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国良,晋绍忠,杨珍俊
(郸城县妇幼保健院 a.院长办公室;b.内科,河南 周口 477150)
有研究报道,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和转归密切相关[1]。直至目前,关于维生素D与高血压[2]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等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相关并发症的报道较多,而有关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血清25(OH)D3在老年CHF中的水平变化。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和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6.86±4.96)岁。CHF组男65例,女39例;年龄60~82岁,平均(67.98±5.57)岁;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4]Ⅰ~Ⅱ级50例,Ⅲ~Ⅳ级54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CHF符合临床诊断标准[5];(3)对照组为郸城县妇幼保健院体检健康人员,既往无严重急慢性疾病;(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脑、肺、肝、肾功能不全;(2)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伴有甲状腺疾病、重症感染;(4)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本研究经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分析方法入院后经心脏超声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于入院后次日,取受检者清晨空腹肘前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
1.3 随访在CHF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事件,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和CHF复发等。
2.1 实验室检查指标CHF组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D3和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CHF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2.2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根据CHF组入院时的血清25(OH)D3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 30 μg·L-1)、轻度缺乏组(20~30 μg·L-1)、中度缺乏组(10~20 μg·L-1)及重度缺乏组(<10 μg·L-1)。中度缺乏组、重度缺乏组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较正常组、轻度缺乏组高,LVEF较正常组、轻度缺乏组低(P<0.05);重度缺乏组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较中度缺乏组高,LVEF较中度缺乏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2.3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的患者心功能分级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随访3个月,CHF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31例,发生率为29.81%。中度缺乏组、重度缺乏组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比率高于正常组、轻度缺乏组,重度缺乏组心功能分级Ⅲ~Ⅳ的比率高于中度缺乏组(P<0.05);重度缺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正常组、轻度缺乏组和中度缺乏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的患者心功能分级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作为维生素D的一种主要代谢产物,血清25(OH)D3是一种可用于提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常用指标,具有血液浓度稳定的特点,且目前临床检测方法可靠、准确、便捷[6]。研究表明,社区人群中年龄≥45岁者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为17%[7];住院老年(年龄≥60岁)患者维生素不足或缺乏发生率高达93%[8]。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一方面与骨骼外营养有关,另一方面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9]。另有研究指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血清25(OH)D3水平稍低于正常水平(20 μg·L-1)[10]。此外,机体维持一定的维生素D水平可起到心血管保护效应,提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11]。
本研究结果显示,CHF组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25(OH)D3水平和LVEF较对照组低,与既往研究报道相符[12]。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中度缺乏组、重度缺乏组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较正常组、轻度缺乏组高,LVEF较正常组、轻度缺乏组低;重度缺乏组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较中度缺乏组高,LVEF较中度缺乏组低;中度缺乏组、重度缺乏组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的比率较正常组、轻度缺乏组高,重度缺乏组心功能分级Ⅲ~Ⅳ的比率较中度缺乏组高;重度缺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正常组、轻度缺乏组和中度缺乏组高。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心功能指标的下降、炎症损伤程度的加重,老年CHF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下降,且随着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指标随之降低、心功能分级提高、炎症损伤程度加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亦会随之升高。
目前,有关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使得CHF患者心功能减弱和预后不良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维生素D可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心肌间质细胞增殖,最终导致左心室肥厚,但若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则使之抑制功能下降,而随着肾素与醛固酮水平的升高,CHF患者心功能进一步减弱,左心室肥厚程度进一步加重;(2)维生素D可起到抗炎作用,CHF患者体内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受破坏,使得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6等水平升高,抗炎因子如白介素-10等水平降低,而维生素D可通过CD3+/CD4+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诱导白介素-10等抗炎因子水平升高,而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6等水平降低,最终发挥抗炎的作用;反之,若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则会减弱其抗炎效应,最终使得CHF患者心功能减弱,预后较差。
综上所述,老年CHF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下降,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血清25(OH)D3水平亦会随之升高,血清25(OH)D3水平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及时测定血清25(OH)D3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