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娜
[摘 要] 知识源自于生活实践,生活是知识的基础。在现代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迫切需要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培育学生生活化思维和实践精神,积极推进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创新
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初中语文学习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既要能够成功地完成教育目标,同时也要能够切实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并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这样一种双重教学标准下,如何寻求一套同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模式也就显得尤为关键。因此,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具体的语文教育内容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进学生快乐的语文学习体验,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和生活的关系分析
(一)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
语文是一门语言行学科,而从生活中学习语言一直以来一项公认的科学有效的学习途经。从本质上讲,生活就是我们人类为谋求生存而从事的全部活动,而文字则是对生活的记录,语言又是文字的集合。语文,从生活中来,同时又在不断的促成新生活,两者之间属于一种紧密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共同发展关系。也正如教育名家张孝纯老先生所言:“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学习”。所以说,语文教学的源泉就在于生活。
(二)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新时期,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语文教育也应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中逐渐地走出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封建束缚,积极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创新。语文作为一门开放性很强的学科,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内容上的吐故纳新,要真正地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但要达成这一点,教材无疑是对学生思路的桎梏。教材中多为一些历史上素有定论的名篇佳作,但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并无太大关联,尽管在编制过程中对于语文实践也进行了充分地突出,但对于学生主体而言无论是在时间、空间还是情感上都难以沟通。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就在于实现和学生的充分沟通,激发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去学。所以,语文教学的灵魂就在于生活,只有具备了灵魂的保证,语文教学也才能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也才能去更好的引导学生去适应生活的需求,去走进自己的生活,去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分析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生活化教学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样一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挥,也真正地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重要目标。其次,生活化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后期的学习和发展点顶下坚实的基础。再次,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切实需要。从教育理理念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和深刻的感知到教学过程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表现形态,这对于教师及时的革新自身教育理念和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层面来看,在生活化教學过程中,教师由之前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观察者,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去进行观察,并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回顾、诊断,不断改善学生不良行为,优化学生学习方法,这对于提升语文教育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注重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强化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高效融入,首先就需要将传统模式中的那种对学生生活实际完全割裂开来的教学方式彻底摒弃,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动员起学生的已往生活经验,并引导学生能够去积极地对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观察,以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使其能够对教材中所出现的人物、故事以及景观等要素产生一种更加深刻的体验。此外,生活化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从而激发起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诸多的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融入。
如对于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其所讲述的就是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对于学生而言,对自己父母可谓再熟悉不过,但对于父母对自己的那种深深的爱可以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此,在执教教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做过的一次印象最深刻的事,并表达自己对父母想要说的话。由此便巧妙地将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待学生分享过后,对于父母之情有了一种深刻的感悟,随后在引导学生立足课文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当作者看到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时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样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章感情脉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成了一种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立足教材深挖生活化元素,丰富教学中的生活化内容
在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具有一种十分典型的代表性和凝聚性特色,这对于师生间良好沟通关系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取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加强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从而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通过语文教材和生活之间联系的建立,帮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时监控,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又如对于《醉翁亭记》一文,其主要描写的及时景色的秀美以及作者那种畅饮于秀美山林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内容扩充至古人春游的专题上,以此促进学生学习面的延伸和拓展,增进学生对古人那种赏景、畅饮之乐。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安排一次出游活动,一方面既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和体验“游之乐”,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沟通及交流,从而建立起一套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不仅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收获一种快乐学习的体验,使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加高效的发挥,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
(三)立足生活注重生活化活動的设置,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运用于生活,因此在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鼓励学生能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通过生活这个“大课堂”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去加深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为未来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进行《渔家傲》这首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布置一项生生活实践作业,即要求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通过自己的亲眼看见、亲耳听闻以及亲身感知去体验秋日的特点,将自身真正融入秋的意境之中,增进自身的真切体验和收获自然之美。随后再下届课堂上组织学生一同分享和交流,并开展阅读欣赏互动,结合诗词中所描绘的秋景、秋意,和自己亲身经历达成高度的一致,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诗词内涵,更好的感悟诗词意境以及更全面的认识生活。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日渐普及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注重生活化教学也逐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优化和创新的一项必然举措。作为教师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要求,及时革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实以学生为中心,善于从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内容以及生活化实践活动三个维度着手,推进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全面渗透,使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薛萍.活引生活之水激活语文课堂——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10):39-40.
[2]张大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98.
[3]金兴荣.关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1):23-24.
[4]柯生金.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探讨[J].文学教育(下),2020(12):186-187.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