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媒体技术,促进素养提升

2021-08-13 15:59徐素梅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考小学语文

徐素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促学引思,发掘学生的學习潜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转变传统思想、联合日常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差异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思考

一、转变传统思想,合理使用媒体

首先,教师要树立人本理论,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享知识,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共同体;其次,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促进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合作,增进学生的理解与想象;最后,教师要置学生于首要位置,合理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活语言,引领学生进行生动地表达。同时,教师忌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课件,让它牵着师生的“鼻子”。

如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时,笔者呈现了蔚蓝的天空、多彩的云朵、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后,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的世界。有的学生说世界是多彩的,有的学生说世界是神奇的,也有的学生说世界是迷人的……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它有哪些美丽之处能吸引你。”然后,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直观、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然而,教师如果使用多媒体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教师要将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在呈现内容时把握重点,避免学生被视频和图片吸引了注意力,而忽略了文本内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传递知识时,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专注于分析重点内容。在播放课件时,教师不宜过快,应避免学生应接不暇,也不宜太慢,令学生失去兴趣。

二、联合日常教学方式,发挥媒体效能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各有千秋,教师要将两者融合起来,发挥多媒体助学的作用,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师既要使用媒体吸引学生,又要运用普通教学方式调控课堂。具体来说,多媒体集文本、图片、视频等于一体,能变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但是文本内在的思想,多媒体往往难以说清楚,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思考、感悟和交流,才能把握文本内涵。

如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时,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视频片断,并让学生谈谈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大胆讨论交流;其次,笔者引领学生精读文本,摘抄经典词句,借助细节理解文本情感、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本情感;最后,笔者会精心设计板书,为学生呈现清晰、明确的板书,让学生把握文本脉络,提升学习效率。多媒体虽然能呈现信息,但板书既有示范作用,又能配合语言的概括、文本的解释,使得课堂富有生机。

三、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互动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多媒体使用频繁,但师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教师是多媒体的主要操作者,如果以多媒体的演示挤占了师生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差异,才能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

如在识字教学中,首先,笔者让学生为“瞄”字组词,学生分别组出了“瞄球”“势瞄”“瞄准”等词语,也有位学生组出了“瞄述”,笔者适时告诉学生描述的“描”与这个“瞄”不同。其次,笔者以课件呈现这两个字,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它们之间的差异,并适时提问学生:“这两个字的不同偏旁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再次,笔者分别出示眼睛、手的图片,并把它们演变为偏旁,再让学生说说“瞄准”“描写”该用哪个。在上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准备,考虑学生的理解差异,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形象直观的体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多媒体使用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激趣、促学、引思,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安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好处[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3).

[2]杜粉莲.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8).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坎南小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思考小学语文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