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探究

2021-08-23 08:55刘园园何刚
关键词:调查分析

刘园园 何刚

摘 要:根据以安徽省某高校教师为对象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调查,文章认为受主观认知、社会环境、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呈现出诸多问题。在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建立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考核评价、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模式和完善评价监督体系等方法,不断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调查分析;工作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Q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1)03-0104-05

收稿日期:2020-11-04

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QNSK201809);安徽理工大学工会教代会工作研究重点课题(gh2019006)

作者简介:刘园园(1982-),女,吉林松原人,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 University in Anhui

LIU Yuanyuan,HE Gang

(1.Personnel Depart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a surve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with teachers from a university in Anhui Province, it is believed that due to subjective cognition, soci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establishing a combined mechanism of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practic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upervisi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By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odel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in universities will b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Key words: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search on working mechanism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9年11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1],各高校都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为了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状况,调查组在安徽省某高校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在教职工中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活动,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75份。题目设计主要从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出发,针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参与调查的教职工,年龄结构:30岁以下占12.53%,31-40岁占40.8%,41-50岁占36.8%,51岁以上占9.87%。来校工作时间,5年以下占25.07%,6-10年占13.6%,11-20年占43.2%,21-30年占13.87%,31年以上占4.26%。岗位性质:教师岗占82.13%,教辅岗占8.17%,管理岗占6.93%,工勤岗及其他岗位占2.67%。政治面貌:中共黨员占65.6%,群众占25.06%,无党派占4%,其他占5.34%。可见,参与此次调研的大多为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教师党员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二)师德师风建设状况

关于“选择在高校工作的原因(多选)”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热爱教育事业”的占78.93%,选择“工作相对稳定”的占64%,选择“校园环境单纯”的占60.27%,选择“教师职业神圣”的占55.73%(见图1)。调查数据反映出大部分教职工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较高,喜爱自己从事的职业。

关于教职工对高校师德师风总体评价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很好”的占45.6%,选择“较好”的占35.2%,选择“一般”的占13.33%,选择“较差”的占4.27%,选择“很差”的占1.60%(见图2)。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比较认可或者比较满意,但有近百分之六的教师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不高。

(三)师德师风影响要素分析

1.主观认知因素。问卷中专门设计了两个旨在反映教师对待违反师德行为的态度和看法的问题。问题1是“对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研究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等学术不端行为持怎样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选择“要坚决杜绝”的占92%;选择“可以谅解”的占3.47%;选择“不予理会”的占4.27%;选择“无所谓”占0.26%(见图3)。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收受家长财物或参与由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选择“不能接受”的占92.27%;选择“可以适当礼尚往来”的占4.8%;选择“可以适当接受”的占1.87%;选择“无所谓”的占1.06%(见图4)。

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能够做到廉洁自律,但是有少数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上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对师德涵养没有做到内化于心。

2.社会环境因素。关于“影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外部环境因素”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功利化风气的影响”因素的占69.6%,选择“市场经济的影响”因素的占48.8%,选择“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的占48.27%,选择“社会道德的影响”因素的占32.27%,选择“其它”因素的占11.73%。调查数据说明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会有很大影响(见图5)。

3.管理制度因素。从学校制度管理层面看,关于“学校师德师风管理方面存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师德师风的奖惩不完善”的占48.53%,认为“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的占45.6%,认为“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占32.8%,认为“师德师风无硬性考核”的占32.8%,认为“组织领导不到位”的占29.33%(见图6)。这反映出高校在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考核机制建立等方面都需要更加完善,不断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

二、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呈现及原因分析

(一)师德师风教育模式创新性不足

高校师德师风教育对象还是固化为教学人员为主,对其他人员师德师风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现象。在“是否了解《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内容”的调查中,选择“不太了解”的竟占到25.33%,说明高校在学习教育宣传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当前高校师德师风教育与党员学习、业务能力提升结合的还不够紧密,教育的方式和形式还不够丰富。主要采取专题教育、开表彰会、校园网新闻等传统模式开展学习宣传,校园网站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的利用率还不高,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还需深化,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挖掘和宣传还有待提升。

