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摘要】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成长有力的助手和推手。高质量的家园共育活动要基于家长资源的多样性、可变性和成长性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分层建立家长共育职能组,开展在内容、形式、途径等不同分层下的课程活动,为不同群体的家长提供适切的参与渠道,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行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形成亲、近、情和谐一体的家园共育共同体,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分层活动 家园共育 幼儿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他的家园共育思想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的发展。[1]这为当下幼儿园的不断改革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近年来,幼儿园的家园活动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多是借助于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活动、课堂助教或是社会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家长多为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有些家长在活动中处于旁观状态;有的家长工作忙,埋怨声太重,还有的祖辈参与活动出于迫不得已等。因此,基于尊重家长的实际情况,分层开展家园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分层活动的界定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分组法。是指将搜集起来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按其性质、来源、影响因素等加以分类,进而分别进行研究的方法。[2]幼儿园的家长分层活动是针对家长的职业、自身资源、生活背景、家庭角色等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内容、方法和渠道的家园活动,使活动更有成效,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二、家园共育分层活动的实施
(一)根据家长个体差异,分层成立家长资源职能组
1.建立家长教育资源库
了解家长信息,是开展家园共育的后盾。开学初,教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途径,了解不同家长的信息,针对每个家庭做好资料登记,尤其是对资源方面作详细的分类,为今后家园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2.分层成立家园共育职能组
在尊重家长资源和意愿的基础上,分层成立家园共育职能组:1.课程职能组。根据幼儿园课程,参与相应的延展和填补活动,涉及的领域具有扩展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可为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家长提供平台,以此提高家长参与的全面性与可行性。2.社会实践职能组。指能够协助幼儿走进自然、院校、部队、教育基地,为出行提供条件的家长团体。以此来弥补幼儿园活动条件的不足。3.社区活动职能组。这个组的成员包括不同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协助人员,借助于社区资源,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提供帮助。
家长资源职能组的建立,为不同群体的家长参与家园活动提供了多种渠道,实现了人尽其才共同合作、共同成长的目标,为家园共育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3.家园活动有计划
每学期开学之前,教师根据新学期的课程设置,制定出适切的家园共育内容计划,在新学期的家长会上分发给家长并作讲解,让家长明确活动的内容、时间,这样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和准备,避免参加临时性无准备的家园活动,影响家园共育的质量。
(二)结合家长工作的性质分层,创新家长参与的途径
在家园共育活动中,家长参与的途径大多是现场参与,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家长由于工作的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现场,老师也是大多放弃对他们参与的要求,但对孩子来说,心理上难免产生失落感。因此,在活动的途径上,针对家长的实际,分层开展活动,一是对那些时间、空间条件便利的家长采用现场参与的方式,二是针对工作性质有困难的家长,采用互联网不受空间限制、速度快、可以实现双方直接互动的优势,创新家长参与的路径,以此解决一直以来被忽视的这个家长群体,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这部分家长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工作特殊的家长,他们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因设备和材料携带不便,无法现场应用。比如,在实验室工作的家长,操作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家长等。二是和子女异地生活的家长、他们的线上参与不但给幼儿提供了新鲜的教育内容,还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解决了他们想参与又参与不便的愿望。
实践证明,分层下的互联网参与途径,让课程资源植入到课堂上,使孩子能够直观地观察、获取信息。创新的活动模式增强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效果。
(三)针对不同的家长群体,策划层次分明的家园活动
1.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层次开展家园活动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成长需要,教师要结合相应层次的家长需求,分层策划家园共育活动。
小班幼儿初入园有着各种的不适应,因此,可先通过专题学习帮助家长丰富育儿常识。如《幼儿心理不适与身体健康》《缓解新生入园焦虑》,帮助家长了解初入园孩子的状况,信任并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阶段。一个月后,再开展一系列的家园活动。中班幼儿在认知、技能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老师可以根据本园的教育主题,抓住季节、节日的教育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拓宽视野,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生活经验。如:踏青、秋游、参观等户外活动。大班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活动要倾向于促进其创造、合作、挑战、提高自理能力等活动项目,培养幼儿勇敢、互助、感恩、分享等良好品质。
2.依据家长的家庭角色 ,分层策划家园活动
幼儿园面对的家长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群,一是孩子的父母,二是祖辈家长。由于祖辈家长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等方面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存在差别,也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4]影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针对这一现象,单凭理论上的说教比较枯燥,为此,我们针对两种家长群体分别开展游戏体验式的交流活动。如:游戏中家长背对背挽好胳膊,每个人都努力地往自己前方的目标迈进,谁先到达目标谁就是赢家。游戏结束请大家谈谈感受和启发,很多家长都说,因为目标不一致导致失败,受游戏的启发,明白了只有每位成员目标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道理。
三、家园共育分层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由于家长各方面的差异,分层活动呈现出相对性、灵活性和多层次性。幼儿园分层下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从“局外人”转变为“ 局内人”,从“旁观者”走向“积极参与者”,建立了亲、近、情和谐一体的家园共育共同体。[5]对此,也有一些思考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对分层活动整体框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中,对于分层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方法、途径和策略,还要不断地尝试拓展思路,让活动更加灵活、有效;针对每一项活动,教师还要从活动的内涵和教育价值上深入思考,深度开发,力求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活动分层的策划点来自家长的兴趣、需要、关注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专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基于目前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相对不稳定的原因,家园共育的能力也相对较薄弱,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上,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逐渐提高教师的家园共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邬春芹.陈鹤琴家园共育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18,(854):47.
【2】郑大本.现代管理辞典[Z].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林.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OL].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51-1016002717.htm .2015.
【4】馬媛.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及规避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4(5):58-60.
【5】田澜.龚书静.积极参与:家校结合新样态——以西方教育中的家长参与转向为鉴[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