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费景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常见的代谢性肝损伤疾病类型,与遗传易感、胰岛素抵抗等具有密切关联,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肝细胞癌以及肝硬化等[1]。伴随人们饮食结构不断改变,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进展。临床多通过易善复等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但疗效相对不佳,且无法有效改善患者全身困重、脘腹胀闷等临床症状。刮痧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等优势特点,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2]。本研究选取82例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为其开展虎符铜砭刮痧干预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82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入选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41例纳入比对组,另41例纳入分析组。比对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37~61岁,平均(42.56±2.24)岁。分析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42.71±2.58)岁。入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呈现P>0.05,提示可比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以及中医相关诊断标准[3];谷丙转氨酶≤3ULN;无饮酒史患者;患者了解本研究全过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史或意识障碍患者;长期应用利尿剂、甲状腺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引起血脂异常患者;肝癌、肝衰竭、药物性肝炎、妊娠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严重造血系统、肾、脑、心等肝脏疾病患者。
1.2 方法。将基础治疗作为比对组患者治疗措施:将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生产厂商: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药品批号:国药准字H20059010;用药频次:456 mg/次,3次/d)予以患者口服治疗。分析组患者在比对组基础上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患者取坐位,选取患者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以及头部,配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经典要穴。刮痧前使用润滑油皮肤,虎符铜砭倾斜皮肤45°角,单一方向刮拭。使用虎符铜砭于后发际线起,沿督脉巡行路线向下刮拭至腰俞穴,沿颈肩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向下,刮拭至膀胱俞,沿足太阳膀胱经由上向下刮拭至胞肓,重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四穴,又称为“开四穴”,整体刮拭顺序为由左向右,由上到下。后由两胁肋部,沿肋骨向身体正面刮拭,刮拭范围覆盖肝区、脾区。后刮拭患者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膝关节以下部位,至足尖及足根部,称“四井排毒”。足太阴脾经以补法运板,由上向下缓慢、轻力刮拭,重点刮拭患者阴陵泉、地机穴、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足阙阴肝经以泻法运板,由上至下快速、重力刮拭,重点刮拭患者行间穴、太冲穴、曲泉穴;于足少阴肾经以补法运板由下至上缓慢、轻力刮拭,重点刮拭患者太溪穴、大钟穴、涌泉穴。各部位2~3 cm,刮拭20~30次,除头部外,刮至局部出现紫色瘀点、紫红色瘀点为宜,对于不出痧或不易出痧者避免强求刮痧。首次刮痧患者治疗时间不宜过长,正常刮痧患者治疗时间为45 min。对于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立即停止操作,予以患者糖水,充分休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操作。完成操作后休息30 min。刮痧频率为2次/周,治疗一周后停3~4 d,退痧后继续接受治疗,持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2组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症候积分。①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山东博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厂家,BK-600)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包括ALB(血清白蛋白)、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②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右肋疼痛、全身困重、干呕、脘腹胀闷、痰多口粘等症候积分,各项分值范围为0~6分,0分表示无症状,2分表示轻微症状,4分表示中等症状,6分表示严重症状。③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为ALT指标降低幅度≥60%,原有症状改善2级;有效为ALT指标降低幅度≥30%,原有症状改善1级;无效为ALT指标无明显改善,原有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检验。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3.0对比检验本次调研内相关价值调查数据,以()表示肝功能指标、症候积分,使用t检验数据,疗效行χ2检验,以[n(%)]表示,分析处理后结果呈现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形成。
2.1 组间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比对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分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n(%)]
2.2 组间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干预后ALT、AST均明显低于比对组,ALB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表2 组间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组别 例数 ALB(g/L) ALT(U/L) AST(U/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分析组 41 30.23±3.48 38.94±4.36 78.05±5.02 56.29±8.35 90.47±6.75 65.16±9.37比对组 41 30.32±3.55 33.64±3.82 77.92±6.01 65.25±9.27 90.58±4.09 70.22±10.59 t-0.1159 5.8544 0.1062 4.5985 0.0892 2.2913 P-0.9080 0.0001 0.9156 0.0001 0.9291 0.0246
2.3 组间患者症候积分分析。分析组各项症候积分均低于比对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组间患者症候积分分析(,分)
表3 组间患者症候积分分析(,分)
组别 例数 干呕 痰多口粘 全身困重 脘腹胀闷 右肋疼痛分析组 41 1.48±0.29 1.57±0.18 1.57±0.18 1.67±0.25 1.67±0.25比对组 41 1.92±0.34 1.84±0.22 1.84±0.22 2.03±0.31 2.03±0.31 t-6.3045 6.0820 6.0820 5.7881 5.7881 P-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伴随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断改变,患病率不断升高[5]。西医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特效药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或肝功能的综合疗效不尽人意,而中医治疗该病能够发挥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观念,疗效肯定、起效快。中医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症状可将其归为“积聚”“痞满”“肋痛”等范畴,多因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厚味,或气滞、食积、病久体虚等所致。病位在肝,与胃、脾、胆、肝等脏腑密切相关,临床常见气郁湿阻证[6]。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2组患者干预前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分析组患者干预后ALT、AST均明显低于比对组,ALB高于比对组,分析组各项症候积分均低于比对组,比对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分析组,两组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开展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疗效。分析原因可知,祖国医学认为,热则散、寒则聚,刮痧过程中虎符铜砭与皮肤摩擦,局部刮拭部位温度增长,虎符铜砭由黄铜制成,与机体产生强烈共振频率后,能够发挥引痧作用[7]。且铜具有散热慢、导热快等特点,能够起到通络化瘀的作用功效。刮拭风池穴、百会穴能够刺激全身经络,缓解肝阳上亢症状,泻法刮拭足阙阴肝经可平肝潜阳、疏肝理气,补法刮拭足少阴肾经能够达到引火归元、滋阴潜阳之效。通过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能够刺激穴位,泻实补虚,平衡肝肾阴阳,激发机体调节机制,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达到标本同治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虎符铜砭刮痧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指标,提高综合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