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策略

2021-08-23 10:53王志远
考试周刊 2021年55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王志远

摘 要: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相关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来说,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思维以及电脑操作技术,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以及学习习惯,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将自身的学习目光转移到了文化课方面,他们很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也是按照教师的讲课节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课堂互动的次数比较少,降低了信息技术学习的课堂学习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高中信息学科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更好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来,提升听课效率和电脑操作水平,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核心素质。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些年高考升学压力变大,很多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就开始以考取大学作为学习的目标,然而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的重要课程,这样的现状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会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完成任务的心理,这影响了学生的听课质量。

其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在国家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学习方式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然而他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讲解了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之后,才会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训练,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再加上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习惯采用应试教育的讲课方式,在讲课时将课堂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少给学生留下自由学习的时间,这样的课堂也会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现如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很多学生在没有接触信息技术学科之前,已经对电脑的基础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之前,可以通过课间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根据他们的反馈,制定相应的讲课内容。然而,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可能对电脑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电脑的认知程度比较低。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点遗漏的情况,教师可以结合下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讲授“获取网上信息”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上网浏览、网上搜索、文件管理下载等,上网浏览和网上搜索基本上全班同学都会操作,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讲课方式,给学生讲解相关步骤。然后,利用网络系统控制学生的电脑,给他们设置相应的操作内容,让学生按照自己所学的电脑技术进行现场操作,这样教师可以直接在讲台上通过总机分析学生在这两方面还存有哪些问题。由于这两部分内容都是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理論,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即可。文件管理下载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学生在下载文件之前,分析不同网站的属性,查找他们的下载权限,挑选好下载的内容之后,设置相应的下载位置。很多学生进行文件下载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文件下载之后找不到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的信息理论和操作技术时,应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功能,给学生逐步展示文件下载的过程。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遗忘操作过程的情况,教师可以让他们将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录在笔记本上,当视频播放结束之后,给他们留下自由训练的时间,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电脑操作技能。

当学生训练完毕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演练,将主机的控制调到学生的电脑上,将他们的操作步骤投放到多媒体上,这样可以让全班同学都能够看到他们的操作步骤。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步骤进行逐步点评,还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点评中加深自身对文件管理下载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二)通过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以往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讲述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步骤,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在电脑上逐步进行操作,通过记忆和练习的方式,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这样的上课方式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再加上我国每个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都进行充分的观察,从而使得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不能以良好的态度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在高中信息技术讲课的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每个小组分布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小组中通过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讲到“数据表处理”时,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表格的基本操作、数值运算、编辑工作表以及建立统计图表等,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安排给不同的小组,让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知识点。由于表格处理与其他电脑操作有所不同,操作过程比较繁杂,学生即使翻阅课本,也很难充分掌握这部分知识点,因此教师在他们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走到不同的小组中指引他们,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明白这部分理论的含义。

当学生合作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轮流到讲台上演示操作步骤,在演示的过程中告诉班级同学不同步骤包含的信息理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表格处理的认识。因为学生的信息操作技术有限,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分析不透彻的情况,或者在表格处理的步骤上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补充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他们讲解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表格的相关概念和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