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应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比

2021-08-07 05:31张玉鸟翟晓莉张永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罗哌利多卡因卡因

张玉鸟,翟晓莉,张永慧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河南 洛阳 471000)

产妇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感较为剧烈,易使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增加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但由于不同麻醉药物的镇痛机理不同,导致选用不同麻醉药物所起到的镇痛效果也有所不同。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是既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分娩镇痛麻醉药物[1-2],但哪种麻醉药物效果更好临床上仍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应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40例产妇纳入A组,将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40例产妇纳入B组。A组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9.12±1.3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2±1.41)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12例。B组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57±1.28)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7±1.32)周;ASA分级:Ⅰ级27例,Ⅱ级1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自然分娩;②适应硬膜外麻醉;③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试验药物过敏;②合并妊娠期糖尿病;③存在感染性疾病;④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两组产妇均行胎心、血压、心率等常规检查,在产妇宫口开至2~3 cm时行椎管内麻醉。①A组:常规消毒铺巾后,产妇取侧卧位,麻醉师于产妇腰2~3处作硬膜外穿刺,当穿刺成功且回抽无脑脊液流出时置管,而后先注射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93,规格:5 m L∶86 mg)2 m L,待观察产妇无脊麻现象后,再依据产妇实际情况注射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3~5 mL。②B组:麻醉方法同A组,将利多卡因更换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 m L∶100 mg)10 m L。

1.4 评价指标①疼痛程度:镇痛前、宫口开3 cm、宫口开6 cm、宫口全开及胎儿娩出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疼痛感越强烈。②产程时间: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③不良反应:统计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瘙痒、恶心、体温升高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个时点采用重复度量方差分析,两两间对比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B组宫口开3 cm、宫口开6 cm、宫口全开、胎儿娩出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比较(±s,分)

注:F组间=1511.690,P组间=0.000;F时点=22.029,P时点=0.000;F组间与时点交互=193.599,P组间与时点交互=0.000。

组别 n 镇痛前 宫口开3cm 宫口开6cm 宫口全开 胎儿娩出B组 40 7.14±1.43 5.15±1.02 3.41±0.78 2.14±0.52 1.24±0.21 A组 40 7.13±1.37 6.03±1.12 4.13±0.81 3.24±0.57 2.01±0.33

2.2 产程时间B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s,min)

?

2.3 不良反应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作为一种局部麻醉方式,椎管内分娩镇痛主要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通过麻醉药物阻滞脊神经根,从而阻滞相应部位疼痛的传导,缓解产妇的疼痛感[3]。近年来,随着给药方式和麻醉药物的不断更新,椎管内麻醉的分娩镇痛效果越来越好,加之其可控性和安全性也较高,因而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哪一种麻醉药物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更好,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麻醉药物临床意义重大。

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阻滞产妇分娩时疼痛的传导,达到缓解产妇疼痛感的目的[4]。罗哌卡因亦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阻滞神经纤维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的传导,从而起到镇痛作用[5]。本研究中,A组予以利多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B组予以罗哌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结果显示,B组宫口开3 cm、宫口开6 cm、宫口全开、胎儿娩出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表明罗哌卡因应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疼痛情况。分析其原因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均通过阻滞感觉神经对疼痛的传导而起到镇痛作用,但机体对罗哌卡因吸收较为缓慢,使其镇痛作用时间较利多卡因长。本研究结果也显示,B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A组,表明与利多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可更有效地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麻醉药物浓度过高会加深产妇的麻醉深度,导致产妇分娩时用不上力,而利多卡因由于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产妇分娩过程中需要多次注射,使产妇的麻醉深度较高,从而延长产妇产程。此外,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对产妇运动神经的阻滞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罗哌卡因会使产妇产生运动-感觉神经分离,因而产妇感觉神经被麻醉的同时,下肢仍能保持良好的肌力,不会影响产妇的分娩过程,从而有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应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均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多与药物剂量有关,而椎管内分娩镇痛多由专业麻醉师进行操作,所以药物剂量过高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利多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应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更佳,可更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其产程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罗哌利多卡因卡因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加拿大警示2%利多卡因凝胶婴幼儿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