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键期 抓好“承”“转”“跃”

2021-08-10 20:53陆霞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概括能力关键期

陆霞

【摘   要】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由量变到质变的“教学关键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课,可被确定为叙事类文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关键期。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四步概括法”帮助学生提高概括能力。

【关键词】叙事类文本;概括能力;关键期

在各项阅读能力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具有特殊的教学价值。在统编教材中,从三年级下册到五年级上册,累计7个单元的核心目标涉及该语文要素,其中近半数集中在四年级上册(如表1)。

语文学习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但其间有几个重要节点,是某项语文能力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关键期。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下简称《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以下简称《蓄须》)两课,可被视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关键期。

《读书》与《蓄须》两课是有特点的。相对于同册第四单元的选文,这两个文本涉及的事件从一个增加为多个,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主要人物贯穿始终,从而由“记事”型文本发展为“记人”型文本。这就增加了概括的难度。但是相对于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选文,这两个文本的篇幅又比较短小,文中记叙的几个事件也都相对简单,容易提炼概括。对于这样具有“承上启下”特质的文本,在课堂上做好“承”“转”“跃”三件事,实施“四步概括法”,有助于让关键期的教学落实到位。

一、承——复习已学方法,做好无缝衔接

《读书》与《蓄须》两课的文本均包含多个相对独立的事件,而概括单个事件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刚刚学过,即“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法”。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就从对这一基础方法的复习开始。

(一)回顾,再度总结

作为把握叙事类文本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起因經过结果概括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应用策略:(1)对采用传统叙述方式写的文本,按事情发展顺序,一步步进行概括;(2)对段落数量多而篇幅短的文本,采用相近段落合并的方法进行概括;(3)对“经过”部分较为曲折的文本,采用先找到“因”和“果”,再依次寻找中间环节的“拼图法”进行概括。

以上几种策略,应该在本册教材第四单元教学时分别加以落实,而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再一次回顾和总结。

(二)试错,发现问题

用上面总结的方法和策略,试着去概括《读书》与《蓄须》的主要内容,学生的直接反应是难度较大,无法像以前的文本那样,比较清晰地把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归纳出来。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思和发现问题的成因。

1.文本结构问题:这两课的叙述结构,与前期所学文本不尽相同。尤其是《读书》一课,采用的是倒叙结构,文章开头叙述的事件在时间轴上处于末端。

2.文章内容问题:这两课所叙述的事件较多且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并不构成“起因、经过、结果”的逻辑关系。

3.语言表述问题:这两课虽然篇幅都不长,但文中每一部分的叙事都较为曲折,如果语言不够简练,对整个文本主要内容的概述就会变得冗长拖沓,达不到“概括”的表述要求。

到这里,学习新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掌握概述性语言表述技巧,就成为必然的诉求。

二、转——结合文本特点,做好方法升级

通过与之前学习的文本进行比较,学生能够发现,《读书》和《蓄须》两篇课文虽然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组成的,但是在不同的事件中,核心人物是不变的。同时,这些事件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勾画出这个核心人物的行动(情感)轨迹。掌握了文本的这个特点,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可以由“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法”升级到下面的“四步概括法”了。

第一步:抓时间地点,分清几件事

首先需要弄清课文究竟写了几件事。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年级学生而言,做到这一步并非轻而易举。判断文本中某个片段究竟是相对独立的事件,还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支架。笔者给出的学习建议是从时间、地点这两方面的信息提取入手:如果文本中叙述的事件、描述的场景,在时间轴上有明显的“跳跃”,在地点上也发生了较大的转换,且这种跳跃和转换没有必然的叙事逻辑作为依据,就可以视作是不同的事件。

以《读书》为例,文中出现了三个时间点——“新学年开始”“十二岁那年”“一个星期天”,对应的具体地点分别是——“修身课上”“来到了东北沈阳(可以假定为发生在伯父家)”“租界”;而与之相关的叙事内容,则分别为“修身课上谈志向”“初到沈阳受叮嘱”“私闯租界见不平”。这些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并不对应必然的叙事逻辑——例如,受到叮嘱不代表接下去一定会发生闯进租界的事。这样就可以确定,这个文本叙述了三件事。

第二步:抓主要人物,重点不偏移

中年级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容易发生信息冗杂、重点信息缺漏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注意力很容易被文本中众多人物和事件所干扰。例如,《蓄须》这一课,在“卖房度日”和“故意打针引起高烧”这两个事件中,文本写戏园子老板的劝说,写医生朋友的决定,写日本军医的举动,其篇幅都超过直接写梅兰芳言行的内容。这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特别指导,从主要人物——梅兰芳的角度去把握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问一问“梅兰芳做了什么”,做到文章重点不偏移。可以通过对比以下两段概括性文字,来看看“主要人物视角”对于概括结果的影响。

——日本侵略军要求梅兰芳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为了拒绝演出,找到了当医生的好朋友。这位朋友被梅兰芳的爱国精神感动,决定给他打伤寒预防针,引起连日高烧,渡过这个难关。日本人派军医来检查,发现梅兰芳真的发了高烧,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他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梅兰芳因为这场病差点丢了性命。(依文本叙事顺序进行概括)

