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濛
摘要:摩登舞端庄典雅的舞蹈风格,一直以来受到了许多人的热爱,其细腻严谨的舞蹈技术风格,在音乐节奏中起伏有序,舞蹈演员们的动作表现也呈现出稳重洒脱、外柔内刚的特点。双人摩登舞强调要运用全面性的力量以及保持和舞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双人舞蹈中的质感主要体现在接触中的力量感。
关键词:摩登舞 双人配合 引导
中图分类号:J705
一、摩登舞配合技术的发展
摩登舞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新鲜舞种,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接受和喜爱,会跳很容易,但是怎样把它跳好跳明白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也有很多人在单人舞时得心应手,可是一旦找到舞伴进行双人“配合”时怎么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要么踩脚,要么你拉我扯,互不谦让,发生了很多问题,最后不欢而散。“配合”一词的意思就是在多人合作中,每个个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彼此之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发挥出个体最好的价值。摩登舞当中的“配合技术”,便是男女演员之间双人技术动作的默契配合,在彼此的合作中,形成一个舞动的整体,在引导、跟随、受力、拉力等诸多方面遵从一定的技术标准,提高舞蹈的完成度和流畅度。那么如何把双人配合完成的更好是要讲究方法的,笔者将在本文中试着对此作出更详细的阐述。
摩登舞作为双人舞蹈,在舞蹈的过程中,男女演员各自的肢体动作和舞步是有区别的,并且各自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男演员和女演员不同的舞步跳法以及对音乐节拍的不同处理方式都影响着自己在双人舞中的作用。男演员在摩登舞中大多承担着引导、辅助和控制女演员身体重心的作用,而女演員作为摩登舞动作呈现最主要的主体,需要在男演员的帮助下,将自己最标准、最优美的肢体动作呈现给观众。因此,女演员对男演员释放信号的领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双人舞配合的难点和重点。
二、摩登舞双人配合技术的方式
(一)首先双人配合就一定会有搭持和接触,以此形成双人舞的身体接触位置,在华尔兹中我们经常用到五种身体位置:
第一,闭式位置,女演员右侧髋关节贴住男演员右侧髋关节。男演员左手虎口张开,女演员右手轻搭于男演员左手虎口上。男演员右手手掌平放在女演员肩胛骨上,女演员左手虎口处卡住男演员右大臂三角肌处。
第二,分身位置,在摩登舞中常称之为PP位,女演员的身体中段中间位置贴住男演员的右侧髋关节。
第三,反分身位置,男演员的身体中段中间位置贴住女演员的右侧髋关节。
第四,同脚击剑步位置,女演员的左侧身体贴住男演员的身体中。
第五,外侧位置,男演员的身体左侧贴住女演员的身体左侧。
(以上五种身体位置的基础上我们的架型始终保持着摩登舞的基本架型形态,在摩登舞中无论是什么动作,基本的架型框架是不可变形的)
(二)引导可根据连接方式和力度强弱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允许引导:允许引导是指男演员通过部分身体部位,向女演员传递出下一步的动作方位。例如以肩膀、手肘、手腕等部位,引导女演员的身体移动。在双人摩登舞动作中,一般男演员的前进步和女演员的后退步不是同时发生的,往往需要男演员先进行前移,在下肢前移的过程中,上肢与女演员相连接的手臂就会引导性的压低,告知女演员下一步的移动方位,当女演员接受到信号之后,就会随着身体动势而向后退步,于是,男演员的身体重心就可以随着女演员的移动而改变,两人完成身体重心的转换。
第二,肢体引导:肢体引导可以说是摩登舞中最实用和最常用的身体引导方式。肢体引导是将男女演员以手臂作为连接的桥梁,搭建起身体配合关系,以力的运用和传导实现牵拉、引导,目的是将对方带入自己设想的位置当中。手臂作为双人摩登舞者之间动作的必要连接,男女演员手臂所搭建的框架在舞蹈中看上去似乎是相对恒定静止的,但实则是可以产生微妙变化的,在不影响双人舞上肢动作稳固的前提下,其中可以有力量的施加和传导,告知对方自己下一步的动作变化。
