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1-08-13 15:59张菁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张菁

摘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共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教师要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使改革实现完美“落地”,更好地帮助高中生打好知识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的本質属性,所以教师要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探究思维融合在一起,偏重综合性与应用性,以此实现高中生知识能力的转化。本文分析了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给予同仁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优化策略

在教育发展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导向,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指向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培养高中生的学科素养,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向。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根据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以适应高中化学不断发展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基础素质,给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帮助学生形成规范化、完整化的化学知识体系。

一、设计探究实验,强化知识印象

高中化学是理科的主要学科之一,其知识理论建立在不断实践探究的基础上,由无数的经验验证与缜密的推导交织而成,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实验,借助有趣的实验现象或者绚丽的试剂反应,加深学生对特定化学反应的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氨 硝酸 硫酸》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这些性质的印象,教师可以分别展开探究实验,从暴露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增重,到“黑面包”的炭化实验,用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加深学生的认知。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氨气的具体性质,教师可以开展“喷泉实验”来讲解氨气的水溶性,还可以从浓氨水检测氯气泄漏的特征反应,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促使学生在理解实验的基础上懂得化学的重要性。

二、创设提问情境,形成引导暗示

化学学习是学生不断汲取知识解答自身困惑的过程,学生若缺乏外力的引导,很容易失去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提问情境,在问题的帮助下,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引,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与积累经验,并在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逻辑思维,促使他们能够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推导与假设,为学生后续的举一反三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时,教师通过“物质的量是什么”“物质的量是否指微粒的数量”等问题进行引导,在一系列的发问与解题中,学生能够明确“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考查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互动。

三、善用信息技术,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涉及了微观世界的各种知识与概念,但学生很难从书本上系统性地了解物质原子、分子的运动状态,也无法直观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与能量变化,甚至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微观结构模型。因此,教师要善用信息技术进行3D建模,在初步涉及结构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化学键、分子、空间结构与反应历程等方面的多方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并助力学生建立起完善的化学认识体系。

如在教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时,教师可以在信息建模中,模拟出铁触媒的表面与空间结构,将氮气与氢气放入反应体系,使学生能够从微观层面理解催化剂或者触媒参与化学反应的过程。当学生看到了这一催化剂在吸附气体分子的过程中,加快了氮气和氢气分子的接触效率,以及对实质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的催化,便能理解它为什么能够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科研人才的历史使命,抓住机会发展学生的基础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并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进行知识技能的系统性训练,打造更优质的高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汉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22).

[2]马俊.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15).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