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富平 袁子薇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对此,应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建设,行业导向、分层建设,兼容并蓄、整合建设的思路,从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工程、课程平台的选择与整合工程、课程类型的设计与制作工程、课程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工程、课程建设的质量与诊断工程六个方面着手,同时创新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出台保障政策,以期满足“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双高”建设;专业群;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郎富平(1980-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袁子薇(1987- ),女,安徽安庆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硕士。(浙江 杭州 3112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职业技能证书研发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0745)和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项目“‘职教二十条背景下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LZW2019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3-0085-05
课程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单元,更是职业教育新时代推进专业群建设与“三教”改革的核心载体,课程资源建设及其应用则是课程建设的具体表现与实践。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各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中,基于“双高”建设新背景的尚且不多,针对课程的通用指导性研究偏少。因此,本文基于新时代“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从课程团队及职业院校两个层次,探索新时代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策略及其配套工程与保障措施,以期促进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发展。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1年爆发式发展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包含课程资源建设在内的各项成果不断涌现,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果明显。但是与国内普通高等院校乃至国外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比,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具有起步偏晚、基础偏差、标准偏弱、成果偏少、推广偏软等特征。具体来看,主要是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主观层面
1.专任教师的意识与理念问题。通过调研与访谈发现,尚有大比例的专任教师愿意主持或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但不愿意将建设好的资源与他人分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产权保护意识作祟,认为个人制作的课程资源属于“机密”或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也存在自信心不足,认为个人制作的课程资源拿不出手,怕被同行乃至行业从业人员“取笑”。同时,也有不少专任教师不愿意或不敢主持、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究其原因,一部分教师认为目前各大出版社新推出的教材都免费配套电子课件或视频等素材资源,可以满足教辅工作需要;另一部分年轻教师认为自己资历太浅、行业经验不够丰富,没有资格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目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建设存在 “想不想”“敢不敢”“要不要”的困惑。
2.专任教师的认知与能力问题。首先是课程资源的服务面向问题。不少专任教师认为课程资源建设成果的应用局限在专业学生,而没有拓展到专业群学生、校内外非专业学生以及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层面,导致课程资源的展示类型不够丰富多样、应用推广受到限制。其次是课程资源的技术质量问题。不少专任教师在课程资源制作过程中,缺乏专业训练,在处理课程资源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方面难以兼顾,开发的课程资源仅能供自己使用;部分专任教师在动画、视频等课程资源制作过程中,缺乏表达能力,或者直接扔给资源制作公司全然不顾,导致与实际需求脱节、与实际内容不符。最后是课程资源的内容质量问题。不少专任教师行业经验不够或缺乏“双师”能力,过于倚重已有教材或受其本科期间的学科知识体系束缚,使得课程资源内容过于陈旧、理论性过强,难以契合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还存在专任教师“能不能”“行不行”的困惑。
(二)客观层面
1.高职院校的内生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通过调研与访谈发现,各高职院校对于课程资源建设的内生激励机制构建还不够完善。部分高职院校既不认定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的工作量或“劳动付出”,也不认定课程建设为教科研项目,更不纳入专任教师的职称评聘或综合业绩考核范围。多数高职院校在推进或拟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尚未明确专任教师的身份与属性,难以实现专任教师在专业间、专业群内以及校企间流动。
2.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机制不够完善。课程资源服务面向单一的原因主要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产教融合机制尚不完善。首先,目前高职院校与行业龙頭企业的“主次”地位相对混淆,或者高职院校依然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行业企业能配合自己完成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其次,部分行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或对自身核心的“知识产权”存在认知误区,认为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课程及课程资源,可能导致自身商业利益受损。最后,受高职院校事业单位性质及行业企业的岗位特征等因素影响,目前校企人员的双向流动依然受限,导致专任教师难以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行业信息,难以提升“双师”能力;行业企业人员受企业运营、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也难以到高职院校相对固定地开展兼职授课或带学徒,加之教学能力培训缺失、课程建设经验不足,使其也难以有效融入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团队。
二、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
