述,但都能很容易地推理出这两个语义特征。像例(8)所列举的信息对于重庆、四川以及周边省(区市)的人是熟知的,但对于外省来重庆读书的学生则是比较有用的。而例(9)所提到的“主播和职业选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几乎每个爱玩游戏、爱看电竞比赛的人都知道,但对于不怎么接触电子竞技的人来说仍是有用的。还有例(10)关于“酒店的无烟房里抽烟,报警器不会响”的分享,其实在老烟民和经常住酒店的人那里早就了然于心,但对于那些不怎么住酒店,又有抽烟需求的人来说,则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提醒。
从知道该“知识”的人的多少,以及该“知识”的用处大小,还能推导出第三个语义特征即[传播力]的强弱。张春华(2011)认为传播力的界定应该以大众传媒为主体,并从传播载体的多寡、传播受众的覆盖面,以及被传播事物的功用等多角度去认定其强弱,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传播力概念[3]。“冷知识”[+很少人知道],意味着其传播载体的数量很少,传播基础较差,[+用处较小]又意味着其社会功用不大,二者共同导致了“冷知识”的预期受众较窄、相对集中,这与“冷知识”的习得目的是为了自发地拓宽视野、满足求知欲相一致。“热知识”则相反,[+很多人知道]说明它传播载体的数量很多,传播基础较好,[+用处较大]又说明它社会功用较大,二者共同导致了“热知识”的预期受众较广、相对扩散,也就是说“热知识”的传播力要强于“冷知识”。因此,“冷知识”的语义特征可以被描述为[+很少人知道][+用处较小][+传播力较弱],而“热知识”的语义特征可以被描述为[+很多人知道][+用处较大][+传播力较强]。
由以上例句的出处可知,“冷知识”的语域主要分布在新闻述评和网络社交两种,“热知识”的语域则基本只限于网络社交这一种。然后二者的流行时间和使用频次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目前我们找到的“冷知识”的最早记录为:
(18)如果大家有什么冷知识(平时大家不熟知或没有听说过的事情,例如岳飞背上刺的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就麻烦留言给我,要有根据的哦。(百度知道,2005年12月20日)
这句话既用“大家不熟知或没有听说过”直接说明了“冷知识”的特征,又举“岳飞背上刺的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这一例子反映了“冷知识”很少人知道且用处不大的特征,与我们之前所概括的语义特征相符,属于“冷知识”的典型例句。以此观之,作为新兴词组的“冷知识”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不过百度网上的检索记录显示,“冷知识”在2005—2010年的出现不超过百次,在2010年后才迅速流行开来。
“热知识”所存现的时间跨度则明显短于“冷知识”。目前我们找到的“热知识”的最早记录来自豆瓣网上的一个问答贴(只有2个回答):
(19)问:“冷知识是什么?热知识呢?”
答1:“冷知识就是平时不大用得着的,不知道也照样能活得很好的”。
答2:“就是偏门!”
(豆瓣网,2010年9月16日)
不仅“热知识”出现的时间要比“冷知识”晚5年,而且其一出现就跟随在“冷知识”的后面,再看帖子里的两个回答也都只回答了冷知识,而对热知识只字不提,这是因为人们此时对“热知识”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哪怕是一些单独提问“热知识”的问题,下面的回答也反映了“热知识”在此时尚未成为新兴词组的事实,例如:
(20)问:“什么是热知识?”(只有2个回答)
答1:“你如果说的是物理上的热学,那么相关的知识内容很多。”
答2:“影响物质温度变化的因素就涉及热的知识”。
(百度知道,2010年11月11日)
回答者都将其理解为热学知识,而非后来用以描述知道的人较多、用处较大、传播力较强的“热知识”。
例(19)、例(20)从正反两个侧面说明了作为新兴词组的“热知识”概念在2010年前后还没有形成,只是一种“冷知识”的比附性说法,其意思约等于热学知识。准确来说,“热知识”是近几年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
二者流行时间的不同也造就了使用频次的悬殊。截至2021年元旦,新浪微博上“冷知识”的检索记录已经超过3000万,而“热知识”尚不足百万。