第三,形式引导:形式引导完全不同于肢体引导,相比较而言也是更为复杂的,是在男女演员双方没有重心连接且无接触的形式下进行的引导,可能是一个握手的动作,也可能是手臂的一个位置,或者是一个眼神的暗示等,以这种不施加任何作用力的方式实现对女演员的动作引导。这就对演员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身体语言能力,还要有成熟的舞蹈表现意识,如此才能实现有效的形式引导。
三、摩登舞配合技术要点
双人摩登舞中男女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配合,都无法避免要给予对方适当性的引导,男演员对女演员的引导是最主要的,引导并不是直接的带领,而是一种肢体的暗示,让女演员接收信号后主动去完成动作。
两个人一旦形成舞伴关系,就必然产生了引导和跟随。一方是引导者,另一方自然就是跟随者。通常情况下,男演员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在某些动作的完成上女演员也会起到引导作用。引导与跟随是摩登舞中保证双人协调配合、默契动作的基本要素,男演员引导、女演员跟随,是完成双人配合及练习的必备条件。引导包括“肢体”的碰触,男演员传递给女演员一定的力量进行引导,或是男演员借助身体的动势引导女演员完成动作,但若仅仅只用连接的手臂进行引导,往往会导致手的移动早于身体的移动,影响动作美感,所以,运用身体进行引导,会更加适合引导者与跟随者动作速度的匹配。
此外,我们都知道,在双人舞的配合中,男演员不仅要发挥引导女演员的作用,还应当在女演员进行高难度动作技巧的同时,给予女演员适当的稳定性的支撑。在同样进行双人舞表演的芭蕾舞中,男演员可谓是女演员的“活把杆”,要控制女演员的身体重心稳定。在摩登舞中,男演员也有着同样的职责,保证舞伴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身体重心的稳定以及身体幅度和动作节奏的把控。男演员需要提供给舞伴明确的引导,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引导女演员实现不同速度和身体幅度的动作转换,以便能在各种条件下帮助女演员进行动作技巧的表现。在引导上对男演员、女演员的方法也不一样。对于男演员而言,男演员以前胸、侧腰及后背动作,带领女演员手脚移动,让女演员清楚地感觉男演员的引导。对于女演员而言,女演员自然移动,女演员回应男演员动作,要不留痕迹。女演员不可自行移动,但动作可以延迟一点。 引导是一种全身动作,良好的引导产生良好接触和舞姿;男演员要做到引导清晰,即使不牵手,亦能用其身体动作,让女演员明确感觉到该往何处移动。
四、摩登舞配合技术常见问题
其实,我们所谓的引导与跟随都应该是相互的。在双人摩登舞的表演过程中,男演员做出引导的指令后,需要女演员即时地给予一定的反馈,只有相互作用,才能让彼此知道这样的配合是否合适。比如,当男演员以肢体引导女演员时,触碰女演员的手臂就是引导的媒介,当手臂进行推送,或是牵拉动作时,女演员要即时做出反映,并且借助眼神交流,或是手部施加压力的方式,给男演员一个相应的力,这样,男演员就能很清楚的了解到女演员对于信号的接受情况,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引导。
在肢体引导中,对于女演员来讲,她无法准确地告知自己的舞伴自己到底需要哪种方式的配合和引导。但若男演员的引导方式,比如力量的大小和时间的把握与女演员所需要的有出入时,女演员就能很明显的感知到两人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所以对于摩登舞的舞者而言,长时间配合的舞伴是非常默契的,不能轻易调换舞伴,因为所有的舞伴如果想要呈现出高质量的表演水平,都必须经过长期的磨合,也只有这样,两人之间才能形成默契,建立起信任。这种所谓的默契,本质上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细腻的身体感应,两人形成身体感应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知道舞伴在舞蹈过程中的需要。
在赛场上选择位置时,男演员就可以采用形式引导的方式,以邀请式的动作和眼神暗示女演员,好让女演员可以明白自己的用意。
五、摩登舞配合技术解析