——梅兰芳为了拒绝给侵略军演出,请人给自己打伤寒预防针,引起连日高烧,甚至差点为此丢了性命。(从主要人物视角进行概括)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确定“主要人物视角”,对于精准把握叙事的主要内容,删减冗余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

第三步:借助三要素,讲清每件事

虽然《读书》与《蓄须》两个文本中,叙述每件事的篇幅都不长,但是考虑到学生学习“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法”不久,所以在学生概括单个事件的主要内容时,教师仍然应该提示学生:借助三要素,踏踏实实走好“概括”的每一步。

概括,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提纯”的过程——内容提纯(去掉枝节性内容),文字提纯(去掉描述性文字)。三要素概括就是内容提纯过程中经历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一时期是学生概括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所以不建议压缩这个阶段。相反,要充分展开、做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过关。

以《读书》中“修身课谈志向”这一事件的概括为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概括应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修身课上,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只有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连声赞叹。(三要素概括)

——修身课上,面对校长“为什么读书”的问题,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赢得了校长的赞叹。(加入“主要人物视角”)

——修身课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发言,赢得了校长的赞叹。(省略部分信息,进一步精简文字)

通过以上三段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三要素概括”是基础,也是这一阶段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起点。像上面这样步步推进,把每一件事讲清楚、说精练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第四步:串联多件事,合成全文主要内容

每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以后,在串联叙述的过程中,还要整理逻辑、合并信息、精简语言,才能符合要求。

以《读书》为例,文本原采用倒叙结构,这是作者(编者)出于追求表达效果的需要。但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则要将其调整为顺叙结构才更有利于把事情说清楚。

再看《蓄须》,文本中叙述的几个事例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多次写到“日军逼迫梅兰芳演出”,而梅兰芳的态度始终是“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类似这样相同的信息就可以进行合并,使得概括出来的主要内容更加简练,重点突出。

三、跃——展现思考过程,强化策略运用

在“把握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语句表达得尽可能简洁,同时又不遗漏重要信息。这是后续“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梗概”的基础,也是衡量本单元学习目標是否达成的关键指标。为此,笔者建议,教学中要将概括主要内容的思维过程充分展开,并强化以下两种策略的运用。

(一)以“词”为单位,提取有用信息

影响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习惯于以“句”为单位提取信息,造成冗余信息过多。例如,在学习《蓄须》一课第3自然段时,在未经指导的情况下,学生从段落中搜集到的信息是这样的(如表2)。

笔者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压缩,指导学生在文中截选最关键的“词”或“词组”,作为相关条目的关键信息。例如,表示时间的“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中,其实包含了两个信息——其一为具体时间,其二为发生的事件。对于本文所叙述的事件而言,哪个信息更有价值?无疑是后者。同理,在叙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部分都可以提取出类似的词语或词组作为关键信息。这样,学生填写的结果就变成了表3。

(二)以“简”为标准,整合所选信息

1.精简。从文本中提取出词语或词组后,在连缀成主要内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删减非关键信息,调整句式,努力将文字内容压到最低限度。如《读书》一课,在概括“租界见闻”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时,学生提取出来的重要信息如表4。

在未经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凭借以上信息,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进了租界。他看到巡警局门口,一个女人正在哭诉,原来她的亲人被洋人的车轧死了,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此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而当教师指导学生缩减连缀性文字后,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租界中,周恩来看到一个妇女哭诉亲人被洋人的车轧死,反遭巡警训斥,由此深深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完整而丰富的信息。对学生来说,发展这种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2.省略。有一些提取出来的信息,对于单件事来看是重要的,如果放在整个文本背景下看,重要性就降低了。这样的信息是可以部分省略的。如《读书》中,校长提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对于修身课上发生的事来说,是事情的起因,非常重要,必须在概括事件内容时提到,但是放在全文背景下就不那么重要了,可以省略。

3.包含。为实现精确表达,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忽略这些差异。例如,在《蓄须》一文中,与侵略者相关的称呼,分别有“日军”“日本人”“日本侵略者”“日本驻港司令官”“日本侵略军”“日本军医”等。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就没有必要区分得太清楚,可以用“侵略者”或“敌人”来加以总括。

4.归并。有的文本,几件事之间有相同或相近的成分,可以归并,使语言表述更加简短。如《蓄须》一文中,第3~7自然段讲述的“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打伤寒预防针”这三件事,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故事起因和结果,就可以对其因果两部分进行归并,将主要内容表述如下。

——面对敌人的逼迫和戏园老板的金钱诱惑(类似的起因),梅兰芳蓄须明志,表示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他宁愿卖房度日,甚至特意打伤寒预防针引起连日高烧,即使差点为此丢了性命(三件事的经过部分在此合并),也没有在敌人的统治下登台(相同的结果)。

到这里为止,这个单元提出的核心目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基本达成了。

在阅读叙事类文本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基础任务。概括能力在一系列基本语文能力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学生慢慢累积形成此能力的过程中,如果能把握住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个教学关键期,有助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笔者相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语文能力的发展道路上存在这样的关键期。发现并利用好它们,将会使语文学习之路更加坚实。

(浙江省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   310022)

猜你喜欢
概括能力关键期
小胖猪
让概括有“法”可依
不可错过的宝宝发展关键期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记叙文的概括能力
读活新教材 实践新课标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不要错过宝宝的语言发展关键期
开发0-12岁儿童智力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