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竞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实现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能够适应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重视化学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差异性教学。鉴于此,本文探究了在高中化学实践教学中开展差异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化学实验 差异教学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不少高中化学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文化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导致目前不少高中生缺乏核心素养,学习理解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也停留在表面,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只能纸上谈兵。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弱,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满足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引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核心素养这个理念和目标融入日常的化学教学,在开展教学和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围绕培养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来进行。当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宏观微观的探究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还具备创新意识、科学平衡意识和科学精神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高中化学实验差异教学实施策略
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1.了解学生,合理划分学生差异
想要落实差异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合理划分学生的差异。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对化学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对于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划分到优等生这一个层次;对于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划分到差生这一个层次;大部分学生处于班级的平均水平,教师可以将他们划分到中等生的层次。只有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差异,才能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
2.根据差异,优化实验教学目标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优化实验教学的目标。如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展一些更加深奥、难度更大的实验教学;对于差等生,教师可以利用最基础、最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如Mg的燃烧、Na在水中的变化、电解水的实验等;而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在夯实他们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划分层次和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用成绩的高低来区别对待学生。
3.做好差异化评价,增进情感
想要落实差异教学,高中化学教师还要做好差异化评价,用以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关系,为良好地开展日常教学打下堅实的基础,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差异教学的优势。在面对优等生时,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引导,点到为止;在面对中等生时,教师可以细化评价内容,让中等生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对此做出改善;在面对差等生时,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对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要想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开展高中化学实验差异教学,教师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开展差异化的教学评价。这样一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整体提升班级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柯洪伟.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