上面也提到了,引导应该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男演員的动作,二是指女演员的动作。即使女演员需要主动地引导,其动作、节奏、幅度、力量和速度都应该在男演员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女演员的引导动作切不可不顾及男演员的引导信息而自行其事。相对于标准舞而言,摩登舞的身体位置是更加复杂的,比较常见的有闭式位、外侧位、侧行位、相对侧行位、分式位、分式侧行位、反分身位等二十多种身体位置,所以在男女演员之间的引导与跟随方式就会更加的丰富,不仅有身体大范围性的引导,还有手臂之间的小范围性引导,亦或是仅有双手的接触,总之引导的形式是非常复杂的。
除了某些特殊的动作偶尔只运用单纯的手臂或形式引导之外,通常引导都是以身体重心接触位的引带来完成的,绝不只是单纯的手臂动作。在引导中手臂与身体重心要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当的连结,不同的地方只是引带时使用的力度大小不一,当引带者用手臂引导对方时,必须首先将手臂与自己的身体重心连结起来,再与对方的手臂及重心连接,然后才可能准确有效地引发对方身体重心的移动。严格来讲,单纯以手臂来代替身体的引导是一种错误的引导方式,由于手移动的速度总是比身体要快的,如果用手臂来作引导,这会超出对方身体移动衡量而产生一种扯的力量,使对方很不舒服,继而造成舞姿变形、失去重心等不良后果。
再者,引导从身体重心移到手臂,我们发现引导动作是以一种传导的运动方式发展。也就是说从身体重心到肩部到肘部到腕部依次发展,而被引导者同样以这种方式接收对方的引导,即从腕部到肘部到肩部最后到身体重心,这种引导无论是反向还是同向的都是身体重心的交流。如果引导者只是以手臂加速将对方引向自己,那么他得到的将会是另一个加速迎向自己的力,并且还挡住双方的去路,这样不但不可能有效引导对方移动,反而起到不良的反作用力。所以说,最好的引导方法是首先把身体重量交给地板产生压力,接着利用地产生给你的反作用力使自己的身体重心移动,最后将这一力量传递给舞伴。
引导者在用身体做引导的同时,被引导者并不能只用眼睛看对方,要用心感受你们所接触的每一个部位,甚至是一个手指。当然了,双人舞配合的好坏也需要舞伴间的默契,这和舞伴之间搭伴时间长短有关系。
引导与被引导者的背部决不能前倾或后抑,除非有特殊的动作,过分的前倾或后抑会产生破坏身体重心的推力或拉力,引导的动力一定要来自身体重心,引导者与被引导者必须借由双方良好的舞姿通过手臂将身体重心连结成一个整体来引导和接受作用。
有引导就有跟随,跟随不是盲目的跟随,而是要适时的跟随以及有限度的跟随。技术要点:女演员不可自行移动,但动作可以迟缓一点,让男演员有瞬间时差做出引导动作。容易出现的错误:女演员移动与男演员不协调,因此,应注意二者的动作协调,例如男演员出手邀请女演员的时候,女演员在接收到来自男演员传导过来的拉力时,先保持自己的位置和形态,继续向下放低自己的重心,当两个人的拉力力量达到最大值时,女演员再迅速做出反馈,并迎向男演员。两人之间的力继而由拉力变为相互靠拢形成了凝聚力,换言之,女演员的跟随并不完全是不分时间、不分力度的跟随,而是要在保证自己动作完整的同时,使推拉关系最大化,在此也牵扯到了一个弓箭效应。当我们在用弓箭射猎物时,向后拉的幅度越大,在你放手时其产生的力量就越大,继而才能有力准确的射向你的猎物,在摩登舞双人配合中亦然。随着双人配合时间的增加以及对每个双人动作的熟练掌握,我们自然会知道对哪个动作要用哪种力量,所谓熟能生巧,若是一味地跟随或过分主动则会使引导者觉得自己的力量是放空的,毫无对抗可言;可若是一味地讲求弓箭效应,则会使引导者感觉非常吃力,就彷佛自己拉了头牛,非常吃力,所以引导固然重要,但是被引导者若不能很好地追随也只能事倍功半。
六、结语
通过论证,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在摩登舞双人配合中核心问题就是学会如何引导和追随,若是做好了这一点,在配合过程中双方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并且男演员女演员皆会有很好的展现;若是做不好,顺利地完成双人动作都会非常吃力,更谈不上如何展示舞蹈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唐湘琪.伦巴舞双人配合技术的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2]刘伟校.体育舞蹈选手舞伴之间配合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0).
[3]刘少博.论摩登舞舞伴之间的引导与配合[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