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鸽,杨惠敏,梁艳,李春香,马丽丽,赵杰刚
(1.河南科技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研科,河南 洛阳 471000)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2月19日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1],提出要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但部分地区已出现医务人员感染问题,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476家医院报告了2 055起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实验室确诊病例[2]。相关报道提出,尽管护士与医生防护措施一样,但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更长,增加了感染的概率[3],因此护理人员在与COVID-19患者接触时,需配合使用各种防护装备进行全面防护,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自己的同时避免交叉感染。防护装备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为避免或减少职业伤害而使用的各种装备和器材[4],在隔离防护、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减少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5]。本文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对COVID-19疫情下护理人员防护装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对医务工作者加强自身防护、减少因防护装备问题导致的感染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发人员对现有防护装备改良以及新型防护装备研发提供方向。
1.1 调查对象于2020年2月26日—29日选取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方舱医院以及河南省洛阳市1家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的1 34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纳入标准:研究期间参与定点医院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排除标准:研究期间参与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
1.2 调查工具根据研究目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和防护装备方面存在的问题。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防护装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题目类型主要为单选和开放性问答。调查问卷的内容如下。(1)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称、职务、任职年限、最高学历。(2)个人防护相关问题:是否接受相关感染及个人防护相关培训、防护装备方面的具体问题。(3)关于防护装备的感受和建议。
1.3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针对COVID-19疫情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平台,问卷中向所有调查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保证所收集数据仅用于研究,为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将所有题目设为必答题。调查对象可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设备填写问卷,为避免重复填写,后台设置同一账号、同一设备、同一IP地址仅能填写1次。
1.4 资料整理分析将问卷星收集的数据导出,双人逐项核对,筛选出防护装备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对象。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汇总整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
2.1 问卷回收情况共收回问卷1 341份,其中防护装备方面存在问题的问卷共324份,剔除选择防护装备方面存在问题但未解释说明具体问题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98份,防护装备方面存在问题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98%。
2.2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298名调查对象,年龄22~52岁,平均(32.47±6.74)岁;职称以护师和主管护师为主;职务多为临床护士;任职年限以5~15 a为主;最高学历以本科为主。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
2.3 调查对象个人防护相关情况298名防护装备存在问题的调查对象中,97.7%的人员接受过相关感染及个人防护相关培训和考核。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防护装备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n,%)
2.4 个人防护装备感受及建议共233名调查对象对防护装备提出了真实感受和建议。见表3。
表3 个人防护装备感受及建议(n,%)
本研究调查对象个人防护相关情况与Kang等[6]通过防护装备培训课程观察发现的实际障碍:防护装备尺寸不合适、存在空隙、使用多个防护装备复杂性方面具有一致性。综合调查问卷中护理人员防护装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个人感受,经文献查阅和调查人员意见反馈,针对护目镜起雾、防护装备尺寸不合适、重叠部分不严密、不适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标准穿脱流程复杂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具体如下。
护目镜起雾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减少视野范围,增加操作难度[7]。建议:在口罩上缘和下眼睑皮肤上横向粘一贴留置针贴膜[8],使口罩上缘的塑型条与面部皮肤紧密贴合,一方面呼出的气体不会通过缝隙附在护目镜上造成视线模糊,另一方面也能阻止外界空气从缝隙中进入;用洗洁精擦拭镜片[9],洗洁精遇水蒸气会在镜片内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使护目镜不易起雾;使用除雾剂;采用八字形粘贴医用输液贴[10],使口罩侧面与上缘更贴合皮肤,相比高成本的留置针贴膜、洗洁精引起的眼部不适感、除雾剂的不易获得,该方法效果较好,临床可操作性强,值得借鉴;带通风的护目镜可能有助于减少雾气[11]。
目前针对尺寸问题的解决方案缺乏相关证据,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护装备的改良和研发必不可少,同时要加强防护用品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根据标准开发新产品,满足临床疫情防控需要。建议:借鉴飞行服设计,在服装型号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在服装关键部位安装调节装置绳带,由个人进行调节,满足个体差异;在鼻梁部采用可调节的、双层反向锯齿形密封结构[12],提高口罩的密合度;护目镜可以使用防护面屏或防护面罩代替,两者都具有隔离防护的作用,同时自制防护面屏制作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可在防护物资短缺无防护面具的紧急情况下替代防护面具使用[13]。
防护用品之间贴合不严密,会影响防护效果。针对护目镜与N95口罩之间的空隙,建议使用防护面屏或防护面罩进行隔离防护;针对手套鞋套与防护服之间的空隙,建议采用拇指钩避免防护服与手套分离,同时禁止使用胶带密封手套与防护服之间的空隙,因为除去胶带的过程中可能造成更大的污染[4]。最理想的手套设计是,最外层手套口在手腕和前臂中部之间,保护手腕部位不受污染[12]。
不适感主要是担心防护服质量问题以及带来的缺氧和闷热感。建议提高对防护装备的认知,积极参加培训,避免防护过度,过度防护可增加医护人员体能消耗,加重其不适感[14];研发环保舒适型个体防护面料与智能技术、智能穿戴技术相结合提升材料的舒适性。
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头面部、鼻部、脸颊、鼻部及耳后,表现为局部皮肤和黏膜发红、压痕、疼痛甚至破损等[15]。建议:选择大小合适的防护用品,调整适宜松紧度,减轻对皮肤的压力;额部、脸颊、鼻部和耳后等部位预防性使用敷贴保护;受压部位适当涂抹赛肤润保湿;最好4 h更换防护用品。
熟悉标准穿脱流程,设置1名防护督导医务人员对防护装备穿脱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杜绝;积极开展防护装备穿脱关键环节以及主要细节的研究,使医护人员在防护装备穿脱过程中更加规范、科学、省力[10]。
防护装备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开展有效救援的基础。除了上述解决策略外,护理人员还建议组织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做全面体检、重视医护人员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医护人员工资待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总结防护装备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方法指导,同时提示今后应重视防护装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保障防护性能的前提下,以需求为出发、应用为导向,形成技术产品,真正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促使医务工作者与研发人员联合,共同进行现有防护装备的改良以及新型防护装备的研发。本调查研究也有不足之处,针对防护装备问题的解决对策未进行临床验证,需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反复调查,以获取更有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