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操
[摘 要]基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文本语言的分析和积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强调语文知识传授的学用结合,找准教学内容体系中的语用点,并在具体的语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语言;语用能力;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其中,语用是核心,情感是主线。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放到更加重要的教学位置上。具体而言,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做好语文教学内容的适当延伸,提高语文课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知识积累与知识应用有机结合,加快学生语用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体验感悟,收获作者语用情感
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用能力时,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感和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和感悟能力的提升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和教师都不能急于求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积极诵读课文,融入个人的体验感悟,循序渐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直接、迅速地从文本内容中收获情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中知识的有效理解和吸收,这同时也关乎学生语言判断力、联想力和表达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为依托,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多背,更好地体验和感悟文本内容中的语言信息、表达技巧和人文情感等,实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互动和情感上的沟通,进而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语言感知力和语用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能力不同,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充分地发挥自身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正确体验和感悟文本语言,实现思维与情感上的有效升华。例如,在《腊八粥》的教学中,课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但是,对等粥的描写更加详细,八儿等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可以说,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往事,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更好地收获作者的语用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和语言的力量。此外,语文教师课后还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下自己喜欢的食物,描写时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尝试将自己热爱食物的情感传递给读者,这样显然也更容易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精选语段,引导学生随堂练笔
在依托文本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时,语文教师一定要选择经典素材和优质素材,即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教材中以及课外的有效文本内容,语文教师还要做到优中选优,即从优秀的文本语言中精选出精彩语段,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让学生对文本素材中的知识内容、人文情怀和表达技巧等进行深入发掘和学习。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还可以针对精选素材和精选语段中的文本语言特点,安排一定的随堂练笔教学任务,让学生积极借鉴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语用技巧等,尝试进行一定的仿写和扩写,或者写一下学习感悟,这样可以实现精选语段学习与练笔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实现语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黄果树听瀑》时,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本语言更具生机与活力,教师可以针对文中的精选语段,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笔,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要重点选择那些学生身边可见和便于体验感悟的写作素材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三、补充引导,放飞学生语用思维
在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单纯依靠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语文教师还要重视教学素材的补充,具备语文教学的拓展意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寻找教学素材,有效补充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逐步放飞语用思维,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文本语言和文字情感中展开联想,尝试积极介入不同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感,感受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体会语言文字的强大魅力,增强语用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其积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边学边用。例如,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引导,即在课文天空的珍藏、大地的珍藏等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补充海洋的珍藏和河流的珍藏等教学情境,放飞学生的语用思维,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作文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适时延伸和丰富了课文文本教学语言,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让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最终实现一举多得的教学目标。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导入、扩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这样既能促进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之间的结合,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更好培养。
四、读写结合,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可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教学环节,阅读和写作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同时,阅读与写作之间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素材,写作又是检验学生阅读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对此,语文教师要具备读写结合的教学意识和能力,在阅读优秀的文本语言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然后在个人的写作环节中进行应用、升华和知识迁移,这显然也是语用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过程。小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必然需要积极阅读他人的作品,积累丰富的优秀素材,然后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实现“输入”与“输出”的有效对接,在读写结合中实现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乡下人家》的文本教学中,课文里的语言看似是在轻描淡写,但最终却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所以,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到乡下时的画面,然后借鉴作者的表述手法,写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乡下人家,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只让学生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乡下景致,或者就某一景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进行重点描写。这样,学生在语用能力的训练中贴近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避免一味模仿和说大话、空话、假话,更多地用眼睛、用心去观察和体验,将平凡生活与所见所闻进行有效表达,最终写出好文章。
五、参悟技巧,注重语用实践应用
无论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掌握一些表达技巧,注重语用实践中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和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借助文本语言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多参悟文本内容中的表达技巧,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参悟文本语言中的表达技巧,现有的语文教材内容中大多有着独特的表达方法,文本素材也都是经典内容,这就为学生参悟表达技巧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只要“心领神会”后,必然可以“为己所用”,然后在日后的写作训练中尝试运用新学会的表达手法进行言语表达,这对提高语用能力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文本素材中的谋篇布局技巧,学会构建文本段落以及首尾呼应等。例如,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其表达技巧有很多值得学生参悟和借鉴的地方,如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而且从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这些谋篇布局的技巧以及构段的方法,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参悟,真正领悟其中的妙处和应用技巧,才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并最终应用到写作中,这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也会大有帮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借助文本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需要语文教师强调语用的教学地位,积极发掘课文中的教学素材,借助文本语言对学生的读、说、写等语言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通过读写结合、学用结合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辉.关联学生生活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15).
[2]陈爱芳.张晓燕.准确把握语用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刍论[J].成才之路,2019,(13).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