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 郑小魁 乔国通
摘 要: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制度,从创新平台的定位特点与作用功能、管理体制、影响因素、运行模式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平台制度创新建设理论体系框架。基于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制度现状,系统分析了安徽省现有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的运行状况,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创新型省份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4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1)03-0014-07
收稿日期:2021-01-08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201806a02020012)
作者简介:苏畅(1982-),男,安徽淮南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工作。
Research on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of Anhui Laborator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SU Chang1,ZHENG Xiaokui2,QIAO Guotong3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ing Respons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ep Coal Mines, 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2.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3.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oject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construct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plat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ositio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peration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operation mode.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in Anhui Province,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existing laboratori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in Anhui Province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are analyzed.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it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oli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nd moder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Anhui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management system
目前,我國的科技创新平台按其拥有权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隶属于大学或大学管理的实验室。第二类科学技术平台属于国家机构,有些甚至是国际机构;第三类直接属于工业企业部门;为工业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服务[1]。“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新建立的最高序列,是安徽省科学的摇篮、科研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源泉。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关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平台的定位、特点、作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如孙红军和王胜光研究表明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平台能够正向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且增长速率受创新创业平台类型和平台发展水平影响[2];王雪原等人基于创新平台主体、平台空间结构、产业创新环节、创新资源区别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平台主要功能、发展形势和导向开展全面研究[3]。
2.各类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如房银海和谭清美考虑到平台运行中多主体协同的动态性和学习性,对产业创新平台多主体间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从博弈视角对平台机制改进做出贡献[4];王玉平和余冠华就创新平台主体间相互沟通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可分为项目导向机制、人才导向机制、政策导向机制、技术导向机制和服务导向机制[5];高亮等人从公共政策驱使角度,提出了科技平台的共享开放运行四层次,分别为科研设施开放使用、公共网络资源使用、对外联合科研项目申请、平台创新能力提升[6]。
3.创新平台有效运行影响因素的研究。如 Byung Chul Choi,Kenny Phan 等从资源依赖理论基础出发,认为平台稳定有效运行基于平台领导者能够有效调控创新平台,而平台领导者的调控权取决于平台参与者对平台使用的依赖程度[7];如廖少纲和谢文栋根据平衡计分卡将平台用户认可度、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科技投入等 10 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影响因素划分为四类,并构建了创新平台运行效率评价体系[8]。
4.创新平台运行模式研究。如李艾丹和朱东华为加强小微企业创新过程中人才、知识等资源,创新性提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可拓服务模型[9];Fritsch 认为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模式影响城市发展,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合作创新模式开展了研究[10];赵丽和赵峰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的点极发展模式,并采用正态云方法对该模式进行了效率验证[11]。
综上,已有研究大多倾向于国家层面,但结合安徽省实际的运行机制探讨不多,鉴于以往研究,本课题通过走访调研,尝试构建安徽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制度新模式,助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一、安徽省“一室一中心”建设运行的现状
2018年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以培育创建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省级创新基地“先锋队”为目标,组建安徽省实验室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19年底,首批建设的安徽省“一室一中心” 20 家创新平台已运行近两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一)安徽省实验室发展现状
