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016-11-30 03:14卞荣鹏朱浩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卞荣鹏+朱浩

【摘要】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

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经后路椎板切除、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予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2.04±0.17)cm,术中出血(44.15±11.24)ml,术后住院时间(8.09±1.44)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手术用时(87.23±16.25)min,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发生椎间静脉丛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优良率为93.62%,对照组为9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较传统开放式手术而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临床疗效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04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病程长短不一,症状易反复,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需要的时间较长,疗效不明确。研究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保守治疗半年仍无效者,应尽快选择手术治疗[1]。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椎板切除、开窗髓核摘除术。该手术可以彻底减压,但创伤大,对脊柱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患者恢复的时间也比较长。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该方法能够在内镜下采用微创技术完成与开放手术基本相同的操作,包括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等,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较好地保留脊柱后方韧带的完整性[2],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2013年

5月-2014年4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治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CT或MRI明确诊断。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6~49岁,平均(40.98±6.53)岁;病程1~5年,平均(2.87±1.35)年;病变部位分别为L3~4 7例、L4~5 22例、L5~S1 1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31~47岁,平均(38.70±4.79)岁;病程1~4年,平均(2.53±1.14)年;病变部位分别为L3~4 5例、L4~5 26例、L5~S1 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经后路椎板切除、开窗髓核摘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C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病变间隙。常规消毒铺巾,以病变间隙为中心,做4~7 cm纵向切口,逐层切开并止血。切开腰背筋膜,剥离骶棘肌,显露病变间隙,咬骨钳咬除椎板,切除增生肥厚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将神经根及硬膜囊向内侧牵开,“十”字切开纤维环,可见髓核组织溢出,用髓核钳取出髓核。生理盐水冲洗椎间隙,检查神经根周围畅通后,确认无活动性出血,于神经根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根周围注射玻璃酸钠。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于手术台,C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病变间隙,常规消毒铺巾后,椎间隙正中线左旁开0.5 cm做约2 cm纵形切口,依次切开,止血后逐级插入扩张管直抵病变椎板间隙,插入工作管道,置入内镜系统,见小关节增生内聚,咬除视野中病变椎板下缘部分及内聚小关节,剔除增生肥厚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见神经根周围粘连,髓核卡压于神经根肩部,钝性分离松解粘连,向内牵拉神经根,“十”字切开纤维环,摘除突出退变髓核。并做神经根管扩大,神经根探子探查神经根管通畅,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冲洗椎间隙,于神经根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根周围注射玻璃酸钠,退出工作通道。检查手术器械及纱布无遗漏,内置引流皮片,逐层缝合关闭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腰椎功能评定标准,优:症状消失,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症状轻微,活动轻度受限,对工作生活无影响;可:症状减轻,活动受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差:治疗前后无差别,甚至加重[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用时(87.23±16.25)min,长于对照组的(79.25±19.02)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发生椎间静脉丛出血。手术医生立即使用双极电凝、脑棉片局部压迫止血。停止出血后继续手术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椎管内血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优良率为93.62%,对照组优良率为91.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的一种病变[4]。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通常情况下首先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必须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是为了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能够在电视监视系统清晰而有放大作用的帮助下摘除突出的髓核,探查神经根管,彻底减压神经根,避免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大、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5-6]。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用时比对照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椎间静脉丛出血,经积极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发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而且临床疗效可靠,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骨科医生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突出大小不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或无明显移位的脱出,且既往无手术史的病例优先考虑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手术前要向患者充分告知,让患者了解该手术的优缺点,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术后彻底止血,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文强,邹蕾.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2):192-193.

[2]朱国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522-525.

[3]任德轩.后路微创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14,9(5):635-636.

[4]刘家鸣.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对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4):528-529.

[5]张成祺,王鑫,裴济民.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89-191.

[6]张春霖,苗森,陈博光,等.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44-4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应激点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椎间孔镜技术配合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温阳活血洗足剂配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