“双高”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在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专业群教学改革时,必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共推”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专业群发展的组群逻辑,紧扣行业发展需求链与人才培养供给链,以学生为基点、以教师为灵魂、以行业从业人员为目标、兼顾多层次社会大众的需求,着力明确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建设主体责任、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建设标准体系、专业群课程资源的目标服务群体以及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应用推广路径,力争达到同类专业想用、群内专业与行业企业能用、其他专业及社会大众可用的,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品质保障的专业群课程资源库。
(一)统筹设计、分步建设
首先,课程建设团队应综合考虑专业群的组建逻辑及其行业发展需求链、人才培养供给链特征,根据专业群内学生、专业群教师、专业群所属行业以及社会大众等实际需求特征及可接受程度,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实际,统筹设计课程知识树及相应的知识点,明确各个知识点面向不同群体的资源表现类型与数量。其次,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专业群的建设计划、校企合作推进程度、资源分配情况及需求的紧迫程度,对课程资源实施分批、分类建设策略。最后,课程建设团队应统筹考虑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程配套教材研发、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创业建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内容。
(二)行业导向、分层建设
课程建设团队应加强与不同层级的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从低到高分别推进以行业通用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合作研发、行业标准研发、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为代表的合作项目,共同推进课程相关资源建设。充分利用专业群的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联盟等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主导行业高质量发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发、行业标准研发及其配套课程资源的建设,与行业普通企业共同推进行业通用技能培训资源、社会大众科普或中小学生研学资源的建设。
(三)兼容并蓄、整合建设
“双高”院校应秉承开放的理念,形成以专业群课程相关教师为核心成员,以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专家等人员为重要两翼,有序吸收专业群学生与社会大众成员的动态、开放、包容的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应有效整合专业群内外、所属行业企业及同类院校的各类资源,共同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条件成熟的可以建立资源的认证与交易机制。
三、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
在“双高”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以及产业链、技术链等实际情况,形成跨专业、专兼结合、校际联手、社会参与课程研发、资源设计与制作的建设团队,满足群内专业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以及对应行业的职业化需求。
(一)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
各专业群应在既有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标准体系的建设,重点推进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这是课程资源建设的“灯塔”与风向标。首先,应根据各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及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积极与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需求(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或行业标准相衔接,全面制(修)订专业群“1+N”型系列课程标准,即要求每门课程均有一个面向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标准化课程标准,N个可分别面向本校跨专业学生、相近专业教师、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大众等不同细分群体的个性化课程标准。其次,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要求,制订出台新时代课程建设的基础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课程依托平台、课程建设内容、课程资源标准、资源类型标准等方面,以便于各课程建设团队参照执行。
(二)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工程
各个课程建设团队应在课程标准制(修)订的基础之上,完成对课程知识树及知识点的梳理,根据分步建设、分层建设、整合建设的策略,明确支撑各个知识点的资源类型、数量、结构等相关要求。就资源媒体类型而言,包括视频、文本、微课、图形图像、演示文稿等;就资源应用类型而言,包括专业标准、技能竞赛、职业认证、教学设计、学习指南等;就资源数量与结构比例而言,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对支撑每个知识点的媒体类型和应用类型进行设计,如面向同行教师的可适当提高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相关素材资源的比例。
(三)课程平台的选择与整合工程
在“双高”建设推进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统筹考虑课程依托平台的选择问题。首先,应综合考虑既有课程的依托平台,专业群内课程宜选择一个主平台和若干个辅助平台。其中,主平台的目的在于构建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便于群内资源的共享与数据分析,若干个辅助平台则可根据具体课程的实际面向来选择。此外,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亦可选择自主搭建新的课程平台,尤其是可与自身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其次,各高职院校应注重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对接、共享问题,重点是要解决好学习者的多端口登录、学习成绩迁移以及教学过程数据监控与诊断等问题。
(四)课程类型的设计与制作工程
在分步建设、分层建设策略的指引下,各课程建设团队可根据课程资源建设的完成情况,根据不同细分群体的实际需要,以标准化课程或个性化课程分别设计面向群内的通识基础课或岗位选修课、面向群外的视频公开课、面向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课程,也可以根据各类实践、实习或实训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微课、技能训练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制作不同课程类型的时候,必须结合目标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与规律,围绕既定教学目标与任务,梳理课程结构与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类型,设计相应的讨论、测验、考试等互动环节。
(五)課程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工程
