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2021-08-10 09:48:18刘欣封杰窦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训练器动脉血呼吸衰竭

刘欣 ,封杰 ,窦敏

(1.山东青岛市胸科医院胸二科,山东青岛 266043;2.山东青岛市胸科医院胸五科,山东青岛 266043)

近年来, 我国结核类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主要原因为病菌耐药性提高及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大范围感染[1]。肺结核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结核类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炎性渗出与增生,病情严重时可以致使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2]。呼吸衰竭是肺结核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治疗困难,而且患者久治不愈,预后欠佳,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如何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指出肺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3]。 鉴于此,该文以该院2019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88 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 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 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4];(2)预计存活时间在1年以上;(3)对该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大器官性疾病;(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4)中途退出研究或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6 min 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 MWT)、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the ratio of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to the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 氧合指数 (oxygenation index,OI)、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等基础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在康复治疗前接受药物对症治疗,将2 mg 纳洛酮(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85) 融于500 mL 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 次/d。 同时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 初期强化治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异烟肼(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07022863)静脉注射,0.3~0.4 g/次或 5~10 mg/(kg·次),1 次/d,利福平(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725)静脉注射,0.3 g/次,1 次/d,乙胺丁醇(河南石泉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口服,25 mg/(kg·次),1 次/d,初期强化治疗时间为2 个月,之后给予其巩固治疗,治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用法用量同初期强化治疗,治疗时间为4 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情况应停药或减药;若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主要为全身呼吸操康复训练,患者要将双臂自由的摆动下垂,随后跟着呼气、吸气依次举起、放下手臂。 随着呼吸上移、下滑双手,过程为:弯曲肘关节、斜前方出拳、直角屈膝、交替抬腿、握拳,以上动作重复3 次。全身呼吸操每天练习1 次,每次15 min。 同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耐力训练,可以从步行运动开始,步行时要求患者双上肢应做到最大幅度的前后摆动,使躯干与上肢的夹角为45°,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加快步行速度。 患者每次坚持运动5~10 min,每日进行3 次。需要注意的是, 全身耐力训练应从小运动量开始,若效果不佳应停止运动,以免造成损伤。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包括:(1)腹部呼吸:患者平躺于床上,左手放置在腹部,右手放置在胸部,嘴部处于闭合状态,用鼻子进行深呼吸,胸部保持不变,腹部随着鼓动,深呼吸后屏息3 s,随之缓慢吐出浊气,尽量将肺部的废气全部排出。1 次/d,15 min/次。 (2)缩唇呼吸:患者自行选择舒适体位,用鼻子慢慢进行深呼吸,深呼吸后,憋气5 s,然后将嘴唇向后缩的同时进行呼气。 正常情况下,患者要保持吸气 1 次后,分 3 次将气呼出,2 次/d,10 min/次。(3)有效的咳嗽与排痰: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首先嘱患者坐直,并将双手按压在腹部,进行深吸气后将身体稍向前倾,进行连续咳嗽,咳嗽时应将腹肌收缩, 将肺部深处淤积的痰液用力排出,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可以采用排痰机辅助的方式协助患者咳痰,每次咳嗽与咳痰时间为15 min,3 次/d。(4)呼吸训练器:使用呼吸训练器[宁波贝斯美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TB-93100 型,浙甬食药监械(准)字2012 第1540082 号]进行训练,训练前要先检查软管与训练器是否连接好, 然后嘱患者坐下将训练器举起,位置与眼部对齐,或结合患者的自身耐受力确定。患者先将体内的浊气尽量全部呼出,再用吸管缓慢地进行吸气,吸气的同时可见仪器内的白色浮标缓缓升起,待升至目标刻度后屏息3 s,屏息后浮标会慢慢下降, 当浮标降至最底部后将吸管松开并缓慢进行呼气。 训练时间为 40 min/d,4 次/d。

