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华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庆阳 744500)
肋骨骨折是临床心胸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主要因高空坠落以及车祸等意外事故所致, 病情通常较急,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肋骨骨折患者以胸痛、咳嗽、深呼吸时疼痛感强烈为主要表现,受骨折、手术、疼痛等应激源影响,患者依从性普遍较低,且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预后[1]。有学者指出,个性化护理可根据患者肋骨骨折程度和身心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改善预后,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2]。 为更好地探究个性化护理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该文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该院接收的66 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66 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确诊为肋骨骨折者;未合并恶化肿瘤者;基本资料完整度较高者;患者与家属均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肋骨骨折极为严重、预后极差者;意识不清醒者;既往有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者;患者存在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者。 采用均衡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n=33)和研究组(n=33)。对照组中女 12 例,男 17 例;年龄 17~75 岁,平均年龄(46.0±1.9)岁;骨折至入院时间 1~16 h,骨折至入院平均时间 (6.47±1.82)h。 研究组中女 11例,男 19 例;年龄 18~75 岁,平均年龄(46.5±1.7)岁;骨折至入院时间1.5~17 h, 骨折至入院平均时间(7.02±1.79)h。 两组患者性别、骨折至入院时间、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该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其用药指导。
研究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1)组建个体化护理小组:挑选具有5 年以上护理经验,并接受个体化护理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组成个体化护理小组。 (2)方案制定:充分掌握患者性格特点、疾病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文化程度等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并实施。(3)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做好病房每日消毒卫生工作;同时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护理,避免发生感染事件[3]。 (4)认知教育: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耐心为患者讲解骨折发生原因、手术相关知识、术后康复及护理方法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并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尽量减轻其焦虑恐慌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对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配合进行亲情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 (6)饮食护理:嘱患者多食用高钙、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等有利于骨骼愈合的食物,多饮水,禁食生冷辛辣等食物[3]。 (7)日常护理:肋骨骨折患者日常活动受限,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为其清洁身体,定期更换床褥;将软枕或半褥卷成卷垫在腘窝处以增加膝部支撑面,避免膝部过伸、上体下滑;日常指导患者行深呼吸锻炼,保持头高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8)康复指导:肋骨骨折患者治疗后,可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行深呼吸、吹气球、腹式呼吸等早期肺功能锻炼;同时指导患者行肘部屈伸、握拳训练,后逐渐扩展到手臂及肩部运动,以改善患侧上肢功能[4]。
两组均干预1 个月。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数越高,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包括躯体化、偏执、强迫症状、恐怖、抑郁、人际关系、精神病性、敌对、敏感共九个维度,分数越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记录患者的下床时间、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发生情况。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 分,分数越高,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理评分情况[(),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理评分情况[(),分]
组别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33)对照组(n=33)t 值P 值84.5±2.6 84.8±2.8 0.451 0.654 48.3±1.2 67.5±1.6 55.148 0.000 81.3±3.3 82.2±3.5 1.075 0.287 42.4±1.1 58.9±1.7 46.811 0.000
护理后, 研究组的SCL-90 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预后指标()
表2 比较两组预后指标()
组别SCL-90(分)GQOL-74(分)护理满意度(分)下床时间(d)研究组(n=33)对照组(n=33)t 值P 值123.12±31.56 148.95±40.85 2.874 0.006 59.12±5.16 50.59±1.69 9.025 0.000 9.4±0.8 8.9±0.5 3.045 0.003 7.16±0.59 12.02±0.65 31.804 0.000
护理后,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在临床中,肋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严重者还会出现血胸、纵膈脓肿以及气胸等情况,因此肋骨骨折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 同时配合全面、有效的护理,以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 常规护理由于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而个体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有效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使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5]。该研究所采用的个体化护理,首先选择具有5 年以上护理经验的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并安排其接受个体化护理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为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基础[6]。 在掌握患者病情和个人基本信息后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能确保护理的有效性。 环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认知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并缓解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日常饮食中选择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食物,可加速骨骼愈合。日常护理及康复指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SCL-90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74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个性化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缩短骨折恢复时间,还能减少并发症,有效性较高。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