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芳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离开问题的设计,更不能忽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依靠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更要依托学生的实际心理,从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出发,设计有效性问题。具体的课程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路径很多,教师可以从层递性问题、趣味性问题、生活化问题等方面引领学生思考和感悟,提升课堂实效性的同时凸显出数学的人文色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思维;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1-0019-02
When Asked, There is a Thousand Ripples
——Talk about the Problem Design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Yuetang Yuepu Primary School, Xiuyu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UO Lifang
【Abstract】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you cannot leave the design of the problem, let alone train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depends not only on teachers effective teaching design, but also on students actual psychology, starting from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cceptance, and designing validity issues. In specific course teaching, there are many ways of problem design. Teachers can lead students to think and perceive from hierarchical problems, interesting problems, life-oriented problems, etc.,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while highlighting the humanistic color of mathematic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thinking; Problem design
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虽然较为简单,但是涉及的面很广,涵盖了多方面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习多个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存在着定位不准确、题型选择不当、学生回答问题毫无主动性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以此为依据,设计有效问题,用问题化解数学学习的难题。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问题、层递性问题、重点难点突破问题、生活实际问题、拓展延伸性问题等有效性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数学探究欲望
当前,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中存在着盲目性的特征,随手拈来,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提供助力,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成长,更不能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有效性。趣味性问题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趣味性的驱动下,学生会对问题产生深入思考的勇气,每一次与数学知识的对话都应该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趣味性的问题设计非常关键,它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还能够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问题,挖掘出话题与学生心理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例如,在《观察物体(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观察这些物体,在观察的过程中你能不能找到一些规模呢?请大家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为本小组的成员制作一些立体图形,我们一起来玩‘我做你看的游戏,让我們感受这些图形的奇妙吧!”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非常积极,不仅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奇妙,还能够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提升学习的实效,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教学的全局性得到了保障。为了有效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为真正的问题不仅可以将学生带入更神奇的探究世界,更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融合其中,凸显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习的实效性更强。而设计趣味性问题,恰能够开启学生心智,提升数学素养。
二、设计层递性问题,引导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更是如此,我们要深度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思想潜质,在课堂中循循善诱,充分地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挖掘出来,从而指导每个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问题设计要启发学生思维,就要立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一些层递性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渐探寻到数学知识的深层内质,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大都比较随机,而没有审视问题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让问题之间的联系性更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养成,层递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会思考。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设计层递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探究。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数知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问题:1.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小数?2.你知道小数代表着什么吗?请举例说明一下。3.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比如3.1和3.4哪个大?你通过哪些元素判断小数的大小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指导,便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循序渐进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感受到小数的性质,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到小数学习意义,提升数学学习的实效。
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的真实情况反映到问题情景当中,使学生能够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设计层递性问题,既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使其在这样的关联性问题中收获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在每节课中,教师都要引领学生从启发到探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那种逻辑感和满足感。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实效
生活化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养成,还可以凸显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使学生轻松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当前,很多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都是为了教数学而教,忽视了数学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这不仅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桎梏在了課堂中,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限制。真正的数学学习应该是面向生活的教育,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才能提升对数学的感悟力,提升自主学习的欲望。生活化问题可以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这也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能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如“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自己去超市买过东西呢?买东西的时候,你如何结账?我们购买的食品中价格不乏小数,那么如何计算呢?这是个实用性很强的问题,请大家认真思考,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账单,大家一起来算一下,看谁算得比较正确,好不好?”学生们在教师的激励下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活化问题的激励下更强了。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还让课堂变得更有人文色彩。
生活化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使课堂中充满熟悉的生活感,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增强课堂的容纳度。教师不妨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将课堂问题的创设与学生关键问题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就要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问题,激励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表现自我。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层递性问题、生活化问题以及趣味性问题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创设精彩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彭爱新.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才智,2019(35).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