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中的写作资源

2021-08-09 18:27梅苏芹
江西教育C 2021年7期
关键词:老麻雀猎狗麻雀

梅苏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单元收录了一些精读课文,其阅读目标和能力指向与普通的课文相比,学习主题更突出,带有明确的习作指导价值。如何充分发挥习作单元课文的价值,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麻雀》一文,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瞄准靶心,聚焦重点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便根据学段目标,将习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细化,这就让教材的习作单元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在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务必遵循教学目标,结合单元导语、课后练习、交流平台等板块,有规划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切实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麻雀》一课原是在以“细致观察”为主题的阅读单元中,现在则挪到了 “写清楚”的习作单元中,其教学目标、能力培养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揣摩编者的意图,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在《麻雀》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中的“学习把事情写清楚”,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将阅读探究目标具体化:“作者分别写出了猎狗、小麻雀、老麻雀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读到的?”学生结合相关描写进行了交流,如通过对猎狗“慢慢走近”“嗅了嗅”“张大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的描写,学生感觉到猎狗的志在必得、凶猛无情。而关于小麻雀 “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无可奈何地扑打着小翅膀”的外貌描写,则凸显出小麻雀的弱小。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神态、动作的描写,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画面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二、搭建支架,体会表达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怎样把文章写清楚?对此,在和学生一起探究时,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写作技巧,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在讲解如何写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时,笔者首先通过比较阅读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从而生成属于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一是让学生从文中提取作者描写小麻雀和老麻雀的相关语句,并让学生想一想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二是让学生比较作者对猎狗和老麻雀的描写,感受作者在外形、动作描写上下的功夫,并通过作者的描写推测猎狗和老麻雀的心理活动。如此,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学习支架下,逐渐领会文章中语言的奥妙,学到了表达的技巧,为习作奠定了基础。

三、巧妙练笔,迁移能力

在习作单元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根据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把事情写清楚”这一目标,以及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笔者将課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会写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上,并设计了两处随堂练笔。第一处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本段中,作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猎狗凶狠的样子,于是笔者让学生通过有关猎狗的描写,猜测此刻猎狗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第二处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该段有一句“猎狗愣住了”的描写,笔者让学生想象猎狗愣住后的样子,以及“慢慢向后退”时内心的活动,并写下来。因为可以参考课文中的描写,所以学生并没有遇到写作上的困难,他们兴致盎然,写出了“在它看来,这只毫无防御力的小麻雀,简直就是老天爷赐给它的美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卷入腹中”“猎狗愣住了,原先眯着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鲜红的舌头老半天也没缩回去。伸得老长的脖子,也像被魔法定住了一般”“它下意识地向后退着,心里想道:‘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万一你不管不顾,啄瞎了我的眼睛,可就得不偿失了……”等精彩的句子。

总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写作技巧,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就是赏析、模仿、迁移运用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猜你喜欢
老麻雀猎狗麻雀
策划逃跑的羊
猎人与猎狗
聊斋笑传——小猎狗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诗意建模,表达入格
1958年的麻雀
麻雀
《麻雀》教学设计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
好比喻要细品慢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