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文
《新课标》对中小学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达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目的?下面针对名著导读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让名著阅读走进课堂,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
我和学生们积极上好名著阅读课。我校语文教师根据本学期给学生推荐的名著经典书目,精心编写了部分名著的阅读教学设计课例,如《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水浒传》教学设计、《伊索寓言》教学设计等。我们根据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师生互动讲故事”的活动。首先给学生提出要求,讲述自己最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其次,要求学生讲究语言的表达,借用名家作品中的部分词汇、语句,使故事情节更精彩。
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七年级教材的名著导读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比如阅读以自读为主,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笔记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在导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方法因人而异,每个读者有着个性的差异,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要用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阅读,不迷信任何模式,灵活变通,“找到自己与大师心灵的通道”。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好动、多变的特点,我们可以适当变化形式来追求名著阅读的效果。
1.精选片段阅读方法
读书有了方法,就像拿到了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通过精彩片段的阅读,师生彼此分享阅读的感受。教师还可以以一个相对成熟的阅读者的身份,随机指导阅读方法,没有烦琐的分析,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文学的滋养。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人物性格的表现入手的,比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等。这些精彩片段人人耳熟能详,从它们入手,学生自然会寻找到它们的精彩之处,从而找到阅读的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2.略读和精读的方法
精读就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名著作品的重要情节等进行细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如,我在指导学生读《水浒传》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我将章节进行划分,分配到个人,让学生缩写故事,并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中学生对原著的内涵不太容易弄懂,所以在指导阅读时,就可以运用泛读的方法。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思源探微、究其深意的阅读方法。泛读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泛读书的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时间,了解图书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讀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大大小小的标题和能反映其内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提供名著的缩写本或改写本给初中学生去阅读。缩写本或改写本比原著更通俗易懂,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内涵等更容易理解。
三、举办名著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参与阅读的状况,阅读质量的高低还和阅读氛围有密切的关系。教师教育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要使人人自觉阅读文学经典,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我先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还举办了文学名著阅读成果展,如墙报、手抄报、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展览,让学生广泛参与,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使阅读者有一种阅读的快乐,成功的满足。
总之,名著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开启智慧,放飞心灵,锤炼意志,我们必须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