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自我管理的运用及价值评估分析

2021-08-17 05:33滕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5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用药

滕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脾胃病科,辽宁 营口 110032)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遗传、环境、肠道持续感染等有关,患者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本病多从青壮年起病,病程长、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明显影响。药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但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使得患者可因各种原因影响治疗依从性[1]。而中药灌肠操作较为复杂,无法自行操作,限制了广泛推广及应用。因此,如何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用药依从性,是临床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自我管理是一种健康行为管理,通过增强对自身疾病症状及体征的监控,保持或增进健康行为,并持之以恒,达到减少疾病对健康、情感、人际关系等影响[2]。实施自我管理护理,一方面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问题,增强其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健康行为习惯的保持,改善身心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自我管理的运用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3~64岁,平均(41.6±10.3)岁,病程1~9年,平均(4.2±1.5)年。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2~66岁,平均(41.9±10.5)岁,病程1~10年,平均(4.6±1.7)年;所有患者均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伴有腹痛、腹泻、黏液便等典型症状,年龄在20~70岁,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肠道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或意识障碍等;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常规进行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教育,告知患者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嘱咐患者保持平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等,定期发放宣传册、开展健康讲座等。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护理:①建立自我管理护理团队。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责任护士及主管护师担任组员,由护士长对组员进行专业培训,介绍自我管理模式,确保所有组员均掌握自我管理模式相关内容,考核合格后上岗[4]。②个体化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及生活质量。入院48 h内由小组成员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病情、既往史、生活习惯及嗜好等资料,评估患者症状及体征严重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对疾病知识需求、接受能力等,建立健康管理档案。③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详细介绍病因、病情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并通过床边查房、微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每周开办讲堂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加深疾病相关知识,给予用药指导、生活习惯指导、复发征兆的识别与处理、肛周皮肤护理等,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增强对生活及行为的管理能力。④制定自我管理目标。与患者一同制定自我管理目标,联合家庭成员的支持,形成医护人员-患者-家庭为一体的团队管理,监督和指导患者养成主动管理意识,强化自我管理效能。⑤心理管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心理指导,引导患者与医护人员多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指导患者听音乐、读书看报等,移情他物,改善心理心态,逐渐学会自我调节心态,放松身心,必要时邀请心理咨询师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⑥出院前强化指导。强化指导服用药物方法,对于需要行中药灌肠者,个体化指导灌肠方法,发放光盘,给予患者现场演示,直至患者学会并考核合格。告知患者若出现腹痛、腹泻加重等症状,应及时门诊复查。⑦出院后持续管理。每2周电话随访1次,每月上门随访1次,并不定期推送微信群信息,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对于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自我管理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指正,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提醒。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坚持规律用药、坚持合理饮食、坚持锻炼、掌控疾患活动度;对比两组护理后IBDSES、IBDQ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及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率比较。观察组坚持规律用药、坚持合理饮食、坚持锻炼、掌控疾患活动度等自我管理行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率比较[n(%)]

2.2 两组护理后IBD-SES评分比较。观察护理后压力及情绪管理、症状表现和疾病管理、药品治疗管理、缓解维持以及IBD-SES总分均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IBD-SE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后IBD-SE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压力及情绪管理 症状表现和疾病管理 药品治疗管理 缓解维持 IBD-SES总分观察组 56 79.75±11.26 61.27±9.38 74.53±7.11 46.74±7.18 262.29±34.58对照组 56 69.37±10.94 56.72±10.09 70.29±7.65 42.05±9.32 238.43±36.64 t-5.043 4.517 4.414 4.423 5.615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护理后IBDQ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功用、情感功用以及IBDQ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IBDQ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后IBDQ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全身症状 肠道症状 社会功用 情感功用 IBDQ总分观察组 56 20.82±3.19 48.36±6.12 26.87±3.54 56.69±4.98 152.74±13.24对照组 56 18.78±2.03 45.14±6.93 24.05±4.07 51.76±5.02 139.73±11.96 t-3.708 4.004 3.692 4.303 5.226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服药依从性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因此,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病情至关重要。自我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增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提高对疾病的管理和控制。自我管理护理的目的在于推动患者行为变化,提高对自身病情的控制效果。其内容包括自我病情监控、健康知识、规律用药、情绪管理、调整饮食等,使患者持续更新健康知识认知,增加健康知识获取渠道,从而引导患者保持正面的认知,提高对自身行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减少错误引导[5]。在自我管理护理中,应重视护理的全面性和持续性,在院内不断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待患者出院后给予持续的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追踪并督促患者保持良好自我管理,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自我管理的运用效果确切,有效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用药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