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1-08-09 08:52吴义娟李琳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

吴义娟 李琳琳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n=45)以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护理前后视觉模拟法(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JOA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O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较高,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功能障碍,促进其腰椎功能尽快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134-03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且逐年上升,其发生主要与外伤或者腰椎间盘病变有关,患者腰椎间盘髓核会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压迫或者刺激到相邻脊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一侧或者双下肢疼痛、麻木与腰部疼痛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有严重影响[1]。当前临床治疗该病以手术为主,但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且复发率较高,需要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来改善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5例患者,2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52±3.53)岁;病程范围0.6~14.3年,平均病程(7.45±0.85)年。对照组45例患者,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0.55±6.54)岁;病程范围0.8~14.5年,平均病程(7.65±0.85)年。两组患者各项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CT、腰椎X线片及MRI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或者其他系统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并发症;③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者;④临床资料缺乏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叮嘱其在硬板床上休息,指导其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对腰椎进行牵引,同时加强消炎止痛、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等用药指导。

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①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赢取其信任感,对其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在消除患者疑虑的同时保证其心情舒畅,提高护理依从性与配合度。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合理规划饮食,对于气滞血瘀证型患者饮食要坚持清淡原则,主要选用行气活血的材料制作药膳,同时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湿热痹阻证型的患者选用通络止痛及清热利湿的食物制作药膳;对于寒湿热痹证型的患者要禁食生冷食物,以熟附子、羊肉与生姜等食物为主;对于肝肾亏虚证型的患者选用滋养肝肾的材料制作药膳,例如黑芝麻与枸杞子。②针灸护理: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或者仰卧位,将针灸区域皮肤充分暴露出来,并对穴位及附近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在委中穴、阳陵泉穴及肾俞穴等处以泄法行针,留针时间为20~30min/次,1次/d。期间观察患者的具体状况,对留针时间进行记录,做好保温护理,可用毛毯覆盖暴露部位。③推拿护理:为活血化瘀,需要取浓度为50%的红花酒精对患者腰部进行循经推拿,同时可用拇指按压承山穴、委中穴、环跳穴与秩边穴等穴位,20min/(次·d)。④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以游泳、转体体操及腰部旋转等运动,通过功能锻炼对其肌肉的柔韧性与弹性进行改善,进而有效疏松筋骨。

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標

分析护理效果,其中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正常,可正常生活与工作为显效;腰椎功能逐渐恢复,偶尔疼痛,不会影响生活与工作为有效;患者腰椎功能未恢复,疼痛明显,对生活与工作有严重影响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VAS评分主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最低0分,最高10分,评分越低越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主要对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分值范围在0~29分之间,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恢复越好。ODI评分评定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越低越好[3]。满意度主要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态度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的软件为 SPSS 22.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x±s),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 ,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护理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相关评分

护理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O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总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中归属于“痹证”或者“腰痛”范畴,脉络痹阻、气滞血瘀会导致不通则痛,因此治疗与护理应该以祛瘀止痛、舒筋活血为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中,中医护理优势明显,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个体状况、社会环境信息与病情之后,通过中医八纲辨证的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对患者潜在的问题进行确定,之后辨证施护,加强健康指导,让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干预[4]。

中医护理中情志护理的实施,而帮助患者疏通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对其造成的影响,还可提高患者积极性与配合度,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以辨证分型的方式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保证营养供给,选用合适的食材与药材制作药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功能障碍[5]。针灸护理对相关穴位进行针刺可达到通经止痛与舒经活络的目的,对局部炎症区域进行刺激可加快血液循环,使得炎症水肿现象不断减轻,进而有效镇痛、活血祛瘀,同时可缓解肌肉痉挛。推拿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肌肉痉挛,舒缓神经,对局部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取得通经止痛与活血化瘀的功效。功能锻炼的实施可帮助患者疏松筋骨,持续性锻炼可加快其腰椎功能与受损神经恢复,降低复发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JOA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ODI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总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表明中医护理的实施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增强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盤突出症患者中可取得较好效果,能够缓解疼痛,同时可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其各项功能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董长玲,鲁薇薇. 多学科团队合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02):137-141.

[2]陈国方,薛露. 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0):774-776.

[3]俞梅,覃应莲,牙爱萍,等. 基于微信的中医护理技术延续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04):679-681.

[4]杨莹.五行音乐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情志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0),1912-1914.

[5]李月,李辉,奚春阳,等.早期肌力定制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3):2561-2566.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