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阳 孙宏伟 李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财政预算管理逐步向绩效预算管理转变,旨在从源头上解决长期以来公共部门使用资金“重分配,轻效果”的问题,公立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使用公共财政的一部分,按照属地化原则,资金来源多由地方财政拨款承担,拨款总量及延续性存在短板,因此,其资金使用的效益尤其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地方高职院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建立从预算编制到预算考核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以促进有相似框架的地方性高职院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以提升其资金使用效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为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绩效预算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问责机制相结合,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起步晚,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长期以来,在财务管理中存在重预算,轻结果的问题,这就造成资源浪费,重大项目缺少经费支持等问题,因此,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是其当前强化预算管理的必然趋势。
二、绩效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绩效预算是高职院校保障运转、推进发展的基础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可用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资金有限,再加上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地方性高职院校可争取到的上级专项资金不断缩水,加剧了其收入来源不足的状况。面对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以及地方人才供需矛盾,其收支矛盾日益凸显。为保障基本运转并顺利完成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建立量入为出的绩效预算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各项事业的基础。
(二)绩效预算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资金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是以高职院校战略规划为方向,积极探索和掌握资金运转规律,设立衡量高职院校各部门业绩的支出绩效目标,从制度上建立起资金支出责任约束机制,有利于抑制各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的虚列支出、夸大预算的现象,有利于建立可循环的激励机制,压缩无效和低效支出。因此,加强绩效管理,是从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各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绩效预算是预算分配科学性、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对于优化高职院校各部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支出分配由于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各部门由于业务不同,预算需求也不同,无法以量化的形式对资金进行投入。而实行绩效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年度绩效预算,将各部门所需经费分解为可考核的绩效目标,以上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分配预算资金,实现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三、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途径
(一)确定绩效目标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预算目的,一般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来实施,事前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某一阶段(通常一年)的事业规划、收入来源、支出额度、所要产生的效果和目的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预测,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材料。事中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分析预算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并设定具体的内容、指标、数值来反映,赋予每一条内容相应的分值,以便于后期系统进行评分考核。事后即预算年度结束后,对预算从编制、执行、体系建设一系列过程进行评价考核,作为考核部门的依据,同时作为预测下一年度部门或项目的预算依据。而事前预算能够明确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及方向,确定总体的战略规划布局,突破发展瓶颈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确定绩效目标是做好绩效预算的关键。
(二)设立专门预算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绩效预算的权威性,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预算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其性质为预算审定和咨询、监督机构。预算小组由学校领导层和部门专家组成并选取职工代表参与。预算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审议和修订预算管理制度,审议预算方案,对学校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价考核等。
(三)做好编制前的基础准备工作
1.加强理论研究,培育绩效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目前在绩效预算管理理念的普及、绩效评价程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需要继续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这一目标,继续宣传绩效管理理念,加强绩效预算理论研究和高职院校比较研究,在学校范围内树立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继续加强绩效评价理论实践,着眼于理论从实践中来又要到实践中去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着重探讨适合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问题。要加强高职院校比较与借鉴,对绩效预算改革进行比较研究,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更好的的借鉴材料。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培育绩效管理理念。
2.学习相关政策文件
在编制预算前,高职院校各二级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关于编制年度预算的相关文件,了解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掌握项目收支标准、年度资金供需情况,从而合理预测收支情况。同时,各二级部门还要全面了解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明确部门发展方向和资金使用重点并作为编制年度预算依据。
3.深入调查,收集基础数据
编制预算前,需要协调计划财务、人事、后勤、资产管理、教务、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部门,人事处负责提供涉及人员变动、职称变动等劳资类相关数据,后勤、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提供相关维修、绿化、基本建设的数据,教务部门则须提供课时计划、教学进程安排等信息,学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班级等学生相关信息,招生就业部门提供招生计划及毕业生等信息,保证学校整体预算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