围绕全面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水平,安徽省实验室在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原创性、影响大的成果,也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量子信息科学省实验室潘建伟院士团队通过调控六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度,在全球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磁约束聚变省实验室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荣获2018年度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一等奖。光子科学技术省实验室在新材料及物性调控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制了高质量、近似无缺陷的钴酸镧(LaCoO3)薄膜,发现该薄膜是一个罕见的高温铁磁绝缘体,其铁磁转变温度可以高达85K。强磁场省实验室实现了混合磁体稳态磁场强度42.9T的突破,利用电子全息技术首次在实空间中直接观测到磁浮子,发现磁浮子可以与斯格明子共存。微尺度物质科学省实验室自主研制了一台独特的结合阈值激光电离技术及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的交叉分子束反应动力学装置,首次利用超过十万人的自由意志产生的随机数,实现基于人类自由意志的量子非定域检验,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行业内顶级杂志上发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省实验室成功解码了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中国茶树基因组信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标志着我国茶生物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大突破。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省实验室依托安徽理工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1月15日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硅基材料省实验室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先进技术及装备成功研发出0.12毫米超薄玻璃,打破国外对可触碰电子信息显示行业关键原材料的垄断,实现了从1.1毫米“超薄”到0.12毫米“极薄”的跨越,刷新了玻璃行业的新纪录[12]。压缩机技术省实验室探明极端条件下压缩机关键部件劣化的机理,解决了传统方法精度差、无法预测共振等技术难题,弥补现有标准的不足,制定首个相关行业标准,为我国高端压缩机设计制造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先进激光技术省实验室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市场需要,开发了光刻机光源的激励电源和控制系统、平板显示制造的低温多晶硅退火设备等先进仪器和高端装备,打破了相关领域核心技术长期由少数国家垄断的局面,推动了我国高端激光工业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现状
围绕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先进技术转化方面,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也取得了瞩目成绩,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有力带动了产业升级。人工智能省技术创新中心多项核心技术获全球瞩目:图形识别技术赢得了国际图形识别挑战赛;语言合成技术连续13年在国际语音合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机器翻译技术涵盖了33种语言。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出国内首台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该设备和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于2018年5月9日随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同年5月底实現了开机成像。新能源汽车技术省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iEV电动车技术研发平台,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能量密度达250Wh/kg的圆柱高比能三元电池系统热失控安全行业难题,开发了满足不同市场的A00、A0、A、B级产品。智能分选技术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了尊智系列人工智能大米色选机,具备多种分选模式,实现了一机多选,有效保证了成品的精度。特种显示与成像技术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成功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供装机的通用飞机综合航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通用航空飞行器(包括直升机、无人机等)、航电模拟器等诸多市场。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了汽车轻量化金属板材热冲压成形装备,攻克了惯性体高速控制、压力自适应的高速冲压、主缸快速加压泄压等技术,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中药提取省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了15味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工艺优化、35味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制备、48味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提升等方面的攻关研究,解决了生产工艺、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大规模生产产品与家庭煎煮药物基础的一致性,为国家和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备及成形技术省技术创新中心攻克关键产品特殊材料高纯净度钢水精炼及分析技术、攻克特定功能特殊结构大型铸件高可靠性制造等关键技术。智能机器人先进结构与数控技术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了新一代RP1机器人运动控制器,与工业机器人配套使用,实现了机器臂运动速度更快、定位更准确的目标,运动控制水平指标参数国际一流。清洁电力转换技术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1 000V和1 500V组串逆变器,最高效率达99.2%,大幅提升了光伏逆变器的系统稳定性,整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一室一中心”在安徽省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1.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安徽省实验室定位为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聚焦于基础领域和学科方向,进行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原创性科学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批10家省实验室已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 000多个,总经费超过10亿元。实验室自建设和运营以来,平均每年新增500多个项目,资金超过5亿元。发表了2 000余篇SCI / EI论文,其中近50篇论文发表在《科学》、《自然》及其子刊上。
2.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促进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位于世界工业生产技术创新的最前沿,旨在瞄准本领域先进技术,解决行业瓶颈问题,促进重大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的转化与应用。自建成一年多来,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已研发20余项战略性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46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有力地支持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培育新产品,有力的促进了辐射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
3.为安徽汇聚优秀人才。自2018年以来,首批“一室一中心”引进各行业高层次人才近百余位。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利用合肥的“核心(总部)加网络”运营模式来聚集量子信息领域的顶尖人才;微尺度物质科学实验室采用单位内部的协同团队的组建模式,来吸引高级别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强磁场省实验室引进了4名外国顶尖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B”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C”2名。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在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上优先考虑省实验室。近两年,“一室一中心”主办和参与的全国性以上的学术会议30余次,“一室一中心”成员参加高端学术会议200余人。“一室一中心”搭建了高端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平台[12]。其中,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实验室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亚洲)可可,咖啡和茶国际学术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和巴西等20个国家的60多个国内外机构,5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4.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一室一中心”是立足安徽省科研基础资源条件,建立的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开展重大创新研发同时,其重要使命之一是对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服务、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如先进光子科学技术实验室依托自身,向红外、太赫兹领域拓展,建设项目已列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项目库;硅基材料实验室加大玻璃新产品研发,为硅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实验室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茶叶生物技术和食品健康安全技术攻关,助推全省茶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
