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挑战,反思其现实困境,从丰富话语内涵、拓宽话语传播、凝聚话语共识、优化话语场域四个方面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包括:(一)深化话语内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性;(二)转换话语表达,树立以德育人的话语意识;(三)拓宽话语传播,促进话语转化和新型平台的建设;(四)优化话语环境,把握和增强话语主导权,营造健康微生态。
关键词:网络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建构机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4-0109-04
一、理论视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相关概述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相关概念界定
1.话语权
话语是话语权的基础,话语是语言的呈现方式,是一种复杂化的语言符号系统,因此是一种体现着人们意愿表达的工具,是人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话语”的概念描述是“话语是在语义上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或思想的一句以上的话或者是书面上成段的文句”[1]。话语是在人们的互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是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话语权就是说话的权力,也就是表达的限度和控制舆论的权力,包含了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话语权利是我们每个人表达的能力,是无需他人赋予的自我表达的自由;而话语权力体现为一种话语的力量,人们通过话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来形成自己的某种社会地位。因此,谁掌握话语权的制高点就可以控制和约束他人的话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话语权影响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网络环境下的话语权研究是2003年才开始出现的,指的是在网络平台之下去探讨话语权的问题。侯竹青、范铁中[2]认为“网络话语权是指在网络中影响、控制、支配其他话语的权力”。根据对话语权的理解,网络话语权也包含了网络话语权力和网络话语权利。权力表现为一种力量,是人们通过网络话语表达对他人的话语表达形成影响和威慑的力量,会对舆论形成压力和约束;而权利是公民在不触犯国家法律,不违背道德、公序良俗基础上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表达意愿的权利。总之,网络话语权就是人们借助网络媒体,在法律和道德规范限度内自由发表言论并且通过言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影响舆论走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是针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与特征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进一步延展,也是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号召力和引领力的重要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体现为一种权力,正如福柯所说的“话语最终都会发展成一种权力”,而话语权是一种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表达中的一种权力。话语权力是以权利为基础的,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以人们的网络话语权利为前提的,而话语权力则为了更好地维护人们在网络平台的话语表达。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就是一种基于网络载体的以对他人形成积极的思想引力的话语权利与权力的统一,是一种基于一定限度的利益表达权。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特征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表现为人们在网上言語表达的自由、互融和信息的共通。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不断互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可以是言语的发布者,也可以是话语的接收者,如通过论坛等平台发布评论,对他人产生积极的思想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选择的多样性和表达的直接性。如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每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海量信息,并且能够自主选择对自己关注的信息进行评论、转发等等,进而影响更多的人。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看到及时的第一手信息,人们的话语权也在网络这个载体下更加被尊重。另一方面是传播的交融性和主题的核心性。在网络时代,人们不仅是主动获取和接收信息,并且会对自己关注的信息进行转发和共享,人们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评论形成信息反馈,使主客体的话语权都得到充分体现,网络媒体实现了话语表达形式和内容的革新,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话语表达内容,信息主要以个性化、独立化为特征,进而寻求更多受众对信息的共鸣和认同,因此就会在每个主体间形成公共话语权,形成鲜明的主题。
二、现实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理性反思
(一)网络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新挑战
1.话语主客体相互交汇,内容良莠不齐
信息化是时代新人成长的基本环境,网络在不断更新人们对时代潮流的观念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时代语境。网络与现实是对社会存在的差异性反映,具有内容的一致性。虚拟是现实的延伸,不可分割,虚拟平台之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边缘化以及话语主客体的交互性都在客观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传统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具有清晰的界限,而网络平台中每个话语主体都有平等的表达和沟通,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发布以及沟通。例如,发布评论、转发信息等都有可能对他人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模糊了话语主客体的边界。因此,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延申,客观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威性。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存在一定差别,甚至有完全不相关的涵义表达,这些表达往往在现实中会让人迷惑不解。
2.话语语境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相互渗透
人们借助网络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甚至将网络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在现实中宣扬,形成虚拟与现实的矛盾,这会使得学生对政治的认识过于情绪化,而不能理性客观地看待政治问题,网络的自由性会使得现实的许多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学生更喜欢网络畅所欲言的环境,但同时,学生的现实沟通和话语表达受到阻碍,回归现实语境往往难以转换,也往往难以接受道德说教和道德教化。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实质上造成了技术理性对人的异化,是人们面临的生存困境,虚拟与现实的紧密连接使得虚拟问题和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大学生要走进网络同时还要走出网络,在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和配合中寻找改造社会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3]。尽可能摆脱人的生存异化,理性划清现实与网络的界限,始终以现实为主导,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网络的认识。
3.话语中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互融合
话语的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也就是话语中介,网络在改变着话语语境和话语内容的同时,也在更新着话语中介。网络模糊了话语主客体的界限的同时,客观上削弱了话语主体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同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主导性和话语影响力也会下降。学生习惯于双向的传播模式,会对传统的以理论讲述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产生排斥心理,消解了课堂的核心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世界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它对传统常识中现实与虚拟的区分以及相应地建立在这一区分之上的一系列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的动摇[4],许多人甚至开始效仿这种非主流的表达,无法合理有效地向他人诉诸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甚至以传播负面新闻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人们开始在网络的环境下失去对道德的遵从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法律底线的理性认同和自觉意识。这在客观上提出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话语权的创新与建构需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现实反思
1.教育初心模糊与话语转向危机
