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明
(贵航贵阳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急症。此病患者可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的症状。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是一种较为严重的AP。此类患者的胰腺会发生坏死。ANP患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尤为严重,有的ANP患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其排气、排便等基本的生理功能可出现障碍,需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1]。采取有效的方法评估AP患者的胰腺是否发生坏死对控制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是采用CT检查诊断ANP。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CT增强扫描技术及CT严重指数(CT severity index,CTSI)评分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评估AP患者的胰腺是否发生坏死[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CT增强联合扫描技术在ANP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患有AP。2)临床资料完整。3)入院后接受CT增强扫描。4)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存在精神疾病。3)对检查的依从性较差。4)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龄为34~65岁,平均年龄为(45.07±2.09)岁;其中,有35例患者的胰腺发生坏死,有36例患者的胰腺未发生坏死。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胰腺实质期CT增强扫描及胰腺实质期联合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使用的检查仪器是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螺旋CT机。扫描时的各项参数是:电压为120 kV,电流为300 mA,层厚为5 mm。扫描的范围是自患者的膈顶到双肾下极。常规CT平扫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的CT增强扫描。在扫描前,使用高压注射器在患者的肘静脉内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1.4 mL/kg),对比剂的注射速率为2.5 mL/s,延迟扫描的时间分别为20 s、10 s、60 s。在门静脉期、胰腺实质期对患者进行薄层扫描,扫描的层厚为5 mm。每次扫描均在患者一次屏气中完成。扫描结束后,由两名高年资的影像医师进行阅片,分析进行CT平扫及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的图像。2周后,再次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准确定位其胰周坏死的组织,并记录CTSI评分。若两名影像医师给出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需进行会诊,分析诊断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
1)观察对胰腺坏死患者和胰腺未坏死患者进行胰腺实质期CT增强扫描(单期CT增强扫描)、胰腺实质期联合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2)以CTSI的评分>2分作为诊断胰腺坏死的标准,分析应用单期及双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ANP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敏感度=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胰腺未坏死患者相比,胰腺坏死患者进行单期、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均更高,P<0.05。胰腺坏死患者进行单期、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相比,P>0.05。与胰腺未坏死患者进行单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相比,其进行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胰腺坏死患者和胰腺未坏死患者进行单、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胰腺坏死患者和胰腺未坏死患者进行单、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单期CT增强扫描双期CT增强扫描t值 P值胰腺坏死(n=35) 5.07±0.06 5.08±0.04 0.828 0.410胰腺未坏死(n=36)3.01±0.45 1.01±0.01 26.665 0.000 t值 26.846 591.883 P值 0.000 0.000
用单、双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ANP的结果见表2。以CTSI评分>2分作为诊断胰腺坏死的金标准,经计算,用单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胰腺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14%(34/35)、94.44%(34/36)、95.77%(68/71),用双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胰腺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7.14%(27/35)、72.22%(26/36)、74.65%(53/71)。与用单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胰腺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相比,用双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胰腺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更高,P<0.05。
AP是指患者胰腺内的胰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被激活,使其胰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引发AP的病因较为复杂。研究发现,患者患有胆石症、胆道感染等胆道疾病是引发AP的主要原因。AP患者多为男性,多存在胰腺炎家族史、吸烟史、酗酒史。ANP是较为严重的一种AP,此病的发生是导致A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诊断ANP[3-5]。
CT检查是临床上诊断AP患者的胰腺是否坏死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在AP患者发病的2周内对其进行CT增强扫描,可准确地诊断其胰腺是否发生坏死。如果AP患者的胰腺发生坏死,对其进行CT增强扫描时可发现其胰腺实质多不存在强化区域,其胰腺实质的坏死区域以斑片状不均质强化为主要表现。在AP患者发病的1周后,其发生坏死的胰腺可出现液化,在CT增强图像中有均质强化的表现。此时对AP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可判定其胰腺坏死的范围。
目前,临床上对AP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的具体方案存在分歧。有学者认为,对AP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需要对其实施门静脉期、胰腺实质期的扫描[6-7]。另有学者认为,对AP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可评估其胰腺是否发生坏死。为了减少辐射剂量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建议不对其进行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仅根据CT平扫图像、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的CT图像足以评估其是否发生胰腺坏死及发生胰腺坏死的范围。在通常情况下,在胰腺实质期与门静脉期,正常胰腺实质强化的CT值为100~150 HU。若胰腺实质强化CT值超出这一范围,可确定患者的胰腺发生坏死。进行胰腺实质期CT增强扫描的结果易受胰腺低灌注、水肿与缺血的影响而出现胰腺实质期强化减弱的表现。若不实施进一步检查,可导致患者的病情被误诊。因此,不能仅依靠对AP患者进行胰腺实质期CT增强扫描的结果判断其胰腺是否发生坏死[8-10]。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71例AP患者进行胰腺实质期联合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的结果显示,与胰腺未坏死患者进行单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相比,其进行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更低,P<0.05。这说明,仅依靠进行单期CT增强扫描的结果评估AP患者的胰腺是否发生坏死的效果较差。CTSI评分是诊断AP患者的病情与评估其预后的有效手段。当CTSI的评分>2分时,表明AP患者发生胰腺坏死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CTSI的评分<2分时,表明AP患者发生胰腺坏死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将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CT增强联合扫描技术应用于ANP早期筛查中的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