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23 17:31蔡阿聪
考试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蔡阿聪

摘 要:数学课程是一门以学生逻辑分析思维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理”的产生和应用。在日常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将基本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理”的联系,完成说理课堂的教学过程。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理解基础之上的有效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实现以深度学习为教学目的,开展说理教学,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为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数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理清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完成说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文章立足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首先简要论述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说理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出发点,进一步阐述了深度学习下说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二、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重点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转变,现代化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这一教学形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数学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的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吃透数学知识的本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数学知识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相当于理解了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可以为后续课程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检验学生自己的答题思路,同时也可以在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逻辑思维中的不足之处,在不断的反思中完善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构建过程。除此之外,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优势:首先,说理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都是按照形成表象——语言内化——抽象概括的思维程序进行的。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可以用自己的话将其中的道理“说”清楚,学生则可以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自己理解的内容,既能够检验学习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可以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与语言应用密切相关。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就是思维在脑海中快速运转的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由于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数学概念、性质以及相关的运算法则、公式时很难准确地掌握其本质内容。借助说理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例题解析,指导学生在积极参与说理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联系,杜绝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提高逻辑思维的分析能力,进而带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步提升。

三、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说理兴趣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有序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日常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通常会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往往是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设计经常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说理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许多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过度地注重“说理”活动的设计,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只是为了“说理”而说,但是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进而影响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深度学习下的数学说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为学生制定明确的说理学习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提高学生说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整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然后再通过说理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周末小明和兩个同学去公园放风筝,假如每个风筝3.6元,那么小明三个人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钱呢?请列出乘法算式。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都能够给出3.6×3的数学算式,但是由于算式中有小数,学生都不会计算。此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是36×3,大家会计算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很快就计算出了36×3=108。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有小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积极参与说的过程中逐步落实教学活动,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新旧知识结合,激活学生说理依据

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通常都会存在密切的联系,旧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带动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说理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旧知识的探究欲望,奠定良好的说理基础。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旧知识入手找寻说理的依据,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带动学习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借助旧知识的基础激活学生说理的依据,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入手,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积极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内容。在面对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学生一时都没有解题的思路,此时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小方格的背景下展示平行四边形图形,请学生思考一下在刚接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是怎么计算面积的?在教师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回答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变为规则的图形,在引导学生“说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完成了说理的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数学推理的能力。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