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13 01:20郭锋锋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内化讲授环节

郭锋锋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宿州 234000)

高校的教改一直在进行,如何探索出适合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一直是教改的热点和讨论重点。这几年对从西方引入的MOOC和翻转课堂的研究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浪潮,其本质上是对传统讲授方式的不足而做出的补充,而对分课堂的提出是把传统的讲授法和讨论法高效有机地融合起来,注重的是教学流程的改革,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学生学情的[1]。网络教学平台加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更吸引学生,使得学生的参与感更强、兴趣更高,并且使教学效果发生改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符合能力导向要求。

一、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现状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老师仍按照传统授课模式授课,经常一节课下来,老师十分辛苦,学生收获甚微。对于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很多老师采取“多媒体课件讲授+实操+学生自由练习”的模式。然而很多计算机类课程有深度,知识点庞杂,学生不易深入了解,不能透彻掌握,通常是一知半解,致使学生一学期下来,学习犹如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学生被动掌握知识,主动思考少,死记硬背多,操作方面也是理解思考较少,机械跟着老师操作较多。另外,老师学生交流不多,课堂上老师学生之间与学生之间讨论得不够充分,互动少,不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上课气氛。另外,期末考核方式通常是70%加30%,其中,70%是期末考核成绩,30%是平时成绩,这样导致学生考前抱佛脚死记硬背,重过程轻结果,对学生的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体现不出来考核。总而言之,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二、对分课堂的介绍

(一)对分课堂产生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老师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他认为,现在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学生不想学,学生不想学表明学生不主动、不积极,而学生不主动、不积极的原因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参与[2]。对分课堂被称为中国教育的新智慧、课堂改革的新模式。对分课堂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用来老师教授,另一半时间讨论。在讲授和讨论的中间也就是课堂时间之外,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自主消化学习、个性化学习,这个过程也是引入了心理学的内化环节,符合个体认知的心理学原理[3]。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在对分课堂的课堂讲授环节,老师对知识进行框架式讲解,重点讲解重难点,并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精讲留白,这样既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又保证了知识传递的效率,给学生留出了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课外吸收内化环节,老师布置作业和思考题,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翻阅课本,查资料,个性化吸收,知识内化,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自主思考使知识经过自己的思维理解牢记于大脑中,同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接下来的课堂讨论环节,被称为对分课堂的核心。课堂讨论有备而来,学生准备充分,分小组讨论,4-6人一组,交流内化学习的心得体会。对分课堂在讨论环节可以采用“亮考帮”的形式,即“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其中,“亮闪闪”即亮出你的所学,我学会了什么或者我的感受是什么;“考考你”是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所学,问别的组员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帮帮我”是我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不懂得的地方向同组的同学请教,小组成员不懂得的可以向老师请教。通过这个环节,同学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系统理解,让知识无死角的掌握得更牢固,且固化在脑海中,不容易遗忘。这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良性循环。

三、把网络平台引入对分课堂

现在的网络学习平台很多,如清华大学的雨课堂、超星学习通、对易分平台等。本文以超星学习通为例结合对分课堂进行讲解。“网络平台+对分课堂”模式可以称为“智慧对分课堂”,整个授课模式如下:

首先,课堂讲授环节。在此之前已将所有的学生信息完全导入系统,老师可以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点名签到,还可以每次课替换签到方式,以提高学生兴趣。老师讲解重难点和知识框架,简单问题可以课堂提问,让学生平台作答,提高课堂讲授效果。

其次,课外内化吸收环节。老师可以把课堂讲授的重难点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发送到学习通平台,这样随时随地学习成为了可能。这么多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有疑问的可以在平台上发起讨论或者给老师留言。

四、“网络教学平台+对分课堂”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实施运用

计算机类课程很多需要实际操作练习来巩固知识,课堂大多都是老师授课加实操的方式,通常老师讲解得很好,可是实操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理解不透彻,不会自己操作。实施对分课堂后,老师优化讲授过程,深耕内化吸收,学生通过内化环节,知识记忆更牢固,原理内容更深入理解,通过自己练习实操,有问题可以通过平台线上和老师互动解决,或者协作研学在课堂讨论环节小组解决。

原理操作类课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局域网组建为例来详细阐述。老师课前把课件等资料先上传至平台,提出问题;上课时先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点名签到;接着,老师讲解局域网的相关知识,包括局域网的概念、组网方式、组网设备、IP地址配置等,大概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重难点框架式讲授;讲完下课,给学生精心设置作业思考题,比如,如何用思科模拟软件完成一所学校机房局域网的连通;课后,学生自学。老师把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放到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完成作业和思考题;相隔一定时间后,第二次课上课时,老师让学生直接进行讨论,不做任何讲解。以组建局域网这个项目的方式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解决,同时锻炼沟通和协调能力,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操作的;高难度的问题可以让老师协助解决。具体的对分课堂三个操作环节,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讲授环节

图2 内化吸收

图3 讨论环节

使用这种方法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老师布置的作业思考题,和因上课积极发言表现老师给予的平台加分。这样如果学生想及格,平时的作业按时完成即可。若想取得优秀的成绩,不仅要按时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多思多想,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五、“网络平台+对分课堂”的实施效果

(一)老师减负,教学增效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老师上课不再是一味地教授,而是将课堂时间的一半用来讲授,从而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减轻老师的上课负担。在教学效果上,经过实践和问卷调查,70%左右的同学认为这种上课模式优于传统上课模式,学生能理解更深刻,学习更深入,提升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网络平台+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把手机带入了课堂,让手机从分散学生精力的元凶变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工具,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兴趣。通过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引入了传统课堂,增强课堂活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积极主动性。网络资源的丰富、学习时间的灵活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计算思维

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学生应该有计算思维,经过对分课堂的实践,学生思考力得到了提升,创造力得到了提高。若说老师讲授操作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是一知半解,那么经过课下个性化独学、深入思考练习,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使学生实操能力增强,提高思辨能力,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四)课堂讨论锻炼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

在对分课堂的课堂讨论环节,课堂上每位同学带着自己消化的知识有备而来参加讨论,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小组间的讨论需要表达和沟通,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不仅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4]。

六、对“网络平台+对分课堂”的思考

(一)重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分课堂的实施,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对分课堂实施前期,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对于改革不适应,老师可以在教授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慢慢做出调整,实现逐渐过渡。尤其是计算机类的课程,很多课程以实践为主,老师应认真设计教学设计和授课上机内容。课堂效果的决定因素除了老师的授课水平之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占很大比例。师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最终能实现精神共享,引导、实现课堂模式的逐渐过渡是老师需要认真思考设计的内容[5]。

(二)根据课程特色和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在对分课堂的使用中,课后作业是学生自学的参照,尤其是计算机类课程,知识更新快,实践内容多,授课老师一定注意作业的布置除应包含基本理论的概念之外,还应该包括一些创新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能深入思考,能保证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思维碰撞出火花,深度学习。

(三)网络平台在对分课堂中使用的注意事项

课堂上利用手机参与课堂,会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但是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是否会受到无关信息的打扰,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内容过程中,控制使用手机参与课堂内容的时间,并在上课前跟学生沟通好。

猜你喜欢
内化讲授环节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从知识内化视角看翻转课堂
谚语趣画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