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歌舞》翻译中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分析

2021-08-11 04:22张萌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文化负载词

【摘要】英汉翻译过程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转变,与之更为相关的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本文在对《闲情偶寄——歌舞》小节翻译的基础上,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歌舞》部位于《闲情偶寄》的声容部,该小节主要讲述了女子在演戲时即歌舞时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形合意合以及文化负载词作为理论基础,对声容部中歌舞小节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英汉对比;形合意合

【作者简介】张萌(1993.10-),女,满族,吉林人,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一、引言

《闲情偶寄》是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养生学的经典著作,书中作者描绘了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是一篇对现代生活有启发作用的清新隽永的文言文型散文。为了将这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佳作输出到国外,让外国读者感受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需要对其进行英译。为了提高英译的质量,需要重点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分析原文的文言文特点,并阐述英译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翻译可以分为三种,其一为语内翻译,即用同一种语言的其他符号来解释一些语言符号;其二为语际翻译,是指用其他语言解释一种语言符号;其三为符际翻译,这种翻译代表用某种非语言符号来解释语言符号。《闲情偶寄》是一篇文言文型的散文,对于文言文来说,应先把其翻译成现代文即对它进行语内翻译,之后再进行语际翻译。在这两次翻译过程中涉及了巨大的语言和文化上的转换,为此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注意了英汉这两种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即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以及文言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二、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形合与意合

意合主要表现句子内的语义接应方式,这种接应在篇章中表现为不需要借用任何类似显性的形式或形态标记,而是通过语义逻辑或语序使得各层次间语义成份之间自然连贯。因为汉语篇章多采用隐性表达手段,较少使用形式标记连接篇章。因此意合的接应方式是汉语篇章的重要组织手段,汉语多属于意合语。与意合不同,形合的构篇手段通常采用连接性词语把句与句连接起来,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因为英语句子具有强制性特征,即英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缺一不可以及它们在性数格方面的一致性要求,和显性特征经常采用各种形式连接句子,注重以形显意。因此,英语多属于形合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源于中西方语言的编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徐通锵1997:42-52)。中国人自古受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影响,表达意思时往往强调句子内在的语义逻辑,忽略了显性的连接表达,而与此不同的是西方人受“原子主义,二元论”等的影响,其思维方式强调具象理性的严谨的显性表达方式。从而造就了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句法特征。这种特征就要求我们在汉译英时,充分重视两种语言句法上的不同,在英译的时候补充汉语原文中缺少的逻辑连接词。把汉语的“话题——说明”框架动态翻译为英语的“主语——谓语”框架。

《闲情偶寄——歌舞》小节作为一篇中国古典散文,具有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因此在英译的时候,必须重视英汉语言的句法差异,通过上下文语境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意义,在英译时把其中原文表面上缺少的逻辑连接词补充完整,争取做到译本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

例1:

文言文:欲其声音婉转(1),则必使之学歌(2);学歌既成(3),则随口发声(4),皆有燕语莺啼之致(5),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6)。

英文:If you want a woman who sings pleasantly(1β), you need to ask her to learn singing(1α), and after learning singing(2β), women can freely speak in a charming way(2α), that is, speaking in a singing way(3).

通过对例1中的文言文进行逻辑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个句子属于典型的意合语言。同时由于汉语注重对语境语篇的整体把握,为了表达的流畅性,省略了必要的语法成分,例如上面的文言文我们很难分清英语所谓的主语和谓语,只能分清话题和说明两部分,对我们的英译造成了困难。因此应先把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来分析。这句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应理解为“想要女子的歌声婉转动听,那么就一定让她学唱歌。”学会了唱歌,那么随口发出的声音都有莺歌燕舞的韵致,不用唱歌但有唱歌的味道。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句中存在三套主谓关系:“如果你想要……你就要……”“如果女子会……女子的声音就……”“(同位语)不用……就可以有……”。因此,笔者在英译的时候遵照英语的严谨的语法逻辑,补充完该句话的信息,增添了文中省略的主语“you”“women”以及一句同位语。同时使用了一些连接词“if, after, and, that is”,从而使得英译更符合语法逻辑。

