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2021-08-17 05:33黄庆荣蒙韬潘科张人弘莫权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5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镜胃炎

黄庆荣,蒙韬,潘科,张人弘,莫权凯

(黔南州人民医院 消化科,贵州 都匀 558000)

0 引言

萎缩性胃炎即“慢性萎缩性胃炎”,其指的是胃黏膜上皮、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导致胃黏膜变薄,伴随幽门腺化生的情况的消化系统疾病[1]。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嗳气、食欲不振、贫血等,发病原因多为:感染幽门螺杆菌、饮食习惯不正确、遗传因素等[2]。临床上大多采用胃镜、病理诊断方式确定患者是否患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安全性高、检查结果准确率高等优势。本文选择6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胃镜诊断、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差别,为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接受内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患者临床资料。参与研究的98例患者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26~75岁。患者肠胃不适时间在2~37 d。患者均存在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患者为萎缩性胃炎患者。②患者未合并心、肝、肾等功能性疾病。③患者不存在先天性胃部不足。④)患者精神状态正常。⑤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⑥无药物过敏史。⑦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胃镜检查方式:胃镜检查过程中利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Q-260J型电子胃镜、OLYMPUS公司生产的GIF-H290型电子肠镜。胃镜检查之前,叮嘱患者检查前8小时禁止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检查过程中,通过食道将胃镜慢慢置入,对患者胃壁、胃脘、胃窦、胃黏膜等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拍摄检查片。由两位临床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详细记录胃镜检查结果。胃镜检查发现患者未萎缩性胃炎患者时,需选择病变组织位置提取1~3块样本组织送到病理科进行病例检查。

1.2.2 病理检查方式:利用浓度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对采集的样本组织进行固定,利用石蜡包埋切片之后开展HE染色处理。由两位病理医师(工作经验丰富)对其进行病理诊断,详细观察、分析样本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等。依据我国2019版“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对病例组织进行诊断分析。

1.3 观察标准。①分析胃镜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胃镜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以确定胃镜诊断结果准确率。②研究胃镜诊断表现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研究,计数资料利用(%)表示,组间对比通过χ2进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方面意义。

2 结果

2.1 胃镜诊断、病理诊断结果。经病理检查,75例患者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其中24例患者并发异型增生,34例患者并发肠上皮化生。经胃镜检查,69例(94.6%)患者确诊为萎缩性胃炎。

2.2 胃镜诊断表现、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经胃镜检查发现,46例患者存在胃黏膜变薄、白相情况,15例患者存在胃黏膜粗糙情况,37例患者存在白相、胃黏膜变薄、黏膜粗糙情况。经病理诊断,胃镜诊断结果准确率分别达到73.9%、86.7%、94.6%。胃镜诊断存在白相、胃黏膜变薄、黏膜粗糙情况患者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诊断其他两类患者的准确率相比差别比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胃镜诊断表现、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分析[n,(%)]

2.3 胃镜诊断表现、病理诊断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差异。由表2可发现,胃镜诊断表现、病理诊断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结果差别并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胃镜诊断表现、病理诊断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差异[n(%)]

3 讨论

引发萎缩性胃炎的因素比较多,临床认为主要因素是饮食习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遗传因素、胃病等。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难度较高,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腹胀、恶心反胃、食欲消退、胃脘隐痛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并发异型增生、肠化情况,进而引发胃癌,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诊断中,将病理学检查作为萎缩性胃炎诊断的金标准,进攻观察、分析病灶组织的细胞学特点及结构特点,了解患者病理情况。影像学、生化诊断方式可帮助医务工作者了解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灶位置、病灶大小、异常指标等,不能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在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器械不断优化的同时,胃镜诊断中图片清晰度增高,因而其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3]。与病理诊断方式相比,胃镜诊断方式准确度仍不够高。影响胃镜诊断结果准确率的主要原因为:萎缩性胃炎具有多病灶、局灶性等特征;胃镜检查中,检查医生观察情况将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医生专业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影响检查结果;不同患者胃镜检查表现存在差异;环境温度、胃部压力、患者年龄、胃内充其量等会影响检查结果准确度;病变组织大小、病变组织位置会影响检查结果等。胃镜诊断中,萎缩性胃炎主要存在以下特点: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白相、胃黏膜变薄、黏膜粗糙。

魏颖[4]在其研究中对参与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查,以分析胃镜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研究发现,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29.17%、25.00%、21.67%、20.00%;病理组织检查分别达到30.00%、26.67%、22.50%、20.83%。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杜迎亭[5]在其研究中对参与研究的20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查,以分析胃镜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胃镜检查表现。研究发现,胃镜检查确诊200例患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确诊150例患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萎缩性胃炎,90例患者合并肠上化生,15例患者存在伴异性增生胃镜诊断结果准确率为75.0%。

本次研究发现,经病理检查,75例患者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其中24例患者并发异型增生,34例患者并发肠上皮化生。经胃镜检查,69例(94.6%)患者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经胃镜检查发现,46例患者存在胃黏膜变薄、白相情况,15例患者存在胃黏膜粗糙情况,37例患者存在白相、胃黏膜变薄、黏膜粗糙情况。经病理诊断,胃镜诊断结果准确率分别达到73.9%、86.7%、94.6%。胃镜诊断存在白相、胃黏膜变薄、黏膜粗糙情况患者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诊断其他两类患者的准确率相比差别比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诊断表现、病理诊断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结果差别并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胃镜检查方式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检查,对存在白相、胃黏膜变薄、黏膜粗糙情况患者的检查准确率更高。医生联合应用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两种方式,能提高检查结果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镜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