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Office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09 03:23林洁梅熊馨梁春霞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素养混合式教学

林洁梅 熊馨 梁春霞

【摘要】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开设有计算机实操类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Office类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并阐述了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多平台融合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任务设计、平台选择、资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方法,以及混合式教学为教学带来的改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微视频    混合式教学    考试系统

引言: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坚持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为核心理念,从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数字校园和智慧化的教学环境,并将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作为未来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功能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将线上的网络教学与线下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互融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更为有效地学习。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历来重视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改革,计算机公共课程也经过了多次改革,形成了信息素养模块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是我校通识基础课程,含考试每门课共15学时,是以选课模式开设的必修课,面向大一至大三本科学生开设,学生在此期间需要选择三门课学习并通过。Office类软件是最为常用的高效处理信息的工具软件,因此Office类课程被纳入我校信息素养模块课,开设了《Word文档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三门课程,课程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受众面广,选课学生众多,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年级,计算机应用水平差距较大,课堂教学难以兼顾零基础学生和程度较好的学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提升的需求;班级学生人数多,很难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教学时间紧张,学习周期短,难以开展更深入的综合应用,缺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环节。为解决上述问题,从2019年9月起对Office类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开发学习资源、改革教学方法、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实践环节,期望解决课程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为基于任务驱动的多平台融合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1.以典型工作应用为基础整合知识点,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每个单元的实训内容。在融入新知识的同时,串联已所需的相关知识点形成实训任务。重点难点在不同的实训任务中出现,难度递进,从初步认识、深度讲解、到最后综合性应用,使学生通过练习、反思、消化、吸收,逐步提高,例如《Word文档设计与制作》中的“分节符”、《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函数等知识点。

2.根据学习需求多平台融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由于需要学生在理解实际应用情境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才能形成信息意识及信息處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问题,课程混合教学平台需要融合学习、练习、沟通三类平台,因此选择了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考试系统和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作为教学平台。通过优慕课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自测题库、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用于组织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拓展学习。通过考试系统进行的练习,系统可以自动评分,及时给学生成绩反馈和答卷分析,弥补了人工无法一对一辅导的不足。通过通讯平台建群进行提问与答疑,提供师生、生生沟通交流的环境。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两方面:

1.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资源。主要包括导学类资源、自主学习资源和反馈评价类资源。导学类资源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说明、通知、单元导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自主学习资源包括课前学习资料、实训指导与素材、教学课件、自己录制的实训教学视频、思考讨论话题、基础巩固学习资料、拓展提高学习资料;反馈资源包括在线测试题库,并生成课前自测、单元自测试卷。

2.考试系统中的操作题题库。系统能够实现对操作题按知识点评分,可以显示分数和答卷分析,便于学生反复练习、不断提高。题目分为综合练习类、实训任务类、知识点练习类,课上练习以知识点练习、实训任务练习为主,课后自主学习以综合练习为主。

四、混合式教学的组织

本课程线下课堂教学15学时,线上自主学习15学时,各占总学时的50%。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为网络教学平台自学,课中以课堂教学+考试系统实训为主,课后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学习+考试系统自主练习,每次课线上学习时间约为90分钟。线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讲述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课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组织:课前环节,布置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在线上进行自主学习;课中环节,由于课程为实操类课程,需要在电脑上进行练习,为了避免学生在不同的工具中频繁切换,主要在线下进行,讲练结合,完成实训任务;课后环节。学生完成考试系统中的练习,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线上巩固基础资料或拓展提高资料进一步自主学习。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五、混合式教学评价构成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评价多元化,包括在线学习、线下学习、考试系统练习的多个指标。其中线上学习根据有效学习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指标包括:学习播课的时长、互动交流次数—由提问、发帖、回文、参与课程问卷调查等的次数与质量合成、作业提交次数、在线测试平均分;线下学习的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实训完成情况、大作业等;考试系统成绩纳入评价指标的包括:课后练习平均成绩、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多元化的评价能够更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馈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Word文档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三门课程数据统计如下:学生对课程整体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79.85%、83.33%、81.91%,在课前能够及时预习课上能够很好的跟上老师思路的比例分别为68.65%、79.63%、81.92%,认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比例分别为71.64%、79.63%、78.72%。认为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了的学习积极性比例分别为71.64%、79.63%、78.72%。认为多样化的学习拓展了学习维度使视野更加开阔的比例分别为73.88%、78.70%、76.60%。

对资源的利用情况的反馈,学生认为最为有用的资源,前三位为实训教学视频、考试系统练习、教学课件PPT。

七、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影响

我校的Office类课程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教学带来以下方面的改变:

1.学习资源丰富,促进个性化学习。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供不同程度的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按照课前、课中、课后拓展的学习路线进行学习,程度偏低的学生则可以按照零基础学习、课前、课中、课后基础巩固的的学习路线进行学习。

2.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效率提高。通过在线平台预习,学生了解本单元任务的背景及要求,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认识,掌握比较简单知识点;课中环节,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讲解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带领学生实操的方式,讲练结合,给学生有针对性辅导,充分发挥面授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3. 实训环节基于考试系统,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考试系统能够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自动评分,对学生是否参与实训、实训效果如何做出评判,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学生根据系统反馈的试题分析,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考试系统在课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上课学生积极完成实训任务,对完成的质量也更为关心、作业抄袭现象和玩手机的现象减少,课堂纪律有很大改善,促进了学生学习。

4.课程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作为公共课,授课量大,兼课教师多,需要对教学质量严格管控。实施混合式过程中建立了大批线上教学,对教学方案给出了更为详尽的建议,资源共享,有助于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通过在线平台、考试系统数据形成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更为合理、评价结果更为公平。

5.多平台的交融,为深入学习提供了条件。课程中布置大作业,通过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样例,供学生学习与参考,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提供了条件,微信群、钉钉群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便于学生结对形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大作业,并在课上进行交流与展示。

八、结束语

通过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建设。本课程融合多平台的资源,结合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授课的优势,提升了教学质量。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参加在线学习的现象。需要教师将导学、督学的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有效,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线上学习。

2.混合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不宜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负担,在线平台的资源并非越多越好,应当精简优化,混合教学课前课后环节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适量。

参  考  文  献

[1]衷克定.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环节研究(上)[J].數字教育,2020,6(06):1-8.

[2]许兆祥,孙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J].计算机时代,2020(09):113-115.

[3]张红梅,拓明福,赵永梅,谢鹏,安利.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170-173.

猜你喜欢
微视频信息素养混合式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