“冷“”热”是表示温度及其体验的形容词“,知识”是表示认识和经验的名词,二者的组合却能表示传播力强弱不一的各种信息,即“冷/热知识”这个新兴词组的完整含义虽然与其组构成分有关,但却不能由其组构成分完全推知出来。这符合构式的定义。构式(construction)的定义包括4条原则:(1)构式是形式和意义、功能的配对体。(2)构式的完整的形式或意义、功能不能从其组构成分或其他已知构式那里严格预测出来,或者具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3)构式本身能表示独特的语义结构关系即构式义。(4)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4]。这4条原则是有机组合、相互联系的。构式的核心原则是形式与意义、功能的配对,配对的形式基础是一个结构,而构式的意义、功能又包括构式本身的构式义,所以构式的整体形式或意义、功能自然不能从其组构成分完整预测出来,即使能推知出来,那也是因为在高频语用的过程中,语境被吸收和规约到人们对该构式的语义配置方式的识解(construal)中了,故而只要一个结构“具有足够高的出现频率,也可被作为构式储存于记忆中”[5]。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要阐释“冷知识”“热知识”的语义建构机制,首先要知道其所在构式的构式义以及这个构式义所反映出的该构式对其组构成分的语义配置方式。陆俭明(2009)认为“构式义来源于人的认知域,是被意象图式化了的语义结构关系”[6]。Pea(2008) 将意象图式概括为路径(path)、部分与整体(part-whole)、有界区域(bounded region)三种基本类型,其中有界区域意象图式主要包括有界平面意象图式(bounded surface image-schema)和容器意象图式(container image-schema)两种[7]。在此基础上,王勇等(2018)探讨了“热/冷+名词”形名组合的意象图式化构式义。他们认为该构式体现了语用者对外在世界的温度体验,而这种温度体验又被抽象为一种“以身体与外界环境为界限,对类似于温度的体感、经验(与构式中名词本身的意义特征有关)等进行识解”的容器图式。具体来讲,“冷+名词”表达“向内收缩”和“趋向静态”的特征或效果,“热+名词”表达“向外扩展”和“趋向动态”的特征或效果。这与“冷/热知识”的综合性语义特征即[传播力]较为契合,“冷知识”传播力较弱,只在少数群体内传播,越“冷”的知识,就越倾向于向内部的核心群体传播,而非向外扩散,所以整体的传播趋势偏向于静态。“热知识”则刚好相反。在构式的语义配置方面,王勇等认为“一方面‘冷’‘热’这两个形容词需要与名词搭配以获得完整而丰富的解释并凸显相关属性,另一方面‘冷’‘热’背后的容器图式及其识解又制约着不同名词能否成功进入这个构式”[8]。
“知识”能够成功地进入“冷/热+名词”这一形式组合里,既可以承载“向内收缩、趋向静态”的容器图式义,也能承载“向外扩展、趋向动态”的容器图式义,这说明“知识”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识解潜能,并都被“认知加工”到构式“冷/热N”中以实现语用和谐。这个“认知加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压制(coersion)。施春宏(2014)把构式压制比喻为“招聘”和“求职”两种机制的双向互动,所谓“招聘”,就是“构式向组构成分提出需要满足的准入条件”,而“求职”就是“组构成分调整其形式、意义、功能的某些侧面,以满足构式所提出的准入条件”[9]。先看形式侧面,“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数名词,而上述例句中的“知识”基本都能被视为可数名词,除了有“不少”(例2)、“这些”(例4)、“很多”(例15)等指示了“知识”在这些例句中的复数性,更重要的是“一个”(例5)、“一份”(例8)、“个”(例17) 等数量表达指示了“知识”的可数性。这是因为容器图式化的构式义要求进入构式的名词具有有界性,因此“知识”的不可数性侧面就被压制,可数性侧面则被凸显。再看意义侧面,“知识”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7版)的义项为“人们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而无论是认识还是经验,其获得都可以被概括为两种模式。其中一种获得模式包括:获得目的多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求知欲并彰显一定的优越感,获得方式主要是观察、学习等“内化”,对应于“向内收缩”的容器图式特征,获得结果往往是沉淀到获得者的知识系统中或者小范围内的传播,对应于“趋向静态”的容器图式特征;另一种获得模式包括:获得目的多是为了发挥一定的现实功用,获得方式主要是他人告知等“外传”,对应于“向外扩展”的容器图式特征,获得结果往往是进一步地积极推广即“再传”,对应于“趋向动态”的容器图式特征。所以“知识”既可以识解出符合“冷”的容器图式义,又可以识解出符合“热”的容器图式义。最后看“知识”的功能侧面,作为名词,承载形容词所表征的属性以及由此抽象得来的容器图式义,是名词被修饰的常态,所以“知识”在功能方面不需要过多的构式压制。“冷/热N”构式的压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冷/热N”构成的压制过程
除了“冷知识”和“热知识”,新兴“冷/热”词族还有许多成员。表1列举了两个词族中的一些例子及其例句。
表1 新兴“冷/热”词族中的例子及其例句