二、安徽省“一室一中心”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室一中心”是安徽省科技创新基地新设的最高序列,按照目标愿景,建设运行刚刚起步,少部分单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管理运行上呈现边探索、边实践的特点。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个别依托单位的认识还不到位、站位不够高,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的模糊认识,关注更多的是给牌子、给政策扶持,建设发展规划定位还不清晰,给予“一室一中心”人、财、物自主权有限,影响其作用发挥。少数省技术创新中心如应流集团、济人药业尽管创新基础好,但还缺乏相对独立、足够的研发物理空间。
(二)运行机制还不够清晰
首批组建的 20 家单位都是国家级研发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部分单位没有将省级“一室一中心”建设和国家级平台功能有机融合,在协同发展、管理运行、人员组合等方面新举措不多,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同时,对如何做好与安徽发展需求相契合,具体实施路径还不够清晰。
(三)稳定支持还能不保障
目前,对新获批的“一室一中心”,安徽省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 500 万、300 万奖励,但每年随着数量新增,支持建设运行的稳定支持经费和绩效奖补资金需要纳入财政专项预算,需要建立健全“一室一中心”稳定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保持对“一室一中心”稳定支持强度,特别是每年安排一定财政专项资金来保障支持稳定运行。
(四)奖励经费尚未执行到位
2018 年《关于组建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决定(皖发〔2018〕4 号)》的文件明确一次性奖励 50%用于成果奖励、50%用于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单位特别是高校院所在具体执行中顾虑较多,存在害怕引发内部矛盾而不敢发、与现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相抵触以及怕追责等思想。如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国防科大、安理工等部分单位奖励给个人的政策执行在调研前尚未到位。
(五)组建布局还需要优化
由于认定标准还未制定完善,先期组建的 “一室一中心”主要依托现有或争创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工程)、国家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大多已是国家创新基地的“正规军”,第一批认定20 家,两批总计 28 家单位,总数相对较多,区域较集中在合肥市( 20 家),实验室布局较集中在中央驻皖单位。省级单位和市一级政府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调动。
三、“一室一中心”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一室一中心”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和提供原动力,如何能促使其高效持续发展,还需要创新平台的管理者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一)“一室一中心” 管理體制与运行机制构建原则
“一室一中心”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模型,如图2所示。
1.系统原则:在全球经济的条件下,安徽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创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创新平台培育创建初期,整合全省资源,比较优势,避免区域集中,辐射全省经济和科技发展。
2.明星效应原则:安徽省委、省政府组建“一室一中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已认定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展示“一室一中心”建设典型及创新成果。
3.非中庸原则:在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利用科技政策导向调整基础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性科技产出的平衡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一室一中心” 制度体制优化路径
1.合同管理制度构建。安徽省委、省政府委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管理,以合同管理的方式明确“一室一中心”的目标和使命,最大限度发挥“一室一中心”的作用,确保 全省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其中,科技厅代表政府与科技创新平台签订具有明确目标,方向和法律约束条件的合同,对科技创新平台实行目标合同制管理。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创新平台应当制定并提交实现目标的计划和年度总结。合同内容应当根据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使命和具体任务;明确为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实现其目标所需的经费与技术手段支持。这种基于合同的管理方式更加灵活、层次少、决策快且环境宽松,科技创新平台在选择特定研究方向时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一室一中心”的高效运行[13-14]。
2.准入与退出机制构建。坚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流动竞争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基于评价机制的“一室一中心”进出机制,促进“一室一中心”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净化竞争环境,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重视“一室一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促进“一室一中心”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研究实力强、成果突出、人才聚集的科技创新平台有计划地整合,并通过严格地遴选程序,进入“一室一中心”行列。
3.开放流动机制构建。开放性:开放“一室一中心”的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科研设施和设备,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建立开放的合作基金和开放的课题,并定期公开发布合作研究指南;从追求实验室的开放度,转变到追求实验室的开放层次和质量上来[15]。显然,完善的共享机制是开放的重要前提。把“一室一中心”的仪器设备向社会公开共享的业绩,作为“一室一中心”业务经费及设备更新升级资金兑现的主要依据之一。资金划拨时,优先考虑信誉高,对社会开放性好的科技创新平台。流动性:“一室一中心”,应建立有序的人员进出流动机制,来充实和优化研究队伍,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保持创新平台的持续生命力。扩大流动人员比例,吸引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大师到科技创新平台工作,迅速增加科技创新平台的影响力。
4.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科团队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科团队的建设,是科技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明确创新团队的目的和要求。创新团队必须有创新的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必须是科学前沿或热点;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学术凝聚力,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应依靠自身学术影响力在学术管理中发挥作用[16]。创新团队实施首席专家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度,并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其次,创新团队的组成要素需要形成最佳组合并具有层级结构。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形成“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以杰出的科研人才優化学术环境”的良性循环,形成以人为本,鼓励创意,关注前沿,追求卓越的良性循环。
