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做好群众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优势,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正确认识群众工作重要性,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是我們党适应新时代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创新群众工作体制,完善群众工作服务机制,提高群众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群众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2.002
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我们党建党百年来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
一、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只有亿万万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磅礴的力量。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所以,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势在必行。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群众史观所要求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的试金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指出,“(共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换言之,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其所追求的永远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历史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为重要的,人民群众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不可摧的力量,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群众诉求呈现出复杂而多元化趋势,单单吃饱穿暖的生存基本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需要高质量的生活,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需要干净的水、食物和新鲜优质的空气,需要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希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需要社会公平公正、生活丰富多彩等等。
党的历史充分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面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深水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胜利的关键时刻,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群众工作呈现出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多元化使当前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利益格局经过重新调整,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式、所有制形式、企业经营方式也逐步发生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原本简单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显然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中国实际,出现了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自由职业者以及新媒体从业人员组成的“新社会阶层”。他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出大量财富,对推动经济建设进程、带动和扩大就业、增加政府财税收入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新社会阶层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无异将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让人民群众的职业选择和身份认同也发生了新变化,因此群众工作对象就变得更加复杂多元,这就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将多元化的群众工作对象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了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新时代的群众工作目标呈现出复杂且繁多性。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涉及到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上,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公民,群众应享受和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其民主法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但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政治参与道路不畅通、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等问题。经济上,虽然我国居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依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人民群众需要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缩小贫富差距,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文化上,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共有学校2.44万所,招生1504万人,在校生4127.8万人。此外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9865所,在校生1628.14万人。可以说,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总体上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质量仍有很大差距,国民素质也亟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不文明行为仍屡见不鲜。社会生活上,大多数群众对现有生活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但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如食品安全、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还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与每一位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能否妥善处理,对于做好群众工作又是一个巨大挑战。
再次,新媒体时代对群众工作提出新挑战。新时代是一个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几乎取代了传统的广播、电视、纸媒而渗透到每一个群众的生活中,已经成为群众了解时事、获取信息最重要、最便捷的渠道。公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新媒体网络的异军突起,使信息的流通速度和传播广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新闻,可以依法在网络平台公开发表意见和看法,按照舆论监督制度行使公民权利。因此,新媒体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体制、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最新的民情民意,还可以问政于民,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网络媒体运营中与群众的沟通不全面、回复不及时等问题,加之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常常会出现“节奏党”“杠精”煽动群众不良情绪,甚至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表各种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危害社会。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对党员干部引导教育群众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都带来全新的挑战。
二、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如何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应努力解决好新时期“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和尴尬局面。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一切为了群众”思想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所得出的一个正确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路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并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把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把群众路线的这个基本内容明确规定在党的章程里,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必须坚持。这一权威阐释直接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基本工作路线,在我们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中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立场方法,不仅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指引,更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不可或缺的方法保障。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取政于民,问计于民,受民监督,请民批评,更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推动民生建设,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汇聚民智,集中力量,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创新群众工作体制,完善群众工作服务机制
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是更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当体制机制与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实际不相适应且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复杂问题时,就要通过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来增强群众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创新群众工作动力机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包括动机、能力、兴趣、意愿等等,有一定的动力才能提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要求在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惩机制方面都要妥善安排、科学管理、奖励先进、激励后进,适当提高党员干部工作待遇,关心党员干部生活,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和提升,让党员干部能充分认同自身价值,提高思想境界,主动为人民谋幸福。其次,要完善群众工作服务机制。新时代要将无条件服从上级领导指示、只懂得发号施令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提高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党员干部应时刻谨记自己是人民公仆的身份,克服官僚主义,将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完善政府机构便民利民措施,设立便民服务站、网络服务中心等方便群众快捷办理事务的平台,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决策公开、结果公开,及时整改群众反映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等现象,让人民群众满意。再次,要健全群众工作沟通机制。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工作方针之一,要想把党的方针政策准确有效地传达给群众,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就必须积极与群众沟通,创新沟通方式方法。有的党员干部常常摆起所谓的官员架子,将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习惯对人民群众发号施令,指指点点。与群众沟通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做群众的“知心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平等地交流倾听,和群众讨论,听群众意见。最后,要完善群众工作监督机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当党员干部拥有权力时,如果运用得法,指挥得当,便可造福一方百姓;如果滥用权力,就会滋生腐败,触犯法律,危害人民利益。因此要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运用进行监督和制约,我们要充分依靠民主和法制,充分发挥好党内外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约束。只有接受好监督,才能心怀敬畏,更好地合民心、聚民意,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提高群众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团组织,即群众性团体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十分重要的桥梁纽带,是党联系群众的“媒介”。只有将群众组织起来,才能提高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好团结群众的力量。在新形势下,部分地区群团组织工作手段方式落后陈旧,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专业的组织领导,有的党员干部对群团组织重视程度不够,大有装点门面,将群团组织娱乐化、架空化、形式化之嫌,使得一些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力量较为薄弱,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种种复杂群众工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发挥出群团组织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首先,要突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政治性应放在群团工作的第一位,这就要求党要保证对群团组织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确保群团组织能够在方向上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次,要保持群团工作的先进性,无论在组织上还是思想上,都应保持先进性。群团组织要及时向群众传达党的新政策,带领人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和谐安定、国家长治久安创造美好环境。最后,要增强群团工作的群众性。群团组织姓“党”也姓“群”,群众性才是群团组织最基本的特点,群团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各项活动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深入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以为群众服务、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中心,真心实意为人民排忧解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职能。
●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当今时代,只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2]在新时代,许多党员干部在领导和组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常常面临“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陷入了本领恐慌,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增强学习本领,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本领,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掌握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用其指导群众工作的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及时总结和提高。其次,要做群众的“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问智于民,问计于民,重视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这样就可以自觉地站在群众角度和立场去看待问题,真正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要学习新知识。当今时代,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展并普及,领导干部作为群众工作的主体,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的理念和技能,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知识进行全方位学习。不仅如此,还应具备国际视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自身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科学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4.
[2]习近平.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理论参考,2013,(04).
作者简介
姜杰,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 张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