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08-10 04:06黄建辉
天津教育·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提升初中数学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情景创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0021-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master mathematics knowledge, enhance their mathematics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tart with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scene cre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ultimately assisting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romotion

在當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当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升学率,并没有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解决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纷纷出现,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认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试教育的身影仍然无处不在,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对学生的整体评价,教师都是依靠应试教育模式中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非常大的阻碍。

(二)教学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的编排进行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而进行课外知识的教学,更没有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这就使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数学知识,不能从数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也无法提升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很大限制的。

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氛围,还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转变教学理念方面,教师应当学习新颖的教学理念,其中包括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升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全面且综合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这样的教学理念,那么就可以快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选择新颖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去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

例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应当了解到这是学生首次接触二阶方程,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并不能非常好地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并且其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是非常多的,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将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告诉学生,这样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这两种教学方法,即先给学生相应的导学案,让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理念和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利用导学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进行基本的了解,此时并不会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顶点、对称轴、零点等各种问题。当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告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这样能够给接下来的数学探索提供方便。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称轴、顶点、与[x]轴和[y]轴相交的点如何求得呢?当提出这个问题时,也就是给学生下达进行数学知识探索的任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当学生有了基本的答案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求解方法,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答案,最后总结出正确的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能力,还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起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二)提升课堂数学知识的丰富度,渗透数学文化

初中数学的教学知识教学只是一个方面,利用数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文化内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当重视知识教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就应当尽可能滲透数学文化,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教学方程的相关知识点,还要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进行重点讲解,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能让学生根据方程画出图像,根据图像推导出方程,而这就是图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积极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既能对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判,也能通过课堂反思对下一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地提供借鉴、依据。因此,在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地优化课堂评价体系,以此实现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教师应拓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唯分数”的评价思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成了课堂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不全面的课堂评价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等都纳入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中,以此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教师还应扩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范围。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就使课堂评价常常具有主观性的不足,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就应积极地鼓励学生以评价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课堂评价活动中,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与完善。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转变教学理念,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钱琴.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8).

作者简介:黄建辉(1981.04-),男,汉族,甘肃酒泉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提升初中数学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