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超声科 江苏 苏州 215228)
妇科急腹症是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危急性疾病,不仅疾病突发性高,病情进展迅猛且快速,而且危害性极强,一般发病后,患者脏器、腹膜后组织、盆腔、腹腔会呈现明显的病理性变化,表现出明显腹部症状与体征,例如急性下腹部疼痛、内外出血等症状,同时亦可伴有全身性反应,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1]。基于此,临床接诊后,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患者急腹症具体病症类型,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并不具典型性,特异性也不强,所以在临床实际诊断工作中,难度较大,临床漏诊和误诊概率高,很容易延误患者病情,影响患者预后,甚至造成严重不良后果[2]。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科学、高效的手段进行准确诊断。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超声技术越发完善,不仅能够缩短妇科急腹症诊断耗时,还可提高临床检出率,为临床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超声诊断技术有两种,即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无论何种诊断方式,都各具优势,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少临床学者提出联合诊断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探究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本研究特从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病人中,选取137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共计137例。采用系统抽样法分成两组,腹部组68例与联合组69例。腹部组: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0.26±4.78)岁;患病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蒂扭转5例,急性盆腔炎5例,黄体破裂16例,原发痛经8例,异位妊娠10例。联合组: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0.23±4.74)岁;患病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蒂扭转4例,急性盆腔炎2例,黄体破裂12例,原发痛经10例,异位妊娠15例。将两组患者年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整理至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较高的可比价值。
纳入标准:(1)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2)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在《知情协议书》签字;(3)伴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停经、阴道流血、呕吐、恶心或发热症状;(4)配合检查且临床资料全面患者。
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4)检查依从性低患者。
腹部组接受腹部超声诊断,主要方法为:检查前叮嘱患者多喝水,以便保持膀胱充盈,仰卧,常规扫描患者腹部,由耻骨联合开始逐渐向上行多切面扫查,如果发现患者膀胱充盈不完全,需要借助导管,在患者膀胱中灌注适量无菌0.9%氯化钠溶液,确保膀胱充盈,然后继续扫描,记录检查结果。
联合组患者接受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E9型超声诊断仪,腹部超声探头频率设置成3.6 MHz~5.0 MHz,阴道超声探头频率设置成5 MHz~9 MHz。首先,对本组患者实施腹部超声诊断,具体检查及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其次,对本组患者实施阴道超声检查:排空膀胱,平躺床上,适当垫高臀部,在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戴好一次性避孕套,经患者阴道置入至宫颈外口和周围穹隆部位,认真观察患者盆腔脏器和周边回声,记录卵巢、子宫和包块大小、位置、形态等情况。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分析应用价值。
采用SPSS 23.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定性数据用χ2检验,以率(%)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则有显著差异。
经过比较,显然联合组患者各种疾病检出率较腹部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n(%)]
妇科急腹症在当前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具体疾病类型多种多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急诊盆腔炎、原发停经、异位妊娠等,并不具备典型性临床特征,该病不仅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迅猛,一方面可以影响女性患者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亦可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安全。
以往临床诊断妇科急腹症过程中,常常根据患者既往病史、疼痛部位、相关性辅助检查判断,但是这些手段并无法准确确定病种和病因,而超声技术的出现,为临床诊断妇科急腹症开辟一条新途径,其不仅诊断准确性高,而且操作简便、无创、重复性好,可以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使患者尽早接受相应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3]。就目前而言,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都是临床首选的妇科急腹症诊断方式,其中腹部超声的扫描范围广,视野大,可以清晰观察到患者病变部位和腹腔脏器间的关系,了解患者子宫位置,掌握患者子宫后方积液和腹腔状况,尤其是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贴近患者前腹壁的病变组织,是临床基础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范围较广,特别是被广泛应用在基层医院。但是腹部超声技术在声像图不典型病变的观察中存在一定局限,难以清晰观察到患者宫腔内微小性病变,而且很容易受到肠气、肥胖、膀胱充盈状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临床误诊和漏诊概率较高[4]。另外,腹部超声诊断期间,对患者膀胱充盈程度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患者检查前多多喝水憋尿,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对于憋尿不奏效的患者,需要延缓检查,使得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延误[5]。因部分患者体态较为肥胖,脂肪较多,会因此而影响超声检查成像不清、降低质量。且因患者急腹症的病患因已承受较长时间的折磨而疼痛难忍,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会因并同而扭动身体,给超声检查带来难度,影响检查效果。与之相对比,阴道超声的探头分辨率更高,且经阴道紧贴患者宫颈和阴道穹隆部位进行扫描,与患者病变盆腔组织间的距离更近,所获取的声像图清晰程度更高,图像质量高,与此同时,阴道超声检查前无需患者充盈膀胱,亦不会受患者体重、脂肪和肠气的影响,可以有效检出2 cm左右的病变包块,检查时间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治疗赢得宝贵时机。除此之外,阴道超声检查定位辨认卵巢和子宫血流多普勒信号能力强,但检查范围受限,一般仅能显示出8~10 cm深度的卵巢和子宫血流信号[6]。且因不需要患者检查前饮水、憋尿以致膀胱充盈,能极大缩短等待检查时间、缩减患者承受病痛时间,这对急腹症患者而言,无疑更受其青睐。但也需注意该检查方式对受众有一定要求,例如阴道畸形及阴道出血病患、外阴有疾病患等并不适用于此检查方式。在本次研究中,联合组各种类型妇科急腹症检出率显著较腹部组高(P<0.05),足以说明较单一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效果更佳,便于临床医师科学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