例2:

文言文:秦音无东钟(1),晋音无真文(2);秦音呼东钟为真文(3),晋音呼真文为东钟(4)。

语际翻译:Because there is no Dongzhong rime in Qin state's accent(1β), people who live in Qin state replace it with Zhenwen rime(1α). In contrast to that, because there is no Zhenwen rime in Jin state's accent(2β), people who live in Jin state replace it with Dongzhong rime(2α).

这句文言文属于意合语,在划分逻辑关系时分为了四个小句,俩俩对称,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但是在对其进行语内翻译时发现内有乾坤“因为秦地语音中没有‘东钟韵,所以秦地语音把‘东钟韵读成‘真文韵,与此相反的是,因为晋地语音中没有‘真文韵,所以生活在晋地的人把‘真文韵念成‘东钟韵。”通过对句子成分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句子中隐藏的两个因果关系和一个对比关系。因此,可以把这句文言文通过一些连接词如“because, in contrast to that”划分为两句英语,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并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三、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负载词

翻译活动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动态对等,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语言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赋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词,称之为文化负载词。例如,汉语中的“松”“竹”“梅”能使人聯想到品格高洁的君子,然而在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法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却不能使人联想到其伴随意义。因此,在翻译《闲情偶寄——歌舞》小节的过程中要注意其文言文中的文化负载词,仔细分析其背后的伴随意义,在英译过程中避免使用引起文化冲突的词句。

1. 传统器物。文言文:“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此(照应)声乐中三昧语,谓其渐近自然也。予又谓男音之为肉,造到极精处,止可与丝竹比肩,犹是肉中之丝,肉中之竹也。何以知之?

英译:The secret of singing lies in its voice almost closing to the natural voice as the words saying that the voice of singing is better than the string instruments and wind instruments.

这一句中丝竹出自“丝竹管弦”这一词,具有汉语独特的内涵。其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在了解文化负载词背后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翻译“the string instruments”“wind instruments”。知道了丝竹的内涵后,结合上下文可以得出文中的“肉”指的是人的歌声,因此可以得出此句的意义是在进行声音美妙程度的比较。

2. 典故。文言文:后人不知,尽以声容二字属之歌舞,是歌外不复有声,而征容必须试舞,凡为女子者,即有飞燕之轻盈,夷光之妩媚,舍作乐无所见长。

英译:When it comes to sound and appearance of women, we usually judge it by their performances of singing and dancing. Therefore, there is a common view, when we appreciate the voice and appearance of women, that is through their behaviors of singing and dancing. It's just like women possess the light and graceful of Zhao Feiyan and the charm of Xi Shi in addition to judging the performances of singing and dancing, we cannot appreciate their beautiful voice and appearance.

原文中“飞燕之轻盈,夷光之妩媚”指的两个美女分别为赵飞燕的掌上舞比喻女子舞姿轻盈;以及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用这两个典故来说明从前人判断歌舞水平好坏依据的不正确性。在英译的时候需要采用标注法标出其文化典故,避免理解上的歧义。

在英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规范,因此要重视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闲情偶寄——歌舞》小节原文中还存在其他不同的文化负载词和对偶排比等句式,需要在英译中具体分析其文化内涵。

四、结语

本文以《闲情偶寄——歌舞》篇为语料,进行翻译实践活动后对自身翻译的成果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分析,得出在对古代文言文进行语际翻译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变化,即其句法结构上“形合”“意合”之分,更要重视汉英两种文化内涵的不同即原文中富有众多的文化负载词。同时,由于受作者翻译水平和能力的影响,在语际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敬请批判和谅解。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珍藏插图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文化负载词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从《论读书》原著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火”之隐喻英汉对比的语料库研究的目标、方法及途径
从美剧字幕看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