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罗静 邓鑫
摘 要: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增强文化自信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对高中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自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14-02
引 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党的十九大以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强,但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各种不良思想所误导。在如今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高中生更容易盲目从众,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先进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难以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明确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我国多种优秀文化的认识,使其积极承担起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重任。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文化自信具有多种内涵,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新时代的高中生肩负着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但仍有很多高中生对我国优秀文化不甚了解,以致出现对本国文化缺少自信,对国外文化盲目崇拜的现象。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深入了解我国的革命文化,感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与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产生敬畏与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文化,做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
(二)顺应时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高中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是开创祖国璀璨未来的主力军。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与满足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并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改革,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其中。教师也应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树立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加强对自身、对祖国、对未来的关心和责任,从而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2]。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该素养要求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高中思想政治不仅具有该课程特有的思想性、政治性,还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感受中华灿烂文化氛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重任。学生只有深入了解我国优秀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意识到我国文化还需继承与发展,才能积极学习本国文化,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提升政治认同感。这也正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文化自信的宣传者、践行者,其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知识。然而,在当今信息时代,部分教师仍停留在过去的教育观念中,他们知识更新的速度远不及知识发展的速度。因此,在文化自信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开展工作感觉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信念,更新教育理念。
第一,教师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教师除要夯实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富有时代特色的书籍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以促使自己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弥补在文化知识上的不足,提升文化素养,还能凭借丰富的优秀文化知识与见识感染学生,使学生信服。
第二,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文化自信教学能力。教师的文化自信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自信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多参加有关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研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博采众长。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动中去。
(二)深入挖掘教材,拓展课程资源
丰富的文化知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基础。它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很多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扩充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
第一,深入挖掘教材,进行资源整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有许多与文化有关的知识,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散落在教材中。虽然教材内容丰富但不利于教师系统地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应细细研读教材,以《哲学与文化》为主导,再以其他必修教材为补充,将文化知识有机融入各模块内容中,建构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体系。
第二,关注时政热点,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除在教材中呈现的文化内容外,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可利用的时政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文化素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细节所展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或引导学生对一些时政热点进行分析,对比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辨识能力,使其体会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教师应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一起搜罗本土的一些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历史故事等,将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