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2021-08-17 11:11:00许向东马发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双歧三联

许向东,马发旺

(1.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药械科;2.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甘肃 陇西 748100)

急性胰腺炎属于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生长抑素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控制病情发展,但该药单用对部分病情严重患者疗效不明显[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不仅可增强患者肠道免疫功能,还能有效调节机体肠道菌群平衡[2]。但目前关于微生态制剂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D- 乳酸、内毒素、白介素 -6(IL-6)水平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23例;年龄27~69岁,平均(46.81±6.23)岁;病程3~17 h,平均(9.45±2.19) h;体质量指数(BMI)19~23 kg/m2,平均(20.60±0.48) kg/m2。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6、24例;年龄26~68岁,平均(46.77±6.20)岁;病程 3~15 h,平均(9.41±2.15) h;BMI 19~22 kg/m2,平均(20.55±0.45)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急性上腹痛或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者;无认知和语言障碍者;精神、意识清晰者等。排除标准:伴有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严重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重要器官损伤者;对微生态制剂、生长抑素无过敏反应者等。本研究已经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生长抑素(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150,规格:3 mg)治疗,首次静脉推注0.1 mg,而后以0.25 mg/h匀速泵入,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3065,规格:0.21 g/粒)治疗,0.84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不间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 临床疗效。参照《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3]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腹胀、腹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腹胀、腹痛等症状基本改善,血尿淀粉酶有所恢复,但未至正常范围;无效:腹胀、腹痛、血尿淀粉酶等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排气功能恢复、腹胀消失及腹痛消失时间。③ 肠黏膜屏障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转速设置为3 5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D- 乳酸、内毒素、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排气功能恢复、腹胀消失、腹痛消失时间及血清D- 乳酸、内毒素、IL-6水平)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总有效率)用[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排气功能恢复、腹胀消失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s, d)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s, d)

组别 例数 排气功能恢复时间 腹胀消失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对照组 50 3.55±0.72 4.12±0.77 3.33±0.42观察组 50 2.43±0.44 3.58±0.55 2.12±0.20 t值 9.386 4.035 18.393 P值 <0.05 <0.05 <0.05

2.3 肠黏膜屏障功能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D- 乳酸、内毒素、IL-6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IL-6:白介素 -6。

组别 例数 D- 乳酸(mg/L) 内毒素(ng/L) IL-6(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12.01±1.42 8.65±0.69* 2.04±0.43 1.31±0.12* 45.73±8.45 21.11±6.40*观察组 50 11.56±1.38 4.76±0.48* 2.06±0.45 0.55±0.11* 45.67±8.41 13.38±5.35*t值 1.607 32.725 0.227 33.012 0.036 6.55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临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症状,但其单独使用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理想[4-5]。因此,进一步探讨联合方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尤为关键。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作为微生态制剂,其口服进入患者机体后,能够对糖类发酵形成促进作用,同时激发吞噬细胞活性,有效促进生物酶与各种维生素的合成,从而促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肠道功能,疗效明确[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排气功能恢复、腹胀消失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联合生长抑素可明显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进而有助于提高疗效,与邱兆磊等[7]研究结果相符。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其中D- 乳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黏膜通透性,但高水平的D- 乳酸可加重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病情恶化;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其水平升高可加重肠黏膜受损,加重病情;IL-6可反映肠道炎性病变程度,其高表达可加重肠道炎症,从而严重损害肠黏膜功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进入机体后可迅速到达肠道,并在肠黏膜表面形成菌膜,从而可有效抑制致病菌的侵入、繁殖,发挥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D- 乳酸、内毒素、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联合生长抑素可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进而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双歧三联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奋斗(2021年19期)2021-12-07 09:07: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56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23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6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4
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分泌条件研究
食品科学(2013年23期)2013-03-11 18: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