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家国情怀培养的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

2021-08-09 07:23刘夏亲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顾炎武儒家思想家国

刘夏亲

“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1]其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可见,家国情怀素养内涵丰富,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有助于历史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历史试卷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家国情怀呢?本文拟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课为例,提取几个教学片断,谈一谈笔者的尝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以儒家思想的演变为线索培养认同感

本单元主线是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以时序梳理演变的过程,即春秋创立、战国成为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沉重打击、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魏晋南北朝隋唐遭受挑战、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批判继承。针对儒家思想的演变线索,不难得出“与时俱进、兼收并蓄”等主要启示。由于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时代久远,思想内涵丰富,今天的学生难以切身体会。如何既激发学生学習动力,又培养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是一大挑战。在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被统治者重视,秦朝时还遭受沉重打击,为什么汉武帝时能成为正统,而且经久不衰呢?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因为儒家思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完善自己。接着抛出一个反问:“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意在让学生能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自己相联系,激发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现在的你也许还不优秀、还未被认可,也许正在遭受着挫折,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儒家思想的演变不正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吗?这样的引导后,我明显看到学生眼中发出坚定的目光,似乎与儒家思想的演变产生了共鸣,也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以宋明理学的内容为载体培养责任感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情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3]情境教学“是通过情境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引发他们观察和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

在复习宋明理学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选取几则诗句,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和理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上引用的诗句,同学们耳熟能详。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起齐声朗诵,诗句的意境就能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即: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意义。我们还可以与现实相联系,如:今天,国家经济日益发展,但市场经济下也有一些负面的现象,少数商人“见利忘义”,无良商家生产“劣质商品”,甚至“有害商品”。这种情况下,应当将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进行适当的发扬,摒弃市场经济中不良作风,创造更加美好的市场环境。家国情怀素养不单单是爱国主义,而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通过对中华民族认同过后,塑造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积极进取”[5]。在这一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通过情境分设、适时引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以明清儒学的活跃为参照培养价值观

“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金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6]通过问题驱动,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水平,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所以问题的提出是思维活动的第一步。爱德华·卡尔曾说过:“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7]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问题,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产生激趣效应,不仅可以提升复习效果,也可以适时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在复习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时,老师们都会让学生记住主要内容:经世致用、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但也容易忽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人教版必修三第17页有这样一段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顾炎武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里我们可以提问学生:“此段表述表现了顾炎武什么样的主张?反映了他怎样的家国情怀?”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回答:“这表现了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们空谈义理的不良风气,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映出顾炎武忧国忧民、身体力行的爱国情怀。”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的沦亡。”此处可以这样提问:顾炎武这一思想与经世致用思想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它又体现出怎样的家国情怀?这实际上是他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意在提醒人们,保卫整个国家民族,是天下人都应有的责任。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为国家兴亡贡献自己的力量呢?学生们畅所欲言:“认真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遵守法律法规”、“遵守道德规范,校纪校规”……这样的问与答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在复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影响时,教师会提到这样的词:“具有早期启蒙性质”。一轮复习时我们可以与法国的启蒙思想进行比较,并提出疑问: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为什么没有起到法国启蒙思想那样的巨大作用?学生们通过讨论、对比、与教师探讨后得出以下结论:

形成上表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形成,又受到强大封建势力的顽强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这样的分析与家国情怀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实际上,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以中华文化输出为载体培养文化自信

展示“孔子学院”和“祭孔大典”两幅图片(略),就图片设计问题,并补充说明:“截至2020年7月12日,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8]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一个缩影,有利于汉字的推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反映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影响的扩大。

21世纪以来,祭孔大典已多次在全国多地相继举办,规模宏大,仪式隆重,给人印象深刻。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这一活动呢?祭孔大典,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当今人们对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述两个事例的拓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当然,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而且要与现实相结合,坚持创新和发展,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社会价值。

在核心素养立意的时代,历史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是要立德树人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9]。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五大核心素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培养家国情怀素养应当与其它素养融为一体。本文选取家国情怀素养这一角度,意在说明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即使复习课也不例外。

【注释】

[1][2]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第33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1页。

[4]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9年,第149页。

[5]胡江涛:《“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9期,第24页。

[6]杨向阳:《是学习形态还是学习方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3期,第6页。

[7][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8頁。

[8]孔子学院官网: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9]刘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历史命题例说》,《中国考试》2017年第4期,第40页。

猜你喜欢
顾炎武儒家思想家国
顾炎武谢鼠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顾炎武谢鼠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顾炎武“拜师”
谁咬得更厉害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顾炎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