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漪 夏云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其中最根本的规律总结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进一步探索将党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和民主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和效能的实践路径,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领导优势
中图分类号:C916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2.00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取得了重大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其中,最重要的规律总结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的坚强领导,成功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和效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持续探索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和效能的实践路径,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取得的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把它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从整体上看,我国社会治理经历了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三个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取得了重大成就。
●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健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为根本宗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体系朝着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到党的十八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从内容上看,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经历了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再到“七位一体”的转变,治理主体更加多元,治理方式更加多样;从表述上看,用“体系”代替“体制”,表明社会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这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任何制度体系都是在实践中逐渐修改和完善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规律并坚持系统思维,立足时代变革和长远眼光,循序渐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了具有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社会治理能力与社会治理体系是有机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社会治理能力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社会治理制度管理社会事务,提供社会服务,维护社会安定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党委领导力、政府负责力、社会协同力、公众参与力、法治保障力、科技支撑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政治领导,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领导社会治理工作,党对社会治理的政治领导力显著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为了更好的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规范权力使用,形成了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责任链条。通过培育孵化社会组织、挖掘培养基层治理人才,极大提高了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初步形成了社会共治圈和群众自治圈。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社会治理法律体系基本建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共识初步形成。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为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用3個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胜利,社会治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彰显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的显著优势。[1]
●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但在党的领导下最终都化险为夷,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社会和谐稳定的成就得益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顺民心、重民本、厚民生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即以改善民生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当下,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显著增强,是世界上命案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61起,一直稳居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公布的全球最安全国家排行榜的第三位。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党委的领导下,政府建立并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以应急管理现代化为目标,构建起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整个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省级统筹。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规律总结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最根本的规律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激发社会活力,对社会治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许多规律性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不同于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革命战争和西方政党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其他民主党派参政的新型政党关系。这种政党关系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能够真实、广泛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避免了西方政党为追求党派利益最大化而陷入恶性竞争、相互倾轧的局面;其次,通过政治协商方式能够有效调节各党派的利益关系,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再次,它能够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把它的制度吹得那么好,可是总统竞选时一个说法,刚上任一个说法,中期选举一个说法,临近下一届大选又是一个说法。美国还说我们的政策不稳定,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的政策稳定得多。”[3]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既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保证了社会治理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整体上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经历了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三个发展阶段,在这期间社会治理方向、原则、理念大体保持稳定,但具体政策又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的。如1982年党在制定“六五”计划时首次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此后一直延续到“十四五”规划;2003年党在全国探索推进平安建设,将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的重要日程并进行考核。稳定的政治环境是社会治理领域持续进行理论探索、制度探索、实践探索的前提,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保障。
●党的政治理论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导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不同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具体实践而创立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国情,为解决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回答了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道路,怎样加强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时代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建设既没有沿用传统社会的管理模式,也没有照搬西方国家的治理经验,而是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党的集中领导下,以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习近平在总结、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后明确提出:“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进入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目标,努力开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局面。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即以人民利益得失、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执政水平的标准,这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为少数利益集团、家族财阀、政治权贵服务的政治宗旨。社会治理本质上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因此“创新社会治理,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5]社会治理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以人民满意度为标尺来衡量。另外,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还体现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对“两个百年目标”再次进行部署,提出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根据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可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是到建党一百年。中央政法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目标
是在建党一百年时,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初步创造安定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第二个阶段是从2022年到2035年,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第三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建国一百周年,达到全面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党的组织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斗堡垒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基层社会“失序”“无主”的状态,开展了“政权下乡”运动,把党的组织延伸到社会最基层,覆盖到每一个村落,基层社会被“组织起来”了。当前全国共有9100多万名共产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两个覆盖”的组织建设目标基本实现。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基本形成了把基層治理主体凝聚到一起、区域各类资源统筹到一起、基层组织体系协调到一起的社会治理格局。
首先,党的组织建设确保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4]政治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最重要的根本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了政治建设在党建中的核心功能,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基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方向、原则和价值观,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内聚力和方向感。
其次,党的组织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人才支撑。党员干部和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雁”和“先锋队”,充当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把素质好、党性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充实到基层治理领导干部队伍中,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对基层党组织从严管理,让党组织成为基层组织体系的领导核心、基层民主的实际践行者和服务群众的“桥头堡”,从而让人民群众自愿团结在党组织周围。[6]
再次,党的组织建设有助于统筹区域治理资源。社会治理强调综合施策,要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联合作战”,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已有党员的区域要实现党组织的覆盖,无党员的区域要实现党的工作覆盖。通过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发挥专家、技术人员、志愿者等人才优势,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个性需求。[7]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进一步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和效能,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领社会治理政治方向,用党的组织建设厚植社会治理优势,用民主协商制度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发挥党的理论优势,用最新理论成果引领社会治理政治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源于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政治方向不偏航。首先,党员领导干部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大群众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基层,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坚定不移维护党委领导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次,地方政府要将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纳入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考核中,出台落实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积极营造“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的工作氛围,保证理论学习既要有形式,又要有实效。通过强化理论教育,要让社会治理工作者系统掌握社会治理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道路的决心;要继续增强党的凝聚力,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主动配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治理工作。
●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从严管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厚植社会治理优势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基层社会将形同散沙,人民群众利益无法得到维护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5]
首先,要加强党支部建设,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确保每个治理单元都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打造基层服务平台,倾听群众意见,反应群众诉求,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打通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基层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最后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发挥着“桥头堡”功能。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要发挥基层党支部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
其次,要严格管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以及党组织负责人能力不足、本领不强、党建工作机制不科学等问题,通过从严管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能够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应探索实施量化管理方式,定期进行考核评分,以此激发党组织活力,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党组织要培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主动挖掘基层治理人才,要加强对基层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职业保障。
再次,要完善工作下沉机制,把更多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组织。要向基层放权赋能,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相应职责职权,探索将派驻乡镇、街道工作力量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等下放到乡镇、街道。要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要统筹上级部门支持基层组织的政策,整合地方资源、资金、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服务和管理群众。
●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广泛开展民主协商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如何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继续保持下去,让群众路线更好发挥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践行使命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避免“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形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此后虽有波折和困难,但整体上是不断完善的,推进了协商民主朝着广泛、多层、制度化方向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民主协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渠道。社会治理本质上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 ,这就决定了社会治理不能是党委和政府唱“独角戏”,应倾听群众的呼声,找到人民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会治理中开展民主协商,一方面要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民主政治意识增强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政府部门要转变角色定位,主动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多渠道、全方面的公开政务信息。基层社区要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特别是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更要及时公开,做好上级党委和政府政策的传达、解读工作,让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拓宽协商渠道,提供发声机会和平台,尊重群众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要统筹推进政府协商、基层协商、社会团体协商等各类协商形式发挥作用,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地方要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倾听群众呼声,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效能感。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党委和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要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协商机制,让各类社会主体有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做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进而形成社会治理整体合力,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四、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其中最根本的规律总结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确保了社会治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战斗堡垒。进入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需进一步发挥党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积极创新党领导社会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
[2] 毛泽东.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J].新湘评论,2013,(9).
[3]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4,15.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3.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9,128.
[6] 陈飞.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J].人民论坛,2019,(24).
[7] 高立伟.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研究[J].人民论坛,2019,(21).
作者简介
汪漪,中共芜湖市委党校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教研部助教,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夏云,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
责任编辑 张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