5.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 “一室一中心”要将研究方向与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协作,使得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积极利用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创新平台的再研究,进而在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建立良性循环机制[17]。产学研合作有四种模式:技术转让,委托研究与培训,联合开发和实体共建。目前在创新平台的建设中,并没有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最高标准是合作双方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合作的成果既要体现学术价值,又要创造经济效益。
(三)“一室一中心”运行机制的优化路径
1.确保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对独立地位。创新平台应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一方面,平台可以独立评估和引进高层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依托单位人事部门应配合平台完成有关进人程序;另一方面,平台拥有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固定人员退回依托单位人事部门的权利。建立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可以保证创新平台考核制度的顺利推行,实现固定人员的流动与交流,有利于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创新平台应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并在依托单位开设专用账户,集中管理上级财政拨款,设备使用费等收入,并接受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通过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创新平台可以更好地执行平台学术委员会确定的发展计划,并有效地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放和交流。
2.明确和依托单位二级部门。以安徽省实验室为例。实验室在成立之初就被定位为公共科研平台,打破与二级单位之间的界限。无论是哪个学院的人员,只要从事实验室相关研究或愿意进行跨学科研究,这些人员都可以在自愿遵守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前提下以固定人员或流动人员的身份在实验室工作,并享受实验室优越的科研条件。实验室建立的优秀科研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提高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也为各二级单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实验和实践场所。同时,二级学院为实验室培育新的研究方向、学科领域和中青年人才。因此,正确处理创新平台与二级单位之间的关系,将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强化集体领导与决策。学术委员会是“一室一中心”的学术指导机构,它由相关研究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一室一中心”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审议“一室一中心”的主要学术活动,并规划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创新平台还应建立由实验室或中心主任,学术带头人,相关领域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讨论和决策实验室的重要日常工作。
4.注意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使创新平台的科学研究和自身发展拥有持久动力。科技创新平台应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其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5.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研、技术人员是“一室一中心”创新的原动力。如何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是平台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平台工作后,工作性质不出现较大的变动;二是在保证平台相对独立的同时,保持与依托单位二级机构和学科的密切合作关系;三是使新引进的固定人员免除后顾之忧,能感受到依托单位二级学院和学科的依托。
6.加强科研管理。加强“一室一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设立专职管理岗位(包括常务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主要协调与外单位、依托单位二级机构、兄弟院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并协助主任处理行政和专业事务。设置行政秘书负责平台的学术档案的整理,设置科研秘书负责平台学术信息的发布以及研究成果的统计。通过建设服务意识强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减轻科研人员的事务性工作,促进整个平台的科研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亚飞,李素峰,庞林,等.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J].智库时代,2020(6):297-298.
[2] 孙红军,王胜光. 创新创业平台对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研究——来自2012—2017年88个国家高新区关系数据的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1):83-98.
[3] 王雪原,王宏起,张立岩.不同类别区域创新平台的功能定位及其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5):36-40.
[4] 房银海,谭清美.基于演化博弈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领导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2):159-166.
[5] 王玉平,余冠华.科技公共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68-271.
[6] 高亮,潘刚,宋伟.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26-30.
[7] Byung Chul Choi,Seung Beom Kim,Kenny Phan.Platform Leadership in Business Ecosystem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J].Journal of the Korea Management Engineers Society,2014,19(4):147-157.
[8] 廖少綱,谢文栋.基于 BSC-AHP 模型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4) :64-71.
[9] 李艾丹,朱东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可拓服务模型[J].科学学研究,2016,34(2):220-227.
[10] Fritsch,Michael.Co-oper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Regional Studies,2001,35(4):297-307.
[11] 赵丽,赵峰.基于正态云的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点极发展模式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2):126-132.
[12] 孙刚,关闯.安徽省“一室一中心”建设产出绩效显著[J].安徽科技,2019 (7):12-14.
[13] 危怀安,徐晓林,刘燕美,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政府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5(2):29-31.
[14] 童锋,夏泉.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引才创新机制研究——以G高校为中心的考察[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88-92.
[15] 王玉平,余冠华.科技公共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68-271.
[16] 房银海,谭清美.基于演化博弈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领导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2):159-166.
[17] 欧阳峥峥,陈云伟,杨思飞,等.基于多维指标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0(2):218-232.
[责任编辑:范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