(二)师德师风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构建难度较大,师德师风是教师“德能业廉”的综合评价,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性評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难以量化,只能通过负面清单或第三方评价方式进行,但很难确保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并秉承客观、公正、公平的态度。定量是可以量化部分,但如何选取参数、参数比重的设置也存在较大选择难题;定性和定量如何有效结合,如何共同构建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容易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要科学合理的论证。

(三)违反师德师风个案仍有出现

通过调查发现,个别教师对教师职业具有高标准道德要求的认识还不深刻,对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责任感还不强;个别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师德师风的内涵和外延,在生活、学习、工作、社交中没有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有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觉悟性不高,对违反师德师风存在侥幸心理。

(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力度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单位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意识还不牢固,存在对师德师风教育重视度不够,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关注教师发展需求和价值愿望不及时的问题。在结合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设计、工作机制和信息渠道建设等方面有所欠缺,师德师风预警机制和行为失范阻断机制还没有完全构建;或者虽然已经执行相关政策制度,但是落实力度还不够,存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问题。

(五)师德师风建设协同联动机制不完善

师德师风建设和评价涵盖教风、学风、科研诚信、意识形态、道德品行、工作态度、言行规范等等,负责建设和监督的部门有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党委教工部(人事处)、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校工会、教务处、自然科学处、社会科学处等十几个部门。多部门协同推进,协调难度大;同时,各职能部门在履行各自教育和监管责任时还存在工作盲点,甚至因工作多重交叉造成责权模糊、执行不顺畅问题。

(六)师德师风监督难度日益增加

随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和职业素养也日渐提高,但是师德师风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监督难度日益增加。调查中发现,师德师风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师德评价主体的参与度还不高。

三、 师德师风问题化解机制构筑

高校教职工构成复杂,包含教学、科研、教辅、管理、工勤等各类人员,每类人员在学生心中都是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和影响。师德师风是一名老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职业素养”的综合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师风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究解决之道,构建化解机制,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和引领的方法。

(一) 思想铸魂的引领机制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价值导向,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的功能;要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员学习和师德师风融合的新路径,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 内外结合的激励机制

对于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相统一,不断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制度环境;要构建舆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要严把人才选聘入口关,规范教师资格申请、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制度,将思想政治、师德考察和心理素质测试作为新进教师的必要程序;要严格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全方位纳入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人才选拔、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等环节,实行师德“优者优先推荐,违者一票否决”[3]。

(三) 多方联动的宣传机制

一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为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选配指导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全过程。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以“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为抓手,不断挖掘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通过有效运用网上网下宣传形式,展现教师教书育人风采,弘扬师德师风正能量。并建立师德建设专家库,把高校师德重大典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他们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使师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

(四) 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

要建立有效的投诉平台,通过师德投诉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方式,积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监督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督导评估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有效预防、调控和制约教师违背师德规范要求的行为。要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同行评价制度等师德建设督导检查制度。

(五) 科学严格的惩戒机制

要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对于不良的思想或行动苗头要及时规劝纠正。要严肃查处有违师德的不端行为,建立师德违紀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

(六) 狠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要积极发挥制度的先导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把人才培养作为最核心的本职工作,不忘教书育人初心,强化立德树人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要成立学校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师德建设动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沟通、协调并研究处理师德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理论研究工作,有效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理论性、科学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师德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5]。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围绕“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标准,坚持“四个相统一”,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要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科学化、长效化,不断引导广大教师自尊自律自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 王易,岳凤兰.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J].思想理论教育,2020(5):18-23.

[4] 王佩.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7(6):150-151.

[5]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216-219.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某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资源库设计与使用调查分析
在缅中国留学生学习调查与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