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旭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普及,教学发展有了新的局面和成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渗透信息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提升物理教学效率。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信息化教学 策略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1.丰富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物理探究的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为物理教学带来全新的面貌,让初中物理教学摆脱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信息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既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学生能够学习前沿的科技知识,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2.录制物理实验和微课视频,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教师操作和演示物理实验往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保证每个实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操作成功,而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将那些难度较大且不易操作的实验录制成物理实验视频,给学生播放,在节约教学时间的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物理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新产物,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1.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性作用
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灵活运用、熟练操作和演示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并能够处理意外情况,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其次,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把握运用的“度”,需要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技术仅仅是物理教学的辅助性工具,绝非物理教学的核心,教师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依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内容时,物理教师一定要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与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信息化教学为辅,不断完善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形成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
2.以教师为指导,加强师生互动
物理知识被公认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想象能力,很多看不见的空间中的物理变化往往是制约学生物理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一些看不见的物理变化过程,以图像的形式灵活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物理变化的过程,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适量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切勿以播放信息化媒体取代物理教学本身。
物理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以教师为指导,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而信息技术恰好是一个帮手,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升物理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教师可以更好地呈现物理知识。但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物理演示实验往往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录制物理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播放,既节约了教学时间,提升了实验演示效率,又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当然,实验操作的过程本来就是探究的过程,学生亲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相互合作、自主探究,所以教师不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取代所有的实验过程,切不可让学生始终当观众。笔者认为,信息化物理实验教学要与传统实验相互配合,方可相得益彰。
三、结语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全新教学方式,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但也不可盲目崇拜,转移课堂教学重心。
参考文献:
[1]朱坤亮.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2]陆孝青.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授课方式的实践研究——以初中物理实验课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耿湾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