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在完成课程建设并在校内实践与应用的同时,还应积极向其他高职院校、所属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大众进行宣传推广以得到实践的检验,既能增强课程的品牌影响力,又能通过各地、各类群体的反馈以不断修正、完善课程。因此,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应在校内有效实践与应用的基础上,充分依托专业群产教融合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发展平台进行推广,借助各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以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等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要创新面向行业企业、社会大众群体的宣传推广渠道及其表现类型,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宣传片、课程学习指南、抖音短视频等,也可以开设相应课程或专业群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
(六)课程建设的质量与诊断工程
与传统课程建设不同的是,新时代课程建设及其应用必须实现信息的实时记录与监测,尤其是在不同授课教师、不同授课环境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了解课程资源质量、课程内容设计、知识表现形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认可度、美誉度与推荐度,以推动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促进课程资源的优化更新,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采集、整合各个平台的数据,实现对学习者的用户行为画像,重点协助教师、学生两大群体以及课堂、课程、专业(群)、院系与学校等五大层级实现内部课程建设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工作。
四、专业群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
1.组建学校—专业群(院系)—课程团队三级课程建设机构。首先,学校层面应依托学术委员会的教学工作专门委员会,结合教材建设委员会,设置校级课程建设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专门委员会,从校级乃至行业层面来规划设计、统筹推进课程建设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做好全部课程建设的质量监控与诊断改进工作。其次,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根据所在专业群或二级院系的发展目标,结合校级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统筹设计,设置专业群课程建设中心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中心,负责制定专業群或二级院系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建设标准及应用考核标准等内容。最后,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结合行业岗位群或组群逻辑,通过建设跨专业教学组织或课程(群)建设团队,实现课程与教材建设同步、课堂创新与教学创新协同。
2.搭建课程建设、推广与应用的实践平台。学校及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必须为课程团队进行课程建设、推广与应用实践搭建各类丰富的平台。首先,各个学校应根据本校专业群或骨干特色专业的发展布局,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联系,可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会等搭建并做实做透专业(群)共建共享联盟或专业大类的课程联盟。其次,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积极主动承担各类校际合作平台的公共性事务,助力对应专业(群)平台发挥更好更实的效能;应充分加强与所属行业协会、行业组织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推进专业群产教融合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以提升课程建设成果在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3.构建课程“建设—应用—修正完善—再应用”的内生或自我完善机制。首先,各个课程应充分发挥其面向学生、教师、行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大众的优势,分别通过院校、行业及社会等渠道以课程外包、师资培训、行业培训、科普研学等方式筹措课程后续建设或更新的资金,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认证标准与交易机制,以促进课程资源素材或课程内容的更新、完善,最终构成课程发展的内生机制。其次,各个课程应充分利用各类渠道、载体或平台,实现既有课程及资源建设问题或意见的征集,以促进既有课程资源素材或课程内容的修正、完善,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师生、行业与社会大众,最终构成课程发展的自我完善机制。
(二)出台课程建设的政策保障
1.开放多元的课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连续有效投入。首先,各个高职院校应在未来“双高”建设时期,有效统筹专业(群)建设经费,重点保证课程建设与“三教”改革的相关经费,设置课程建设与维护专项资金,确保专业(群)的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其次,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依托产教融合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有效融入服务行业企业,积极拓宽课程建设的资源渠道。
2.积极有效的课程建设激励奖励体系,确保团队持续投入。首先,学校层面应创新职称评聘政策,有效推进落实职称分类评聘制度,优先将课程建设及其相应成果分别作为教学型、社会服务型以及教学科研并重型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与可选条件,激发专业教师的原生动力。其次,学校应做好统筹设计,优先鼓励开展教学研究及其相应的社会服务研究,实现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研究的积分优先转换制度,即教学研究积分可以转换为科学研究积分与社会服务研究积分,反之则不行或减半转换。最后,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创新教师业绩考核与聘期考试,将课程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建设、教改项目、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学生比赛、社会服务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3.深入合作的课程建设产教融合保障,确保企业真情投入。首先,各高职院校及其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充分依托产教融合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全面深化基于课程建设的各类专业教材、职业技能证书、行业培训、技术研发等联合研发,使企业与学校真正融为利益共同体。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真正有效细化落实行业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系列政策,尤其是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抓手,如企业投入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应作为其研发成本予以免税。
[参考文献]
[1]曹登华.开放共享视域下的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以高职汽车技术服务类专业群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0(11):51-55.
[2]曹荣军.基于专业群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4):95-100.
[3]龚芸.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逆向设计及其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0(22):95-100.
[4]王晓秋.卓越校建设背景下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建设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