两组训练周期均为3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1)应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包括:FEV1、FVC、6 MWT、FEV1/FVC、OI。6MWT 步行米数与肺功能呈正相关;OI 正常值:400~500 mmHg。(2)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应用丹麦雷度 ABL80 血气分析仪 [型号:Rapidlab348,Radiometer Medical Aps, 国药食监械 (进) 字 2009 第2212677 号]测定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氢离子浓度(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H)、动脉血氧 分 压 (arterial bloo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arterial bloo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S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A-aDO2)。 (3)生活质量。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量表共包含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8 个维度,各维度最高分为100 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 FEV1、FVC、6MWT、FEV1/FVC、OI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指标 观察组(n=44) 对照组(n=44)t 值 P 值FEV1(L)FVC(L)6MWT(m)FEV1/FVC(%)OI(mmHg)3.04±0.49 3.17±0.47 369.97±22.68 0.61±0.12 434.69±29.89 1.78±0.34 2.39±0.39 228.39±19.46 0.53±0.09 389.69±31.78 14.014 8.472 31.426 3.538 6.842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干预后,两组的pH 及PaCO2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 PaO2、SaO2及A-aD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表3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对照组(n=44)t 值P 值7.29±0.08 1.653 0.102 PaO2(mmHg)PaCO2(mmHg)73.89±9.79 65.67±8.67 4.169 0.000 51.65±12.98 56.21±14.26 1.569 0.120 SaO2(%) A-aDO2(mmHg)95.24±0.72 90.14±0.98 27.819 0.000 57.89±24.69 78.21±31.65 3.358 0.001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 观察组的躯体疼痛、 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值P 值躯体疼痛98.69±0.95 92.21±1.98 19.573 0.000一般健康状况98.78±0.89 92.31±1.79 21.469 0.000精力98.39±0.88 92.46±1.64 21.135 0.000生理职能98.21±1.01 93.78±2.14 11.075 0.000生理机能98.45±0.64 93.21±1.45 21.930 0.000精神健康97.11±1.23 93.64±1.31 11.424 0.000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97.95±1.12 93.34±1.45 14.886 0.000 96.21±1.42 92.78±1.56 9.619 0.000

3 讨 论

肺结核患者因肺部发生病变,导致肺部防御力降低,易受病菌侵袭,常表现为肺功能降低,呼吸功能受损[5]。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发生以二氧化碳潴留为主的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一般以抗结核、化痰、平喘等为主,阶段性疗效尚可,但患者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因此,寻求新的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康复训练是临床医学中的新兴理念,其主张通过锻炼患者肺部呼吸状况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7]。 肺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机体自身功能,无需药物辅助,无任何副作用[8],具备广泛应用的条件。 该次研究中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腹部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及应用呼吸训练器等。 腹部呼吸可以在吸气的过程中使横膈膜降低,将机体脏器挤压至下部,使患者腹部胀大,在呼出气体时横膈膜较正常呼吸方式上升程度更为明显,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呼出肺底的二氧化碳,具有提高通气量、肺活量及降低肺部感染的重要作用。缩唇呼吸可以使机体气管及支气管处存在压力差,避免机体毛细血管因无牵引力而导致胸部下陷,进一步使小气道延迟闭合,利于胸部残存气体的呼出, 并在吸气时大量吸入新鲜氧气,改善患者肺功能。 有效的咳嗽可以在患者身体坐直后深吸气以保持蓄力状态,并在身体前倾的压力下迫使痰液排出。 对于无法进行自主咳嗽的患者,可采用排痰机辅助方法通过震荡背部的方式协助患者将痰液排出体外。 呼吸训练器是应用抗阻力原理来加强呼吸肌的阻抗,进一步提高呼吸肌强度,加大呼吸力度[9-12]。 该文研究结果证实了肺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使患者的PO2、SaO2等指标水平显著提高,患者体内氧气含量上升,呼吸作用增强。 另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的提高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了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肺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明显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训练器动脉血呼吸衰竭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勘误声明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现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