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但课堂不能因为预设而封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许老师在“倍的认识”这一堂课上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行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课堂生成给我们带来的享受。
1.连问设“冲突”,化“矛盾”为亮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交互作用、合理开发教学主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有序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解决“设疑”与“解惑”的矛盾,这不仅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也是需要老师的经验和方法去引导矛盾向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课在创设情境环节,许老师先问:“这照片是谁?”同学们齐声回答:“姚明。”又問:“姚明高不高?”所有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高。”此时又问:“这位同学矮不矮?”同学又异口同声地说:“矮。”许老师接着问:“真的矮?”学生再次异口同声地说:“矮。”许老师再次发问:“她比话筒矮?比文具盒还要矮?”从而设置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立刻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参照量就会难以进行比较,甚至不能进行比较。许老师顺势引出“参照量”(板书:标准量)这一概念,为后面“倍”的学习埋下“建立标准”的伏笔。
2.追问调整,训练学生精准的数学语言表述
数学语言时时都以严谨、清晰、精练、准确而著称,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中同学们应用数学语言表达时的精准性尤为重要。如,让学生训练用“倍”来表述问题的一道题:“( )是2个白萝卜的( )倍。”同学们纷纷说:(红萝卜)是2个白萝卜的(3)倍。许老师借此错误资源顺势调整:你所说的红萝卜,是全世界的红萝卜呢,还是你家的红萝卜是2个白萝卜的(3)倍?同学们马上意识到:要填(6个红萝卜)才是准确、完整的答案。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要严密,条理要清晰,而且表达时也要具体,指向性才能清晰、明确,才能避免产生歧义,这就培养了同学们缜密的逻辑思维与数学思考。
3.装萌设疑,激励学生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若只是一味地被动接收,而不主动思考,知识的种子永远都埋在土壤里,要使这颗种子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一定要加上思考的肥料来孕育。本课中,许老师要求学生回答“六朵红花是六朵绿花( )倍”?对于同学的回答,许老师连续追问三遍:“真的?真的?真的吗?”引发学生思考。最后用一句“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边?还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边呢?”,使同学们对答案产生浓烈的好奇心。最后有同学回答,6÷6=1,有一个6,因此是一倍,正确的答案终于得出,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同学们不仅对于许老师的三遍追问印象深刻,而且激励同学们勇于思考、敢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培养同学们达到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4.巧问引联想,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低年段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使数和形在学习中有机地统一起来,借助于形的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直观与抽象相互结合、相互依存,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在解决生活中的“倍数”问题时,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呈现“小明有两颗糖,我的糖是小明的三倍”,许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此时,同学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表示,有画圆圈的,有画图案的等。正当同学们写得热火朝天时,许老师话锋一转:有没有比这个方法更简单的?学生说:还可以用乘法、还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许老师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目睹了将线段图和倍比关系联系起来,为学生数形结合打下基础、埋下了深刻思维的种子。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意料的问题,而许老师却能抓住这些课堂上出现的各种课堂生成,将各种资源与契机转化为不曾预约的精彩,使课堂变得更有灵气、更有数学韵味、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