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玥
【摘要】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人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整合。文章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生活化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探索了语文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小学语文;有效实施
一、引言
生活化资源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作用重大。有了丰富的生活化资源,学生可以从课本之外,在自己熟悉的资源中学习语文知识,并将语文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当前很大一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完全围绕课本展开的,教学资源几乎全部来自语文课本。这样的教学模式几乎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学生无法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对语文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课本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其中包含许多生活化的因素,如文本中的哲理、插图中的场景,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种联系,一心专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习字、词、句,而没有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化元素,不能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无法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失去了观察和探索的机会,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课堂效率低下。
三、生活化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积累和提升。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将生活化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加深小学生的生活化体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人文知识,发掘语言文学的魅力,最终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开阔学生视野
生活是教育的根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贴近生活。只有贴近生活开展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拓宽视野,不再拘泥于课堂的方寸天地,坐井观天。将生活化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之后,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生活资源中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活、对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
(三)激发学生潜能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育资源单一,不利于学生潜力的发掘。将生活化资源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之后,课堂形式变得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为学生潜能的发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生活化资源为学生所熟悉,在熟悉的教学资源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释放天性,有利于潜能激发。
四、语文生活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开发地区资源,强调终身学习
帮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态度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开发语文生活化资源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根基。这一点可以通过开发学生身边熟知的生活化资源来实现。
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让学生在地区特色文化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知识,从当地的风土人情中了解语言文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开发兴趣资源,提高学习热情
生活化资源引入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用学生喜欢的生活化资源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度更高,课堂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在開发符合学生兴趣的生活化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入多元化的生活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如有的学生喜欢运动,有的学生喜欢探索自然,有的学生喜欢美食……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引入不同的生活化资源,设置不同的阅读或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学习语文知识,展现文学才能。
(三)开发实践资源,巩固学习成效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因此,在开发生活资源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实践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让语文学习更加灵活,更加实用。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开展写作和阅读活动,如要求学生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等等;也可以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朗诵、演讲、课本故事演绎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在生活中展示和实践的平台。
(四)开发媒体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随着信息时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媒体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渠道。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新媒体资源,用好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和多元的学习渠道。时事新闻、热门影视、网络热词等等都可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这些生活化的新媒体资源更加贴近时代,对于扩展小学生的见识,增强他们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挖掘课本中的生活化元素,加深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一般比较简单,其中蕴含着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和哲学道理。如果不挖掘和利用这些生活化元素,就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经验去深刻理解课文,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有一篇课文是《看菊花》,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种多样的菊花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菊花联系起来。学生可以亲眼看到生活中的菊花是什么样子,再将眼前看到的与文章描述的一一对应起来,对菊花的色彩、姿态就有了更加生动的理解,也能体会到文字在描述美好事物方面的魅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化资源中深入理解课文,在课文的文字中升华对生活的感悟。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接轨,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提供实践机会,提升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开发更多的源泉。
例如,教师在教授了一个易错的错别字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被错用的字。学生可能会在商铺的招牌中、在家人的书写中、在报纸杂志中找到错别字。这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纠错。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收获成就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强化其语文学习的动力。
又如,教师在教授了“对仗”这种修辞手法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为公园设计公益广告。学生从生活中看到的广告牌中获取灵感,想出“留下倩影 带走回忆”之类的句子。这样的方式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三)善用媒体资源,扩展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媒体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用好网络媒体资源,打造更加生动的语文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源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自行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更高,教学资源不再仅限于课本,课堂教学效率随之得到提高。
六、结语
“問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确保教学与生活接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具备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活化资源,才能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王春丹.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2020(37):245.
王赛男.引生活之源,活阅读之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6(65):32-32.
韩静静.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7(13):114.
张洪文.链接生活,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活力[J].祖国,2017(24).