通过上述语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6点观察:(1)从词组数来看,“冷XX”“XX热”这两种格式的词组较多,“XX冷”“热XX”这两种格式的词组较少,也就是说,“冷”词族的主要形式是“冷XX”,而“热”词族的主要形式则是“XX热”。(2)从音节数来看,“冷”词族基本上都是三音节词组,“热”词族也是三音节居多,但“XX热”格式的音节数可以超过三个,如“出国留学热”“IP电影热”“人脸识别热”等。(3)从语域来看,“冷XX”格式既可以分布于人民网、《现代物流报》、兰州大学新闻网等新闻语域,又可以分布于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知乎等网络社交语域,而其他三种格式则主要分布于新闻语域,经常出现在对时事的报道或评论中。(4)从对称性来看,“冷XX”“XX热”这两类词组数较多的格式一般情况下都是单独出现,并不需要一个形式对称的“热XX”或“XX冷”来与之共现。相反“XX冷”“热XX”这两类词组数较少的格式几乎都需要一个形式对称的“XX热”或“冷XX”来与之共现,如“就业冷”对“考研热”、“录取冷”对“留学热”、“购物冷”对“购物热”、“热思考”对“冷思考”、“热文化”对“冷阅读”、“热社交”对“冷社交”等。(5)从所作成分来看,可以分布于多个语域的“冷XX”格式所作的成分也是最丰富的,其可以充当谓语或主语如“冷思考”,也可以充当宾语如“冷段子”,还可以充当定语如“冷社交”,甚至还可以作为话题成分如“冷吐槽”。至于其他三种格式,则主要是位于句首充当主语,如“热思考”“出国留学热”等,或位于句末充当宾语,如“就业冷”“录取冷”“热文化”“读书热”等。(6)从“XX”的词性来看,除了“XX冷”中的组构成分主要是动词以外,其他三种格式的“XX”既可以是名词或体词性词组如“冷段子”“热文化”“汉服热”“IP电影热”等,也可以是动词或谓词性词组如“冷推荐”“热思考”“读书热”“出国留学热”等。
根据前文的已有考察和结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冷/热知识”的对称情况:(1)“冷知识”和“热知识”作为新兴“冷/热”词族的合法成员,在正面形式上完美对称。但二者在反面形式上却不对称,可以说“知识热”,却不能说“知识冷”。(2)语义上两个词组基本对称。(3)语用上两个词组不对称,“冷知识”不仅出现时间早于“热知识”,而且流行时间的跨度和总共的使用频次都远大于“热知识”,换言之,语用方面的不对称反映了发展程度的不一致,相较于“热知识”,“冷知识”是一个发展更为成熟的语言现象。
其实“冷/热知识”在反面形式上和发展程度方面的不对称情况与表1所反映的组构趋势一致:“冷”词族的主要形式是“冷XX”,而“热”词族的主要形式则是“XX热”。喻秋莲(2017)也发现了“冷”在词首或词组首的参构能力要强于“热”,在词尾或词组尾的参构能力却弱于“热”[10]。而在当代汉语中“冷”有发展为类前缀的趋势,“热”则有发展为类后缀的趋势。位置的前后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冷”“热”两种温度体验在心智空间中的次序。语言符号具有象似性原则,语言符号排列的顺序象似于客观外界或主观心理世界中的顺序[11]。前面说到,“冷”被识解为一种收束式的容器图式,“热”被识解为一种扩散式的容器图式。那么“冷”作为收束的原因和着力点,很容易被语用者放置于开端的位置,而“热”作为扩散后的效果和落脚点,也很容易被语用者放置于末尾的位置。
“冷/热知识”的语义对称可以和本文第二部分的探讨结合起来,以寻求新兴“冷/热”词族在语义上(不)对称的共因。我们认为,像“知识”这种既能比较容易地识解出符合“冷”的容器图式义,又能识解出符合“热”的容器图式义的概念,才能实现语义上的对称,进而实现两种形式的合法化,如“冷/热思考”的“思考”、“购物/冷/热”的“购物”、“冷/热文化”的“文化”等。而如果进入这一构式的概念只能识解出某一方面的容器图式义,那就会出现语义不对称的情况。比如“双11热”是因为“双11”这种购物狂欢节只能识解出“扩散”义而识解不出“收束”义,而“双11冷”则跟“双11热”表述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其语义是表达11月11日这一天温度很低,所以只有“双11热”才是新兴“冷/热”词组的成员。
另外,沈家煊(1999)提出的标记论也能解释一些形式或语义上不对称的现象。他指出,人的认知推理过程总是从某一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到非典型成员的,有标记(marked)的是非典型成员,代表的是特殊情况,无标记(unmarked)的是典型成员,代表的是一般情况[12]。这能解释为什么有“冷推荐”而没有“热推荐”,为什么有“冷笑话”而没有“热笑话”,因为“推荐”和“开玩笑”本来就是比较热情、氛围相对热闹的行为,“热”是它们的典型特征,所以不需要标记。
综上,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模式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解构:从“冷/热”来看,“冷”在前和“热”在后时的能产性最强,其主要影响和制约的是形式方面和语用方面的(不)对称情况;从组构成分“XX”来看,该成分越容易识解出“冷/热”的容器图式义,就越容易和“冷/热”搭配,进入新兴“冷/热”词族中,其主要影响和制约的是语义方面的(不)对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