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场域和话语空间,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契机的同时,从教育的本质审视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技术理性造成了人与人在一定程度上的异化,这种生存与交往的困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变得模糊。教育本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和培养学生三观的主渠道,而技术理性使得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载体过分重视,过度依赖微媒体等技术,反而模糊了教育的真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不得不使用更多的网络语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面临着网络语言的冲击,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威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范式。因此,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了“单向度的人”。科学所依存的科学理性背后是主客二分的逻辑体系,这就导致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只专注于研究对象,背离了人的本源性思考。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人的科学理性得到更多关注,道德理性转而被逐渐遮蔽[5]。从伦理视角的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收到技术的制约,教育的真谛和初心也容易被网络的手段所掩盖。
2.话语的伦理向度欠缺和话语表达失范
学者对于话语本身的探讨一般基于认识论维度,西方哲学家勒维纳斯就从伦理的视角对语言的意义进行了应答,那就是要充分体现话语的伦理价值。话语体现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侧重责任意识,侧重于言语的应答和反馈,形成双向主体间的交互,使师生之间在同一场域得到同时的话语反馈,在交往实践中话语使双方产生关联。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边界模糊不清,彼此之间的交往是单向度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成为了间接性。网络话语反而使得话语本身的伦理向度不足,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话语表达并非为了与他人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回应,话语反而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和消遣行为的表现。而网络文化的不断更新有可能造成很多大学生在现实中的话语表达失范,而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回应学生的现实需要和习惯,尽可能更多地转换原有的话语风格。从短时间看,这样的方式确实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但实质上是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消解。
三、建构机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一)深化话语内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体现为思想引领权、价值塑造权和话语表达权的统一。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话语表达机会,但每个人的话语对他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不同的,即话语背后表现的話语效能和话语权威存在差异。要在网络语境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站得住、立的稳,话语背后必然承载着话语内容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话语只是思想和“道”呈现方式,因此作为科学性和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意识形态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的根本,这也是对“培养什么人”的回应,筑强信仰之基,才能挺直精神的脊梁[6]。网络主体的多元性和话语内容的复杂性使得网络思政的话语内容泛化,价值导向的主题模糊不清,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威随时面临着被解构的困境。因此,深化网络思政的话语内涵就是要筑牢马克思主义的“根”与“魂”,讲好讲清主流语言、官方语言,坚守主流文化,及时使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意识形态的网络语言,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范式回应问题,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语境下既能因时而变又能坚守底色。
(二)转换话语表达,树立以德育人的话语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阐释清楚,走到哪里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看。”[7]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内容与话语表述形式是把握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要努力促使话语形式从官方化向生活化、本土化转换;从抽象化向生动化、大众化转换;要能有效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使话语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能以生动的故事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增加学生的话语认同感和网络思政的向心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语境下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主导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对话、合作共赢的交互关系。教育者要以更加平等的态度和话语表达方式,尊重学生话语权的同时做好积极引导,始终要有教育的情怀,以服务者的角色,合作、民主的方式,利用好网络平台,建构良性的网络思政体系。教育者要充分了解舆论的优势和不足,以体验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定期的沟通和反馈,把握舆论热点,引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倾向,在增强话语亲和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话语表达的大众性。
(三)拓宽话语传播,促进话语转化和新型平台的建设
话语影响力直接源于话语本身的传播,而话语传播的信度和效度与传播载体直接相关。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广播、电视等平台对公民思想施加影响;而在社会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舆论力量以其打破时空界限的信息传播优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外延不断延申。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以及政府的宣传部门要把握舆论的高地,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教育者本身也要充分体察网民的信息接收和信息表达新特点,促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化和大众化;在坚持网络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和微媒体等平台,丰富话语感染力和吸引力,既要坚守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还要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新契机,开拓新平台,利用好新兴媒体的快捷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共同发挥合力,画好同心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信道的优化要求微平台要彰显主题、内容特色、互动及时并且能分类管理,实现内容上的精准和途径的创新,能有针性对地回答学生的相关问题,打造精准服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四)优化话语环境,把握和增强话语主导权,营造健康微生态
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必须要有良好的网络微生态,营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思想共识,宣扬积极的网络文化。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教师队伍要主动发声,占领舆论的高地,利用已有的微博、微信等交往软件及时传递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信息。同时,教师的自身能力建设也要不断提升,不仅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还要熟悉传播学、语言学等能够促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学科,以及不断提升综合应用互联网的能力;高校要丰满学校的校史、党史,结合学校的特色,在相关网站推出符合大学生气质的网络文化圈,提升学生网络文化的辨别力、抵制力和净化力。同时,话语语境的创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提升话语表达与接受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在虚拟时间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虚拟语境,受教育者要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增加道德自律,防止话语失范,而教育者和有关行政部门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权力约束和打击利用互联网制造负面舆论的行为[8]。
参考文献:
[1]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506.
[2] 侯竹青,范铁中.网络话语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探索,2011(3).
[3] 孟佳琳,谢晓娟.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网络语言的借鉴与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
[4] 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87.
[5] 李珏,袁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話语体系考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
[6] 李丽.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思想[J].党的文献,2015(4).
[8] 汪慧英.创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5).
作者简介:牛韵瑜(199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